正午陽光衍生品「出道」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首日觀察

2019-09-12   文娛頭版
展會第一天,帶您看些有意思的內容。

如果最近這兩天來國家會議中心,一定會被它不同於往日的熱鬧所吸引。為期兩天(2019年9月11日至9月12日)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以下簡稱「節目展」)正在這裡舉行。誕生於2003年的節目展,至今已成功舉辦過15屆。


今年的節目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通過一天的體驗,帶來節目展首日觀察。

1、形式多樣的劇集衍生品


在展廳中心區域裡,正午陽光展區通過展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孤城閉》等劇的道具、場景布置,讓參會者近距離「看」劇,同時在一旁的衍生品區域裡,負責人正認真地介紹著每一件實用且有趣的衍生品。


帶著好奇,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走進正午陽光的展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明蘭出嫁時帶的頭飾!」新奇之餘,記者順手拍下了這個被罩在玻璃缸中,享受著文物待遇的影視道具。一番圍觀後,記者又被旁邊的制茶道具所吸引。


「這是我們劇的衍生品。」正午陽光影業的商務負責人英子很熱心地介紹了起來。順著英子手指過去的方向,在一個三層的展架上,陳列著從首飾、美妝、手辦到文創、收納罐、家居抱枕等至少六個不同品類的正午陽光影視劇衍生品。英子告訴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衍生品有不少是與大品牌合作款,也有找到製作團隊專門研發生產的,而且如果是IP劇,談版權時也會順帶將衍生品版權一併談下。

正午陽光部分劇集衍生品


同許多衍生品一樣,正午陽光的劇集衍生品也是在劇作播出後才與粉絲見面,至於為何不前置衍生品售賣,英子解釋說:「觀眾不會在沒看到作品前就對一件衍生品產生興趣,只有他們看到劇作後才會明白這件衍生品的意義,然後才會購買。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把劇集推薦好,讓觀眾看到好劇。」

其實,在製作《琅琊榜》時,正午陽光就開始涉足影視劇衍生品開發。作為國內較早一批涉足劇集衍生品開發的影視製作公司,正午陽光當時並沒有想到一部熱播劇的衍生品可以獲得粉絲們如此青睞,「之後團隊對延伸品格外關注,並且在線上專設網店方便劇集粉絲購買這些衍生品。」作為公司的新業務板塊,英子和同事們都很明白,立刻、馬上、迅速並且完完全全地盈利並非一件易事,「慢慢來,開始有點起色了」。

2、紀實內容強發力


在去正午陽光展台前,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路過了位於展會大廳入口左手邊的SMG(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展台、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展台、江蘇廣電聯合展台。

在SMG展區內,液晶電視上滾動播放著該平台的特色內容,從電視劇到綜藝,從紀實內容到動畫片,每一台電視前都吸引著諸多參展嘉賓駐足。

2019年SMG新品內容涵蓋達人秀綜藝、紀實節目、紀錄片、喜劇綜藝、戶外綜藝、歌舞綜藝等6種類型的作品。其中,包括紀錄片在內的紀實內容,因數量多類型全,格外吸引大家注意。

據了解,這些紀錄片中既有文化類作品《大師》《名家》《文化中國》《當羅浮宮遇見紫禁城》《今晚》《眼界》,也有展現「一帶一路」發展的《海上絲綢之路》,展現中國美食的《味道中國》,展現美景的《西藏,自然之路》《喀什四章》,立足當下城市發展變遷的《大上海》《上海大發現》《紀錄片編輯室》《真實第25小時》,更有講述國家歷史的《檔案》《往事》,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的《人民幣》《黑金時代》《黃金時代》《起飛中國》等28部紀錄片。相較2018年東方衛視推出的15個紀錄片項目,在數量上有著較大提升。

作為SMG內容發行方的上海五岸傳播有限公司,已經連續為SMG的內容發行服務了15年之久。公司展台區負責人之一告訴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這些展出的和冊子裡寫到的紀錄片,是平台接下來的重點內容。

在SMG隔壁,外觀極具江南特色的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展台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江蘇廣播電視劇目發布會。會上,公布了《人民的選擇:淮海戰役啟示錄》《新生代「候鳥」》《夢行水上》《竹泓港》《馬莊農民有樂團》《倖存者》《無錫會議1979》《一墨一城》《忠誠》《鐘山風雨》10部講述中國革命歷史、中國社會發展和江蘇當地人文特色的紀錄片。


與這兩個展台遙遙相對的優酷展台里,《激盪中國》《色彩中國》《做客中國》《最美中國》《中國·變革故事》等「中國」系列的紀錄片與劇集《覺醒年代》、綜藝《這!就是灌籃》等一同組成優酷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作品集。

3、技術賦能影視創作


記者注意到在正午陽光的附近的虛擬現實交互區和VR空間體驗區。在那裡,既有VR公司結合已有的視頻內容展示沉浸式體驗技術,也有依託VR技術,結合當地人文景觀,推出的體驗作品。

在虛擬現實交互區,記者戴上了SKYWORTH VR公司的VR眼鏡,坐在蛋形體驗座里開始了沉浸式觀片體驗。一段從西北邊疆到江南的美景讓記者連連驚呼「太美了!」,轉而一段韓國恐怖片又讓記者在現場不顧形象地叫出聲來,「啊!嚇死了……」


看到此景,公司展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平台與多個內容公司合作,涵蓋了動畫片,風光片,劇情片等多種門類,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你看的恐怖片就是我們這裡年輕人喜歡的門類之一,雖然開始看你會覺害怕,但是忍住看下去覺得好笑,可能因為觀看距離『近』了吧。」

在SKYWORTH VR左手邊的哈樂世界的全息博物館裡,帶著VR眼鏡在「海底世界」抓水母的體驗讓體驗者快樂的滿屋走,「哎嗨,這裡有個水母,別跑!」




而斜對角目力遠方(天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目力遠方」)帶來的《行走中國》系列吸引了老中青三代人前來體驗,這裡既有抓取油燈,看敦煌莫高窟內壁畫的《敦煌》,也有為兵馬俑DIY顏色的《兵馬俑》,還有泛舟湖上,體驗唐詩創作的《唐詩》。這一切不是憑空想像或者肉眼觀看,而是需要配搭目力遠方自主研發的VR體驗裝備才能「看」到的影像。

目力遠方的右手邊,身穿動作捕捉專用服裝的表演者淡定地扭動著肢體,螢幕動畫里的人物也跟著做一樣的動作。展台負責人介紹說,這套設備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的,目前在國內運用於工業、教學較多,未來希望能運用到影視創作中。

據展會現場資料顯示,今年參加展會的虛擬現實交互區和VR空間體驗區吸引了11家公司參與,他們都在試圖用新科技去豐富和助力國內影視行業內容生產。

有意思的是,原本專注現實題材創作的山東影視傳媒集團(以下簡稱「山影集團」)也開始走上了研究影視技術的道路:成立山影世嘉(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影世嘉」),專門負責公司項目的影視後期製作和AI智能的影視應用。

說話間,山影集團視效總監李大寶帶記者來到AI智能體驗桌前,通過Aiface技術為她「換」了張臉,看到左右屏中不同兩張臉,在場的人都笑了。


看到這裡,您是否會有疑問:現實題材劇呢?

別擔心,它們依然是市場的佼佼者。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觀察到,在今年的展會期間,SMG、江蘇衛視,優酷、正午陽光、檸萌影業、新麗傳媒、山影製作等播出、製作平台,現實題材作品依然是熱門類型。可以這樣說,從去年到今年,大小影視展覽會上,現實題材占據著C位。


時間有限,場館也到閉館時間,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記者帶著從註冊中心拿到的專屬「護照」,通過觀察、體驗和蓋章打卡的形式,完成了今天的節展之旅。後面還有哪些體驗驚喜?敬請關注我們的後續報道。


-END-

作者丨圓子彈

編輯丨樺語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