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說《笑傲江湖》有這麼一段話:自君子看來,天下滔滔皆是君子,而自小人眼中看來,天下無一不是小人。
也即是,你內心的世界,便是你眼中的世界;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宋朝的大文學家蘇東坡,他有個好朋友是個高僧,名字叫佛印。兩人經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
一天,蘇軾突發奇想,要開開這位好朋友的玩笑。他問佛印:「在你眼中,我像什麼啊?」 佛印說:「在我眼中,居士像佛祖。」蘇軾又問:「那你知道在我眼中你像什麼嗎?」佛印回答:「我不知道。」蘇軾說:「在我眼中,你像一堆牛屎。」
蘇東坡得意洋洋地回到家中,把這件事說給了他的才女妹妹蘇小妹。
蘇小妹聽了皺皺眉,對哥哥說:「一個人心裡有佛,他看別的東西就都有佛的影子。一個人要是心裡裝著牛屎,什麼東西在他眼中都像牛屎。禪師心凈,大哥心穢也。」
心中有佛所見皆佛
心中有愛所見皆愛
所謂「心中有佛,所見皆佛」,簡而言之就是心中有愛,眼中的萬物萬事都是美好的。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我們眾生和佛沒有兩樣,每一個眾生都具有和佛一樣的智慧、一樣的能力。信佛第一是信自己,自性是佛,第二才是信佛。
一個人的心靈,好比一面鏡子,映照出世界的模樣。
如果鏡子上有灰塵,那麼你眼裡的世界同樣布滿灰塵。
如果鏡子乾淨澄明,那麼你眼裡的世界也將光明潔凈。
你若內心美好,所見皆可成為美好;你若內心醜陋,所遇皆是醜陋。你的心是怎麼樣,你的心望向哪個方向,世界就是怎麼樣。一切取決於你自己。
佛之所以為佛,皆因他看透了常人看不透的局,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人之所以是人,皆因七情六慾纏身,看不透,也走不出來。若心能頓悟,你我皆可成佛。佛,不是一尊偶像,而是人生修行的碩果。不必過於焚香叩拜,佛在心中,而不在身外。
心中有佛,見的都是光明,說的都是善良;
心中有魔,見的都是黑暗,說的都是邪惡。
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怨恨,
那麼這個世界怎能給予我們幸福!
不要給自己的冷漠找任何的理由,
不管有多少艱難,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善良;
不管有多麼孤獨,也要堅守那份人格的高尚。
擁有寬容的美德,我們將一生收穫笑容。
心眼通明,處處自在!
每個人都有一個福袋,
你往裡裝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每個人都有一面鏡子,你對它做什麼表情,
它就會回報你什麼表情。
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
他人是己心的一個表情,
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一個人心裡有佛,入眼的都是佛,你心裡有什麼,你就能看到什麼。
你內心的世界,便是你眼裡的世界。
所以,心中有佛,入眼所見皆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Qr2C3MBnkjnB-0zcv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