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七橋正式復工,系武漢首個復工的橋樑工程

2020-03-24     二三里資訊

機器轟鳴,忙而有序。3月24日,由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建設、中鐵大橋局施工的江漢七橋正式復工,這也是武漢市首個復工的橋樑工程。

管理人員和工人自駕或包車,憑「綠碼」返崗

3月24日上午9時,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驅車來到位於漢口沿河大道漢江灣江灘的項目部,在大門口經過測量體溫並登記後,才得以進入。

在工地,漢口岸的主拱和鋼樑正在架設,工人操作著履帶吊機,將地面的鋼杆件吊起,部分工人焊接杆件,焊花飛舞。漢陽岸的主拱和鋼樑也在同步推進。

在漢口岸工地一角,張倩和曹廣成兩位測量技術員正在通過觀察全站儀,對已經架設完成的部分橋樑主拱年前、年後的線形變化進行記錄。測量室副部長張倩介紹,大橋連接的漢口、漢陽兩岸工地,一共10名測量技術員已全部到位。

張倩是湖北襄陽人,3月19日憑項目部出具的復工證明和健康碼「綠碼」自駕返崗。「20日已經進行了第一次測量,今天是第二次,我們這只是其中一個測量控制點。」張倩說,主橋跨江上岸後的漢口岸接線設計是曲線變寬,即橋面的寬度從47米變寬為52.5米,相比於一般直線等寬架設施工,對每個構件定位和施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杆件安裝定位誤差在毫米級。部分主拱和鋼樑年前已經架好,因受疫情影響停工。年前氣溫低,現在氣溫較高,所以要測量是否發生線形變化,再根據數據進行調整。

工人們正在忙碌

48歲的電焊氧割工人金光燦,向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出示了自己手機上的「綠碼」。他是鄂州人,包工頭在當地組織了3台麵包車,於3月21日將16名工人一起接到武漢江漢七橋項目部。「上高速、下高速都會測體溫,看我們的『綠碼』,進入工地前每天會測兩次體溫。」金光燦介紹,以前6人住一間房,現在人數減了一半。

「2月初,江漢七橋項目部還參與了武漢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改造等援建任務,一直處在『備戰狀態』。也是從那時起,我們開始籌備各項準備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疫情聯防聯控小組並制定了防疫方案。」中鐵大橋局江漢七橋項目部經理劉生奇介紹。隨著武漢疫情逐步向好,項目復工獲批,作業人員也採取分批分次錯峰返崗。目前返崗人員以湖北省內和武漢市為主,工人多是在當地包車,管理人員自駕,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和機械操作手已到崗123人,3月27日,209人將全部到崗。到崗人員均開展了防疫教育和上崗前的安全文明施工培訓。

為了加速復工,針對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河南等省外地區,項目部採用「點對點」包車方式組織施工人員返崗。

復工從申報到獲批只用了4天,工人健康碼打卡有獎勵

武漢市城投集團公司江漢七橋項目現場負責人梅建松介紹,為了及早啟動,項目從2月份開始就開始著手準備,督促各項目部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註冊生成健康碼,3月初就開始準備復工方案、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物資儲備和安全質量檢查。3月20日,項目向武漢市城建部門提交方案和復工申請,隨後經城建部門的現場檢查,23日就批准復工。

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項目部要求所有人員每日在微信群內通報健康碼打卡情況和自身健康狀況。為了督促工人們提高積極性,項目部還設置了每日20元的打卡獎勵。

目前,項目部食堂就餐採用分餐制,人員分時、分批取餐,取餐後回宿舍或辦公室就餐。

在封閉管理的情況下,項目部提前儲備了一次性醫用口罩6000個、消毒液900升、酒精100升,嚴格執行「兩測溫、兩消殺、兩口罩」制度。

大橋連接礄口古田四路和漢陽玉龍路,串起5個城區

「目前,江漢七橋主橋下部結構施工全部完成,正在進行上部結構主拱和橋面鋼樑安裝,全橋56個節段已完成17個。」梅建松介紹,「復工後我們會加緊組織建設,盡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劉生奇介紹,項目所需的鋼杆件都是在揚州的鋼樑加工基地製造,通過水路運輸到漢,在現場安裝。該基地3月7日已復工,可以保證建橋的材料供應。

據悉,江漢七橋為鋼桁拱橋,位於古田橋和知音橋之間,是武漢市又一座跨漢江橋。大橋距下游知音橋1.2公里,距上游古田橋2.6公里,連接礄口古田四路和漢陽玉龍路,全長約2.754公里,主橋長672米,主跨長408米,為國內同類橋樑第二。大橋預留雙向8車道空間,橋面寬達52.5米,是漢江上最寬大橋。大橋建成後,將有效減輕二環線過漢江交通壓力,將礄口、江漢、東西湖、漢陽和沌口五個城區進一步有機連接,促進漢口、漢陽一體化發展。

按照規劃,這座橋兩岸都是江灘公園,礄口側還是武漢最大的體育公園,市民可通過大橋到達兩岸公園散步休閒。考慮與整體的城市人文環境相融,這座橋的橋型、橋頭堡及色彩,均參照了澳大利亞雪梨港灣大橋的造型特點。

武漢城投集團介紹,由該公司負責建設的40個城建項目正在陸續復工復產。其中,大東湖深隧、江漢七橋等21個項目已先後獲批,進入實質性復工復產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OXSC3EBfwtFQPkdBR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