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粉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源於瀧州(今廣東羅定市)。是由羅定特色美食油味糍演變而來。禪宗六祖惠能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糍,亦稱龍龕糍。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游江南那會兒,專門拐到羅定州吃龍龕糍,並為其起名叫腸粉。
腸粉傳入汕尾後,汕尾人根據本地人的口味及飲食喜好,進行改良,例如材料增加了花生、蝦仁和豆芽等等。
在外面吃過那麼多腸粉,你是否也想嘗試自己做呢?下面小編將教大家如何自己做腸粉。
製作方法
1、根據自己的喜好,準備材料,個人比較喜歡生菜、肉末、蝦和雞蛋
2、準備粘米粉 鹽 油 生粉 澄面等材料
3、150克的粘米粉倒在盆中
4、入加清水450克均勻攪拌,然後泡3-4小時
5、加入鹽與油及生粉澄面均勻攪拌成稀粉漿
6、準備好油掃子和刮板
7、準備一盤子用來蒸粉的
8、鍋中煮開水上空盤蒸一分鐘
9、掃上油,儘量掃均勻
10、把粉漿攪拌一下盛出
11、倒在掃油的批薩盤中
12、加入打散的蛋
13、加入肉末、蝦、生菜大火蒸一分鐘拿出
14、用刮板剷出,盛在碟中
15、加入自配的醬料即可
【本文版權歸「汕尾美食記」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