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支為病因的慢阻肺患者常常有較長時間的咳嗽、咳痰史,但最初只在清晨咳少量粘痰,吸煙的患者經常在早晨起床後咳嗽、咳粘痰,因症狀輕微或習以為常而不被重視,症狀加重及並發感染時痰液呈粘液膿性,通常在冬季受涼感冒後症狀加重。輕症患者可在活動後出現氣急表現,之後可逐漸發展為稍有活動即有呼吸困難,提示肺氣腫已相當嚴重。此外還可有易疲勞、進食差、消瘦等症狀。
1. 停止吸煙、控制職業性環境污染、避免或防止粉塵、煙霧、刺激及有害氣體的吸入是防治慢阻肺發生、發展的重要措施。
2. 慢阻肺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時常咳嗽加重、多膿痰、胸悶、氣喘、間斷髮熱,及時使用抗生素是治療慢阻肺細菌感染的關鍵,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阿奇黴素、紅黴素、左氧氟沙星等都是可選藥物。此外還應根據病情使用止咳、祛痰、支氣管擴張藥及強心利尿藥等。
3. 對於活動後或靜息時有胸悶、氣喘的病人,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應用各種支氣管擴張藥物,如溴化異丙托品氣霧劑等,此藥副作用少、可長期吸入,能改善基礎肺功能並可增加氣道氣流;對於吸煙者咳嗽,雖無呼吸困難也可偶而應用支氣管擴張藥物。
4. 因冬季易受涼感冒使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故秋冬季防病尤其重要。避免受涼、注意保暖以及在冬季到來之前開始使用免疫增強劑(如核酪)等,以避免或減少感冒的發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發生的重要手段,對於慢阻肺患者也是安全、有益的;使用抗氧化劑(如富露施)能抑制內毒素誘發的炎症,使慢阻肺患者延緩肺功能的減退,並能夠緩解重症慢阻肺患者的病情。
5. 長期家庭氧療已能肯定可提高慢阻肺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期。歐美國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利用攜氧裝置給病人長期吸氧,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國內也有研究對輕、中度慢阻肺的病人長期進行家庭氧療,每天吸氧12小時以上,吸入氧氣濃度為24%~32%(吸氧流量為1~3升/分),隨訪表明,長期氧療的病人咳嗽轉輕,痰量少,活動後僅有輕度氣短或無氣短,夜間睡眠良好,憋醒喘息發作次數減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對仍然吸煙者一般不進行長期家庭氧療。
6. 步行、登樓、踏車等力所能及的運動可增強病人的體質,腹式呼吸鍛鍊、營養有利於患者病情的恢復;幫助患者咳嗽、正確排痰可促進分泌物清除、通暢呼吸道,進行縮唇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呼吸困難;有條件的利用BiPAP呼吸機進行夜間無創機械通氣能明顯改善慢性呼吸衰竭。
對於慢支患者進行肺功能監測有利於及時採取措施、儘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