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白與吳指南的故事談古代文人的俠義,曾經的友誼歲月

2019-10-27     燕子的濤寶

說起青蔥時段,友情歲月。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在這個時段的我們血氣方剛,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說起友情,李白與吳指南留下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1

李白從小受到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所以常常稱自己是「自幼好人俠,有四方之志。」夢想著仗劍走天涯。為了能夠成為一名俠客,實現自己"託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當朝揖高義,舉世成英雄"的高手夢。他除了日常讀書學習之外,還喜歡舞刀弄槍,並拜在當時第一劍客裴旻門下修行。與劍相伴一生,常"撫劍夜呤嘯,雄心日千里"。所以他沒有變成孔乙己那樣的只會讀書的迂腐之人,而是喜歡與江湖人士打成一片。甚至可以說李白是詩人當中武力值最高的人。

正因為心裡裝著詩和遠方,24歲那年,李白開始踏上江湖之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就是在那一年認識了同樣懷有江湖夢的吳指南,兩人一見如故。他們途徑天門山(今湖南省)看見河水從容,兩岸樹木鬱鬱蔥蔥,百鳥爭鳴,遠處的落日餘暉里還有一艘漁船緩緩而來,瞬間就被這美景所震撼。李白寫下了:「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佳句。

美好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到來的是什麼。就在李白與吳指南辭別天門山來到洞庭湖的時候,卷進了當地的一場械鬥。由於初入江湖,血氣方剛,本著拔刀相助的俠義心腸,李白與吳指南也加入了械鬥。寡不敵眾,吳指南在這一場鬥爭中失去了年輕的生命,也讓李白在這洞庭湖邊痛失了摯友。李白傷心欲絕,守著吳指南的屍體哭得稀里嘩啦,最終在路人的幫助下,李白將吳指南埋在了洞庭湖邊。

2

江湖夢還在繼續,只是現在少了摯友的李白只得一人前行,也帶上了屬於好友的那一份。離開傷心之地洞庭湖,李白去了著名的會籍,看了繁華的揚州。最後在美麗祥和的安陸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侶――許紫嫣。並在此生活了下來,但在李白心中總有一個未解的心結,整日有些悶悶不樂。

李白30歲那年,也就是六年之後,李白做個一個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古代,都是一件非常震撼的事情。李白回到洞庭湖邊挖出了吳指南的屍骨,仔細洗凈。背起這位昔日好友,一步一趨,為的是將好友移葬到武昌城外,那是吳指南再也回不去的故鄉,李白雖然在文章中並沒有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從移葬地點來看,我們可以猜想,這大概是好友生前遺願。

畢竟落葉歸根是每一位在外漂泊的遊子內心永恆的嚮往,而真正的俠客也應該這麼做。李白的這次舉動轟動了武昌城與整個江湖。人們皆為之感嘆不已:得友如此,夫復何求。我想這就是一個俠客的胸襟吧!講仁義,重信諾,輕利益。

3

青年時期的俠客李白,無疑是義薄雲天的,比起後來的謫仙人更多了許多生動的人情味。不過也正因為李白俠字在心,義字當頭,讓他在以後的人生中收穫了滿滿的友情。有整天《懷李白》《夢李白》《憶李白》的詩聖杜甫;有深情完虐桃花潭水的汪倫;有初見就解金龜給李白買酒的賀知章;一見如故,互相欣賞的孟浩然;還有拿腦袋擔保李白的郭子儀……

自荊軻刺秦往後,俠客精神在春秋戰國時期達到鼎盛。雖然韓非曾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但司馬遷還是在《史記·遊俠列傳》給予了記載。曆數儒道墨諸家,都不缺俠義精神,或者說,俠義精神從某種角度包含了諸家的思想。比如說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是俠義的指導精神。道家雖講清凈無為,卻也是盛世歸隱亂世匡扶社稷,有許多著名的武學典籍、兵書都與道家有關。而墨家就更厲害了,是古時刺客的搖籃。

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們生活困苦,飽受壓榨,經常遭遇不公。所以對俠客有著強烈的崇拜,總希望有人能懲惡揚善、拔刀相助,甚至替天行道。但由於思想的局限性,俠義的立足點通常是一家一族或者一個階層,甚至個人的好惡品行都對俠客精神有著極大的影響。這點在李白身上也有所體現,"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他這種洒脫的背後就是任性妄為,在統治階級看來是個及其不穩定的因素。再加上他一身傲骨,蔑視王侯,其仕途暗淡也就是情理之中。

像李白這樣自負的人能夠天子呼來不上船,一個不開心,說走就走。來個明朝散發弄扁舟,像任俠這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方式。他自然是再嚮往不過了。要說李白和歷代文人一樣也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即想當官,又想仗劍走天涯,標榜一身傲骨,卻又寫下《上安州裴長史》書求出仕。好不容易給他做了翰林,又不好好珍惜,完了還覺得懷才不遇。這嫡仙人也是三分仙氣三分俠,三分傲骨一分俗,脫不了那個大框框。要麼好好做你的俠客,自由自在,要麼好好當官,榮華富貴。在我看來就有點略顯矯情了。

4

時光的長河靜靜流過一千多年,如今世道清明,李白式的"十步殺一人"已經不為世人所接受。但其推崇的俠客精神在新時代依然有著其吸引力。往大處說,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往小處說,把俠客精神的一諾千金,肝膽相照作為朋友之間相交的基礎,仁義之道作為立身的根本,無疑是對現在重利輕義的行為一種強烈的抗爭。或許會受到一些傷害或者損失,但收穫的必定是肝膽相照的摯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JSQYW4BMH2_cNUgvb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