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悲傷的一場「久別重逢」,僅開頭兩句,就令人斷腸

2020-10-10     美文投條

原標題:杜甫最悲傷的一場「久別重逢」,僅開頭兩句,就令人斷腸

記得從前看《誅仙》,為著小說中人物的愛恨糾葛、命運輾轉,心中也久久悵惘感慨。

後來《誅仙》改編成了電視劇,情節大改,也再難有彼時沉迷其中的情緒。

唯一記得的,便只是劇中幾次借人物之口念出的杜甫的一句詩——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師徒之情,同門之誼,愛恨糾葛,正邪之分,到最終,竟都應了那句「相見不如懷念」。

人生於世,聚散何其無常。那兩句詩,還真是恰到好處地讓人心中猛地一驚。

無常地,又何止是張小凡一人;你我,在人生中的相聚與離散,又何嘗不是如此?

杜甫所寫的,原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無可避免的遭際。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參(shēn)商,是天上二星的名字。

典故來自《左傳·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沉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商星居於東方卯位(上午五點到七點),參星居於西方酉位(下午五點到七點),一出一沒,永不相見,故以為比。

意思是說,人間聚散無常,有時就像西方的參星與東方的商星般,你起我落,不得相見。

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哪一天與某個人說了再見,此後就真的再也不見了。

原來失散在人海,真的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今夜又是什麼樣的良辰吉日啊,你我二人得以在燭光下敘談。

杜甫的這首詩大概寫於公元759年春,杜甫至洛陽返回華州途中所作。

在那裡,他遇見了從前的故人衛八處士,往昔的相伴一時浮上心頭,於是有了這首詩。

這一句總讓人想起《詩經 綢繆》里的,」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此良人雖非彼良人,然而那種人生未曾預料到的邂逅、相遇,總是令人同樣地欣喜。

從昔日離別到今朝聚首,悲喜交集間,更有對人生無常的深切感慨。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乍然相見的驚喜過後,便是長久的唏噓感嘆。

所謂「滄桑」,必是要在久別重逢後接踵而來。正因你是我的故友,知曉我的往昔,知曉我從前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的時刻,於是才映襯出我如今的衰老蕭颯、飽經滄桑。

兩位老友在燭火下互相凝視著對方,數十載分離,再聚首的兩人竟都已鬢髮蒼蒼。青春壯健能幾時呢?

問起昔日往來的朋友,竟都已死去多半了,彼此都不禁失聲驚呼,心中是熱辣辣地痛。

此時距安史之亂已有4載,而」訪舊半為鬼「一句,在讓人感嘆生死莫測之外,也隱隱透露出了時代的慘烈。

乾坤瘡痍,烽火不斷。

在大的干戈亂離面前,人的命運總是渺小。

中間十數句,由抒情轉為敘事。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詩人感嘆道:沒想到我們已分別二十個春秋,今日還能親臨你家中。

「焉知」二字,詩人以反問句式,在對彼此均在世還能相聚的欣慰里,還帶著深深的傷痛。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記得你我分別時,你還未婚,如今卻已兒女成群。他們彬彬有禮地詢問我的來處,我還來不及講述完往事,你就催促兒女快把酒菜擺上。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冒著夜雨剪來的新鮮的韭菜,和新煮的香酥的黃米飯。你我開懷暢飲,一連喝乾了十幾杯酒還沒有醉意,這令我更加感動彼此的情意綿長。

詩人詳細敘述衛八處士一家的殷勤,故友重逢的暢飲開懷,在令人為兩人間情意動容時,也為明日的別離埋下了伏筆。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明日分別後,我倆又將相隔千山萬水,再見亦不知何期,這茫茫的世事,還真是讓人愁緒難斷啊!

末兩句同時也是對開頭」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回應,今朝我們有幸相會,可明日分離後,又不知後會何年?

單單是在廣漠的人世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便已單薄脆弱,更何況隔著這動亂的時代,這迢遙的千山萬水。

當對明日莫測的懷想接踵而來時,此時此刻那燭光融融,那酒香陣陣,那故友,那深情,便愈加顯得珍貴,令人眷戀。

整首詩,以「人生不相見」開篇,以「世事兩茫茫」收尾,前後皆是一片蒼茫。

那一夕相聚的溫存後,便又將是海角天涯的別離。

而這一別,也許,就是永遠。

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世界以能量守恆的方式維持著平衡,有新生,就會有死亡,有到來,就會有離開。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場又一場的告別。

兒時的朋友、校園裡的同學,然後是我們的父母、伴侶、子女,最後,是我們自己。

生命中的萬水千山,你終究要一一告別。到頭來,每個人也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我們能做的,我們可以做的,也不過是走好這每一段路。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我們都是在風雪中趕路的人吶,能夠並肩走過一程,便已是幸事。

到了不得不分別的那一刻,也希望是笑著說再見。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某條路上,我們又將再次相遇,結伴走過一程風雨。

誰又曉得呢?畢竟,離散是無常,相聚亦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8VEHUBd8y1i3sJOe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