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身邊的二胎家庭,三胎家庭越來越多,逢年過節越來越熱鬧,這讓我們這批80後的獨生子女很是羨慕,可有些家庭中,兄弟姐妹間卻相處得像仇人一樣,讓人不可思議。
形同陌路的姐弟倆
公司新來了一個小帥哥王明,重點大學畢業,陽光而熱情,聽說他還有個親姐姐,同事們隨口聊了起來:「有姐姐最幸福了,你姐姐一定很照顧弟弟吧!」沒想到王明臉上的燦爛瞬間定格了,他說:「我和我姐姐就像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每天回家各回各的房間,有時一個月都說不上一句話。」我們都很好奇,接下來帥哥開始述說姐姐的種種不是,以及父母的一些做法,我終於聽明白了其中的問題。
如果父母在這四件事上拎不清,孩子之間非但沒法作伴還會成為仇人:
第一件事:子女間互相比較
「你要是有你姐姐一半有出息就好了!」這是王明的爸爸的口頭禪,在爸爸眼裡女兒總是很乖巧聽話的,而王明天性好動,總是挨打挨罵,爸爸的本意是想激勵兒子學習姐姐的優點,可是卻激發了王明的叛逆心理。
天生不服輸的男孩哪能聽得進去這樣的話,他埋頭苦幹進入了重點大學,但是在他心裡這種話聽得多了,他漸漸對姐姐產生了反感的情緒,「我不是王麗。不要拿我跟他比!」有一次他忍無可忍地對爸爸吼道。
父母拿子女互相比較很傷他們的心,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這樣的比較只會讓他們互相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情緒,毀壞了孩子間的關係。
第二件事:重男輕女
「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姐姐也不喜歡我嗎?」王明的話匣子漸漸打開了,「因為我父母把重男輕女做得特別明顯。」原來,雖然口頭上爸爸要王明向姐姐學習,可實際行動上,他們更偏愛王明。每天給王明單獨炸個雞蛋或者單獨做個他愛吃的菜,而姐姐卻沒有。姐姐也憤憤不平,結果媽媽卻說:「男孩子要長骨頭,需要更多營養。」
重男輕女的父母,很傷女孩的心,姐姐認為是弟弟的到來讓自己受到了冷落,弟弟也會在父母的寵愛下變得跋扈不講道理。
第三件事:縱容「以小欺大」
王明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我從小也喜歡欺負我姐姐。」有時候明明是我先打了姐姐,可姐姐還手時就被媽媽看到了,媽媽總是不問青紅皂白把姐姐臭罵一頓。姐姐有時候就偷偷打我出氣,這樣媽媽看到我身上的傷又會打姐姐,如此反覆,家裡總是鬧得一團糟。
很多父母認為年長的孩子本來就應該讓著年幼的孩子,只要年幼的孩子一哭泣,就責怪甚至打罵年幼的孩子,這實際上就是在縱容「以小欺大」。這樣的簡單粗暴的做法會把家裡變成戰場一樣,家庭關係一團糟。
第四件事:參與到子女間的人情世故中
中國向來是人情社會,禮尚往來,姐姐要結婚了,王明本來打算送1000元,媽媽直接跟我說,至少要給姐姐送2000元,幫姐姐撐撐面子。說著,媽媽就塞錢給王明,其實王明沒要這個錢,他對媽媽說「我工作了,這錢我來給吧!」
可沒想到姐姐受到弟弟的賀禮後一點都不高興,媽媽說:「你弟弟賺錢了,懂事了。」可姐姐卻說:「別扯了,這錢肯定是你們給的,他能送那麼多?他上大學那次,你們不也是要我送錢給他嗎?」
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是能夠懂得人情世故的,不用父母參合,父母的參合還更會惹得子女間互相猜疑,失去了子女間本應有的手足親情。
二胎和多子女家庭,要想孩子們和睦共處,父母在這些事情上一定要拎清楚才是:
1. 不要拿孩子們互相比較,因為他們各有所長。
2. 不要重男輕女,女孩同樣能撐起半邊天。
3. 不要認為年長的孩子必須讓著年幼的孩子,父母永遠不要做孩子們矛盾的裁判,而應做一個守秩序的觀眾,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協調處理。
4. 不要瞎操心,子女們長大了,都知道禮尚往來的道理,父母的參與反倒讓子女互相猜疑。
今天話題:讀者朋友們,你們家犯過這幾種禁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