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我發現,20歲的人會和我探討前途,30歲的人會和我聊奮鬥,而40歲的我卻在思考人生的意義。
剛巧,今天看到奶茶劉若英,在她50歲生日的時候,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信很長,我轉成簡體字,方便大家閱讀。
Hi,Rene:
當你忙得連一句「你還好嗎」的關切都沒有了,我還應該原諒你嗎?
許久前,當你還年輕氣盛時,誓言自己一定要「老得理直氣壯,老得優雅」;
而今,你是不改其志,堅持如一,或者誓言早已隨著塵世而去,隨著淡忘的天真與勇氣而去?
我常常膽戰心驚地觀察著你,甚而有點替你擔心。
去年你拍完電影,工作著實歇了一年,但這新的一年,你卻比不拍戲還要庸碌。
你其實可以像個漫步南青山的貴婦,逛街購物,文藝氣的喝個下午茶,約同好聊點八卦;
但實際上,你出入的總是菜市場、廚房、工作室、醫院,或在這幾者之間慌忙趕路。
不關業務往來、柴米油鹽,你可以分攤給身邊人,照樣處理得妥妥噹噹;
為什麼非要事必躬親,自己接送家人,自己哄孩子睡覺,自己為父母燉湯,事無巨細自己埋身在繁雜瑣事裡?你的事業追求呢?
你的庸碌,是追求完美的強迫症,或只是想證明,自己對身邊人的真情,只能用親力親為來表示?
都對,但也不全對。
我想了又想,後來有點明白了,你是開始人生的另一條道路。
你為老人家付出,是快樂的。你陪伴兒子成長,是快樂的。
你橫衝直撞、服侍著家人的點點滴滴,是因為你開心做這一切,且珍惜每一刻。
你不覺得你正錯過另一場演出,或漏失更高的事業機會。是的,這的確是人生的另一種選擇。
在你還是專職演員、專職歌手時,你也是這麼認真賣命的,只不過,你現在焦點轉換了。
你收回自己的目光,或說收回自己的心,你專注審視著身邊的人,專注近距離的交流。
是不是可以說,你清楚現在什麼是最真的、最重要的,你知道現階段,幸福感不來自於好高騖遠,而來自於貼心的溫度。
當然,「年近半百」必然帶來新的挑戰,這我感同身受。
上天用各種方式提醒你,時間有限,善加利用。
跟前的孩子一加速,你原已貼上膏藥的腰背瞬間扭緊;
夜是早就熬不起了,少為睡眠不足便是隔天的頭昏眼花;
以前家裡飄著精油香氣,現在是瀰漫中藥味。
這麼時時的「黃燈閃爍」,危機四伏的,能不讓人緊張嗎?
是緊張,很想趕上時間。但緊張之餘還多了點篤定。
你終於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其次重要,什麼又是完全不重要的。
這種篤定教會你節樽精力,善加使用每一天每一刻。
你反芻著每一天每一刻,不只是這一天這一刻,你還回顧著過去的時時刻刻。
年近半百就這一點倍兒棒,滿載的閱歷啊!妙齡女子也許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哪來那麼多美好記憶?
你大可以告訴自己,過去這小半輩子「還行!」不只還行,簡直「可以了」。荒唐有過,但都很值,遺憾不少,但態度良好。
我相信你記得清楚,那年你給自己的生日祝願是「老得開心,老得理直氣壯,老得優雅…」。
這多難啊,對於一個曾經年長站在舞台上,活在鏡頭裡的女人來說。
但你就這麼走過來了。優雅、理直氣壯都談不上,但篤定,且因著篤定而開心。
今天你生日,始終逃避生日的你想必又是淡漠以對。
但此刻,曾經讓你尷尬的那些祝福確實是你現在最需要的:健康平安,平安健康!
From Rene to Rene: Happy Birthday!
【1】劉若英:老得理直氣壯,老得優雅
劉若英1970年生於台灣,她口中的50歲,其實是虛歲。
從歌手演員,到作家,再到導演編劇;從單身、到失戀再失戀,結婚,當媽媽…
每一步,她都用力、用心、用情,用得恰到好處。
21歲那年,劉若英剛從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學成歸來。
那時候,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姑娘,直到遇見了滾石唱片的歌手兼製作人陳昇,一個在她此後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男人。
她給大她10歲的陳昇當了三年多助理,陳昇作為師父後來為她量身打造了很多歌曲,甚至可以說是捧紅了她。
只是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戀,最後變成劉若英那首攪動無數人心頭故事的歌曲《後來》。
24歲劉若英又認識了導演陳國富,並拍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不過這一次又遭遇了沒有結果的愛情。
後來在陳昇的引薦下,劉若英被導演張艾嘉看中,成為《少女小漁》的女主角。
隨後,這部電影斬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劉若英一舉成名。
沒有愛情的時候,正是拚命工作的時候。30多歲的時候,劉若英的影視佳作也是一部接一部。
2000年,30歲劉若英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演民初詩人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在角色中,劉若英滿足了賢妻良母的內心渴望。
2007年,37歲的劉若英主演動作懸疑片《連環局》,她也憑藉本片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41歲,劉若英突然閃婚鍾小江。4年後生了孩子。這次真的當起了賢妻良母。
如今的她轉眼已經50歲了。曾誓言自己一定要「老得理直氣壯,老得優雅」,劉若英做到了。
《藝術人生》里,朱軍問劉若英:「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
劉若英回答:「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年輕時候的力氣總是使不完,所以要一直用力一直用力,才能勇敢地對困境說不,與生活握手言和。
30歲的時候,劉若英曾期待10年後的自己:「希望到了那個時候,妝點我的不是有奇效的保養品,而是謙卑的生活態度。如果我還能持續容光煥發、受人稱道,也不是因為去抽脂拉皮,而是因為我專心致志對工作的奉獻。」
42歲剛結婚的劉若英說,「我並不是因為被催所以才去結婚的,而是因為我覺得我的單身過得非常好,看到另外一個人單身也過得挺好的,我們想要分享,所以在一起了。」
如今,50歲的她說,你大可以告訴自己,過去這小半輩子「還行!」不只還行,簡直「可以了」。荒唐有過,但都很值,遺憾不少,但態度良好。
好一個「態度良好」,難就難在一個人一輩子都能態度良好。所以,她能夠成為劉若英。
【2】王菲:不愛說話,認真做自己
另一個50歲還能活得像孩子一樣的女人,便是王菲。提起王菲,喜歡她的歌的人和喜歡她性格人一樣多。
一個能很早就「活成自己的人」,人們喜歡她的理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她做到了我們想做卻做不到的自我。
王菲,1970年生人,地道的北京人。18歲隨父母移居香港。
20歲簽約新藝寶唱片公司,開始了演唱事業。
很快,新藝寶為王菲推出了以王靖雯為藝名的首張個人專輯《王靖雯》。
發行到第三張專輯後,眼看要火爆到能稱為天后的王菲,卻任性地赴美讀書。
「唱不開心就不唱了唄。」她隨性地對記者說。
22歲,王菲在美國念書期間,為完成唱片合約,暫時休學完成專輯。沒想到,憑專輯中的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迅速紅遍華語地區。王菲一下子火了,火得一塌糊塗。
24歲那年,王菲為了愛情,放棄了在香港的繁華生活,跟隨竇唯住在北京的四合院。
期間還被香港媒體偷拍到,一早去公廁倒大痰盂。貴為天后,最珍視的依然是愛情。
3年後,王菲和竇唯的女兒降生了,倆人這才去領證。儘管竇唯貌似還不那麼願意。
這邊,正值事業上升期的王菲把結婚的消息告訴公司老闆時,老闆說:「你要想清楚!」
王菲清脆地回答:「我想得很清楚,祝福我吧!」
30歲那年,因竇唯出軌,王菲和竇唯離婚。王菲始終保持沉默。
任憑外面血雨腥風,流言橫生,她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依然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絲毫看不出內心的攪動。
離婚之後的王菲這次和比自己小11歲的謝霆鋒在一起了。儘管再後來他們分分合合。
2005年35歲的王菲嫁給第二任老公李亞鵬,並生了女兒。
2010年,40歲的王菲攜《傳奇》登上春晚。那一年她復出樂壇,很忙,但依然風光無限。
43歲時,王菲主動為第二段婚姻畫上了句號。
如今50歲的王菲,不但蹦蹦跳跳上了綜藝,柔和了不少。
感情上,和謝霆鋒復合,前幾天倆人還被拍到一同去日本看演唱會。
關於事業,不多說,但成績斐然;關於愛情,不多說,敢愛敢散。
王菲曾用第三人稱角度去評價自己:「她是個俗人,音樂上有點兒小天分,又趕上一個好時代,讓她能把那點兒天分發揮到極致。」
從天賦角度上看,她確實很幸運。
但日子大家都是一樣過。為何她不同?
她說:「對於事業和愛情,我覺得我跟普通人一樣,沒有刻意去強求,但是來的時候,我不想拒絕。」
一個人20歲任性、30歲隨性、40歲不認命、50歲依然做自己,這樣的人生不僅僅是幸運了,更是活得明白。不委屈、不拒絕,靠自己,才能做到是自己。
【3】無論什麼年紀,最終學會的是「坦然」二字
張艾嘉當年有一部電影【20 30 40】,講述的是三個女人不同年齡階段的心境和經歷。
20幾歲的時候,天真單純,總以為時間還有大把大把的,可以任意揮霍。
等到了30幾歲,突然意識到不能再和初出茅廬的小姑娘們一起拼了,於是一邊作死,一邊自救。
頂著濃妝熬夜蹦迪,卸妝後敷上昂貴面膜,第二天又重複作死的節奏。
直到40歲,精力體力都不復存在時,才意識到最需要取悅的原來是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部電影里的最後一個鏡頭:她拿著剃鬚刀,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然後對自己說,「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
房子劇烈的搖晃起來,但她沒有動。
她繼續對著鏡子大喊「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
一遍又一遍,直到房子平靜下來,她也平靜下來,然後,她開始拿著刀剔腋毛。
那個房子是個隱喻,隱喻自己的內心世界。她嘴上喊的是被拋棄,讓自己內心世界平靜下來的卻是另一句:「我絕不拋棄自己」。
40歲的年紀,開始懂得和世界講和,與自我整合。
無論劉若英還是王菲,真正的自己,從40歲的年紀才開始。50歲的時候,才看透。
40歲時,懂得放棄一些東西,懂得留下一些東西。然後繼續前行。
到了50歲,回顧前半生。終於明白:真正的好結局,不是別人給的,更不是男人給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
婚姻、事業、金錢、名利.....這些也許都已再不重要,唯一需要的人生態度便是,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學會了「坦然」面對。
於是,一個人,整個人生,慢慢舒展開來,如一捧寧靜的蓮花.....
作者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
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
喜歡我的文章原創文章,請點擊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