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薩老師 學霸山丘CEO
本文是小薩老師國際學校 100 講的第 041 講
改變我人生的兩封推薦信
每次聊到大學推薦信這個話題,我就能感受強烈的情緒波動。
背後的原因有我個人的,也有是與家長/學生相關的。
先說我個人的。我當年申請研究生時,已經有近 4 年的工作經驗了,也就是說,我從本科學校畢業已經很多年了。
當時我一共申請了 5 所教育學研究生院,分別是哈佛、史丹福、賓大、哥大、紐大。至於我為什麼選擇這五所學校,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之後我在「選校」的講座里會跟大家分享。
說回推薦信。我申請的這 5 所學校中,有 3 所都要求我提交 3 封推薦信,而且這 3 封中,必須有兩封來自本科學校的教授。
可問題是,我已經畢業快 4 年了,本科學校里的很多教授,要麼已經不記得我,要麼時隔多年已經失去幫我寫推薦信的動力了,要麼就是覺得我當時在他課里表現不好,不願意推薦我。
如果我找這些教授幫我寫推薦信,我就等於在申請中「自殺」,因為美國大學很看重推薦信。
因此,我必須找這樣的教授幫我寫推薦信:既要覺得我是個優秀的學生,又要有幫我寫推薦信的時間和意願。
我找出本科時期的成績單,挑出我所有拿了 A 或 A- 的課,然後聯繫這些授課老師。
聯繫教授要推薦信,是有方法的,在本文的後半部分我會詳細說,這裡我就直接跟大家說我聯繫這些教授(總數 ≈ 15)的結果。
結果是,這約 15 位教授里,只有 4 位回復答應幫我寫推薦信。
不過這 4 位教授中,有兩位的回覆都很冷淡,回復內容都很短,都是類似 Okay 或 Let me know when you need the letter 這樣一句話的內容。
幸運的是,另外兩位教授的回覆非常友好,他們都先問了我的近況,然後回憶了當時我在課上的良好表現,最後要求我提供:
1)我的簡歷;
2)我要申請的學校列表;
3)以及這些學校的推薦信提交截止日期。
講到這,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如果一位老師在回覆你要推薦信的郵件時,都不怎麼願意花時間,那有很大的機率他在幫你寫推薦信時,也不會願意花時間。
我跟大家分享這個道理,並不是為了貶低那兩位回復很冷淡的老師,他們本來也沒義務幫我寫推薦信。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後,能高效地找到最願意支持你大學/研究生申請的老師。
感謝那兩位熱情回復我的老師,我的研究生申請結果很成功,我最終選擇入讀哈佛大學的教育學研究生院,教育科技專業。
的確,對於學霸來說,申到一個名校的偏冷門的研究生專業,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也不是什麼大學霸,我對這個結果很滿意。讀這個研究生的確積極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在此想再次感謝當時那兩位教授。
我記得其中一位教授還告訴我她推薦信里的一句話,大意是,她有兩個已經在讀大學的兒子,如果她的兩個兒子現在還是高中生,她希望我是他們的老師。
這位教授是紐約大學的法學博士,當教授前在紐約做過好幾年的訴訟律師。我本科時她教我法學導論。我相信,她推薦信里的那句話,在招生辦心中非常有影響力。至少我自己當時讀到那句話時,直接就哭了。
開頭我講過,每次聊到大學推薦信這個話題,我就能感受強烈的情緒波動。第一個原因是我個人的經歷。第二個原因與家長和學生有關。
寫這篇文章時是 2019 年,此時我大約已經從事考試培訓和升學指導工作 8 年多了。歷史總是驚人得相似。
每年申請季,我都會看到輕視推薦信的家長和學生,在大學申請截止日期到來前 1~2 周,才急急忙忙找老師要推薦信。
這種「最後一刻」的請求,要麼被老師拒絕,要麼被老師敷衍地對待了。咱也沒法怪老師,說人家無情,因為老師也有自己的苦衷。
寫推薦信,費時更費腦力
之前我寫了一篇與推薦信有關的文章,講的是美國高中老師熬夜加班,「志願」為學生寫本科申請推薦信的社會現象。
很多家長看完這篇文章後才意識到,原來幫孩子的大學申請或夏校申請寫推薦信,並不是老師的義務。
現實的確就是這樣的。從僱傭合同上講,絕大部分美國高中老師都沒有責任幫學生寫推薦信。在國內的公立高中和國際/雙語學校里,合同情況也是類似的。
我們算一筆時間帳,你就知道為什麼高中老師很難承擔幫學生寫推薦信的義務了。把時間帳算清楚,驅除推薦信這個「人情世故」里模糊的部分,你就不會有「你是老師,所以你有義務幫助我孩子寫推薦信」的錯覺了。
這筆帳是這樣的。
一方面,高中老師的教學任務很重,除了講課以外,還有備課、教研、參加培訓等,尤其是在學校的半期考和期末考時期。而需要老師寫推薦信的早申請和常規申請季節,又恰恰與很多學校的半期考和期末考時期重合。
另一方面,寫一封推薦信的時間成本很高(通常需要 2 個小時)。而且,老師除了要幫學生寫推薦信,還需要填表,表格里通常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題,比如下面這些:
1)和你教過的本屆其他學生比起來,這位學生的水平大概是?
A. 前 1% 、B. 前 5% 、C. 前 20% 、D. 前 50% 。
2)和你教學生涯的所有其他學生比起來,這位學生的水平大概是?
A. 前 1% 、B. 前 5% 、C. 前 20% 、D. 前 50% 。
3)你覺得這位學生最大的缺點屬於以下哪類?
A. 溝通能力、B. 學術能力、C. 勤奮程度、D. 創造力、E. 其他(請說明)
你不要以為老師回答這些問題時可以不假思索。她/他需要動動腦子才能決定選哪個選項——她/他需要對自己的良心和你的前途負責。
除了做這些「拷問教師靈魂」的選擇題,老師有時還要回答一些簡答題,回答這些問題也非常花時間。
我們剛剛講的這些,都還只是老師幫一位學生寫推薦信的工作量,你要知道的是,一位老師,尤其是主科老師,會有很多學生,而這些學生可能都需要這位老師幫忙寫推薦信。
所以,你想,老師忙不忙得過來?不熬夜行嗎?
那老師熬夜幫學生寫推薦信,學校會付給老師額外的報酬嗎?答案是沒有的,至少在絕大多數學校,現實情況都是這樣。
聽到這,大家應該也了解真實情況了。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要學習
1)如何向老師要推薦信
2)如何得體地影響老師的推薦信內容,就變得很有必要
由於這些能力都是藝術,而不是攻克數學/物理問題所需要的科學,因此,我在教大家這些能力時,會儘量地講得細一點。
Okay, 那接下來,我們就圍繞下面這五個問題,來幫大家培養這些「推薦信相關」的能力。
如何優雅地找老師要推薦信?
首先我來定義一下,什麼叫優雅地找老師要推薦信。
所謂的優雅,指的是你的老師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感激,也就是說,他知道,你知道他是在幫你的忙,而不是他欠你一封推薦信。
優雅還指的是,你把你對於「什麼是好的推薦信」,以及「你是誰」這兩個重要的信息清晰地傳遞給了你老師,而且不會讓他覺得,是你在教育他應該怎麼寫推薦信。
聽到這,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有些不理解:為什麼我們要把這兩個信息傳遞給老師?難道老師還不了解學生,還不知道該怎麼寫推薦信嗎?
事實上,有些老師的確是不知道怎麼寫推薦信的,尤其是教齡比較短的老師。此外,你的老師對「你是誰」的認知,很可能也並不深刻。
試想一下,「你是誰」這個問題,也許你自己都沒辦法很快地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對吧?
那到底怎樣才能優雅地向老師要到推薦信呢?
你需要一次性給到你的老師這些文檔。
文檔 1 :你要申請的所有學校的相關信息
這些信息包括,學校的名字、你要申請的專業、申請的截止日期(這通常也是推薦信提交的截止日期)、這所學校的官方網站地址。所有這些信息都要整理到同一個文件里,最好是 excel 表格。
文檔 2 :你的最新簡歷
簡歷裡面列出了你做過的志願者活動,你參加過的夏令營活動,你參加過的競賽,你的 GPA ,你的托福和 SAT 最高成績等。這個文檔以 word 文檔的形式出現比較好。
文檔 3 :你的簡單的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就是一篇短文章,讓老師更全面具體地了解你就好了。這篇文章不需要是那種精心批改過很多遍的。只要確保文章里的內容很具體,沒有語法錯誤就好。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寫這篇文章,可以參考 common application 里的一道經典題目。
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文檔 4 :一封高質量的大學推薦信的樣本
關注公眾號,回復「推薦信」這三個字,你就可以收到三封大學推薦信的樣本。
有些同學可能會擔心說,這個文檔 4 的存在會不會讓老師覺得你在指手畫腳教他怎麼寫推薦信,讓老師感到不爽。
我覺得是不會的。如果你老師是年輕教師,他很可能還會在心中默默感謝你。反正你給文檔 4 的時候,什麼也不用多說,大家心照不宣就可以了。
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選擇不提交文檔 4 。
國內公立普高老師不願意寫英文推薦信,
你該怎麼辦?
有三個解決方案。我之前的公立普高學生都有試過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一起試,效果都不錯。
方案 1 :提早很長時間跟老師打招呼。大學和夏校申請一般都是在每一年的年底,我建議你可以在暑假開始的時候就向你的老師提出寫推薦信的請求。
方案 2 :你自己寫好中文稿子,讓老師過目後,你再翻譯成英文的,然後再讓老師看一遍,老師覺得沒問題了,就可以提交。
方案 3 :你直接寫好英文稿子,老師看完覺得沒問題了,你再提交。
方案 2 和 3 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因為老師的推薦信必須是老師本人獨立完成,學生不能參與的。
但我覺得公立普高的學生、家長、老師其實都有苦難言,學生申請大學需要推薦信,但很多老師的英文寫作水平又不足以幫學生寫好推薦信。
老師推薦信里留的郵箱不是 .edu 的,
怎麼辦?
美國大學很看重老師推薦信提交系統里,留的郵箱是不是 .edu 結尾的。他們認為 .edu 結尾的郵箱能很有效地驗證推薦信提交者,到底是不是真的老師。
如果你老師的確沒有 .edu 的郵箱,那你可以這麼辦。讓老師在推薦信的結尾處多加這麼一段話:
Note: Since my school does not provide dot edu email accounts for teacher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y mobile phone xx-xxxx-xxxx-xxx to verify my identity.
此外,請你老師一定要在推薦信提交系統里,留下他常用的手機號碼,以及注意定期查收他的郵件,因為大學可能會聯繫他,驗證他的真實身份。
如何禮貌但準確地向老師表達你對推薦信的期待?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已經在回答問題一時給出一部分了。
我建議你可以跟你老師約一次單獨的面談,然後口頭向他更新一下,你最近在做哪些課外活動,你最新的托福和 SAT 成績是多少,以及和他討論一下你最新一版的大學申請的主文書。
這樣,他在為你寫推薦信時,就知道該額外加些什麼信息了。
外國老師或名人寫的推薦信,
就肯定有用嗎?
是不是外國老師或名人幫你寫推薦信,對於普通申請者來說,其實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寫推薦信的人有指導過你,了解你,能幫你寫出細節豐富的,有真情實感的推薦信。
當然了,如果你來自一個名門望族,那名人寫的推薦信的確是有用的。當然,這不屬於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我就不詳述了。
我在本期講座結束後,將為 4 位家長分別提供30分鐘諮詢服務(免費),他們的孩子分別在廣東碧桂園學校、上海協和國際學校、曼谷國際學校就讀。
如果您也想獲得我的一對一諮詢,歡迎點擊了解更多,分享下期講座的海報,添加小石老師領取。
下期講座預告:
2020 年美國/歐洲夏校申請指南, 11 月 17 日 晚 9 點,升學信息群。報名方式請見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