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怎麼說孩子才會聽?試試這樣做

2020-03-19   松達媽媽

下班後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一打開門看到孩子正在看電視,瞬間氣不打一處來。沖孩子孩子喊「你作業寫完了嗎?怎麼又看電視?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寫完作業才能看電視……」

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結果孩子還先生氣了,轉身回到自己房間,啪把你關在門外。

你是不是忍不住痛呼「心寒吶。越來越說不動了,還沒開口呢,就甩臉色……」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是有錯,但你比孩子錯得更多!你以為你是在教育孩子,你說得很對她該聽,其實你從沒好好聽過孩子說話,更沒有好好的和孩子說過話。

多一分了解才能少一分誤解,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你是應該考慮一下是否「你不會說」?但在學習說之前,你要先學會如何傾聽。

只有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捕捉到有效信息,找准教育的切入點。

可以從父母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比如遊戲、活動、動畫,日常的小事,不一定非得局限於學習,也不用有什麼特別的儀式和框架,只要你有耐心,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怎麼去傾聽孩子的心聲?

1、樂於和孩子分享

在傾聽孩子的想法時,也要像孩子敞開心扉,日常溝通時可以和孩子說一下自己工作,自己的憂慮,自己的童年以及小秘密,這樣更有助於孩子接納父母,樂於和父母分享。

2、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

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人,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勇敢地說。當孩子向你訴說時,有耐性的傾聽,不要隨意打斷或者否定孩子。

尊重並接受孩子的感受,你可以不認同的行為,但你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在和你分享一件很不開心事,請不要評判,認同他的情緒,然後再循循善誘的了解前因後果,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發泄口,並幫助孩子思考當時的行為是否正確。



3、告訴孩子你在聽

當孩子和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中正在做的事,與孩子目光接觸,仔細聽孩子講話。時不時通過點頭或者「嗯……是的」等來告訴孩子你在聽,並且對他講的內容很感興趣。

4、選擇合適時間

在傾聽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認可並不打斷孩子。但如果你這時候正在忙手頭工作或者心情很不好,請告訴孩子,你很了解他正在說得這件事兒,但你現在真的沒有精力,稍後兩個人再溝通。



怎麼和孩子說?

1、平等對待

在說話的時候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人,而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少些教訓、呵斥,多些理解。

2、說不出來就寫下

如果沒辦法好好溝通,那就寫在小紙條上。可以貼在床頭,藏在枕頭下,選擇一個有趣的彼此都喜歡的形式。


3、讓孩子參與家庭會議

讓孩子參加家庭會議,參與家庭大事的決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更加自信。家長也可以將孩子平常的一些問題放到家庭會議上來討論,比如孩子的零花錢、看電視、學習等事情,讓孩子自己拿出解決方案,這樣孩子的執行力會更強。面對一時無法解決的矛盾,也不必立刻解決,可以留到下次會議繼續討論。

4、間接詢問

有時候你直接問孩子,孩子未必會說。

比如你發現孩子放學後一直很不高興,怎麼問孩子都不說。那麼你可選擇迂迴的方式詢問,「今天你的朋友小胖去學校了嗎?那他今天上課沒有偷偷睡覺被老師發現吧?」和孩子聊聊他的朋友,聊一些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也許你就會找到孩子不高興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