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未來養老又添一新保障

五險一金變兩金?哪來那多出的一金?

養老三支柱,除了養老保險還有啥?

跟著小誠往下看!

近日,北京市多部門聯合制定的《關於促進本市企業年金集合計劃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公布。

主要說啥呢?

重點就是北京市將建立企業年金集合計劃統一平台,並出台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

先給小白劃個重點!什麼是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它與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儲蓄計劃共同構成社會三大養老支柱。企業年金的建立將有利於保障和提高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全市將建企業年金統一平台

很多企業在介紹員工待遇時所說的「五險二金」,其中的「一金」指的就是企業年金。儘管企業年金制度已實行多年,但我國企業年金覆蓋的行業結構還很不均衡,建立年金計劃的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民營及其他企業建立年金計劃的還比較少。

新措施鼓勵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制定企業年金方案,並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加入由年金管理機構設立的集合計劃。在具體措施上包括搭建統一平台、政府優惠政策激勵、創新突破政策、優化經辦服務、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協調監管五個方面。

將由政府主導建立北京市企業年金集合計劃統一平台。平台提供參保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及年金產品基本情況的透明化展示和便捷化查詢,便於企業在統一平台上快速、低成本甄選年金管理機構和年金產品,逐步實現參保職工基本數據的統一記載、轉移和接續。

參加企業年金優先享受政府優惠政策

新措施還提出,要逐步將企業參加企業年金集合計劃情況,納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並在統一平台上展示,將該評價體系作為企業享受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優先條件。統一平台還將定期公布各年金管理機構的業績和服務能力綜合評價情況。

政府還將出台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特別鼓勵科創和中小企業參加企業年金集合計劃,主要措施包括:

強化企業年金和政府優惠政策的集成,逐步將職工參加企業年金的情況,作為評選和諧勞動關係單位、人才引進和積分落戶等工作的參考條件,作為享受本市鼓勵行業發展、吸引或培養人才等優惠政策的重要條件。


政府試點給予資金激勵,鼓勵符合「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國際國內人才參加企業年金集合計劃,並在一定範圍內試點給予資金激勵,標準不超過單位為人才本人實際繳費的60%,絕對額不超過年人均15000元。


《若干措施》還提出了「尖端人才政府年金」的政策思路,由人才專項資金為符合條件的高層次、高技術、高技能尖端人才再建立一份年金計劃,進一步增強本市社會保障政策對尖端人才的吸引力。

可優先為部分員工建立企業年金

通過前期調研,結合企業和年金管理機構反映的痛點問題,結合實際情況,《若干政策》提出了創新突破的政策點。

企業反映為所有職工建立年金,繳費負擔過重,且部分年輕職工流動性大,頻繁增加或減少參保人員,給企業帶來了繁重的管理成本。因此,《若干措施》規定企業可以優先為核心技術人員、骨幹管理人員等群體建立企業年金,逐步發揮示範和引導效應。

對於勞務派遣職工,《若干措施》規定,此類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可以參加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的企業年金集合計劃。

企業年金待遇領取條件也將進一步靈活。《若干措施》進一步放開兩類企業年金領取條件,一是工傷一至四級退出工作崗位的職工,可以提前支取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二是職工本人及配偶、子女住院費超過醫保報銷限額的部分,可以提前從企業年金個人帳戶支取。

下面咱來點實在問題,關於企業年金的基本問題給大家解答一下:

企業年金如何繳納?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

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每個參保職工都將擁有一個個人帳戶,企業和職工繳費都將存入這個帳戶中,實行完全累計。

企業年金的收益歸誰所有?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帳戶分為個人繳費部分與企業繳費部分,職工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自始歸屬於職工;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要依據企業與職工的約定,可以約定此部分收益自始歸職工所有,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但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

此外,《企業年金辦法》還規定了幾種例外的情形:

對於企業繳費部分及其收益的歸屬,企業可以約定一定的時間期限,也可以約定比例。

例如約定在企業繳費兩年的,企業繳費部分及收益的50%歸屬職工;繳費三年的,企業繳費部分及收益的60%歸屬職工;繳費四年的,企業繳費部分及收益的70%歸屬職工等,以此類推逐年上漲,但以八年為上限,繳費年限達到八年的必須全部歸職工所屬。

企業年金跟職業年金一樣嗎?

很多人可能還聽過「職業年金」。職業年金又是什麼呢?它和企業年金之間有什麼親屬關係嗎?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另外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退休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機關事業單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職業年金制度。

所以,從出現的時間上看,事實上職業年金是企業年金的晚輩。其實當年在設計推行職業年金制度的時候,確實是參考了企業年金的哦。

那麼問題來了,企業年金跟職業年金有什麼不一樣呢?請看下錶!

隨著「年金」的出現和逐步普及,以後「五險一金」可能就out了,而是「五險二金」或是「六險二金」的時代啦~

怎麼,還不懂有點暈?小誠告訴你:

「五險一金」 =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五險二金」 = 五險一金+企業年金

「六險二金」 = 五險一金+補助醫療保險+企業年金



想實時了解更多有關社保、人力資源等相關信息與政策,

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喲!

我們一定會給您帶來最「誠」心的內容與乾貨!


信息綜合整理自北京晚報、中國報道等

圖片整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