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大著名寺廟

2019-08-16     崆峒印象

海南最靈的寺廟在哪裡?寺院是一個培福修慧的地方,燒香拜佛的意思在於可以表達對佛陀的敬意、感激和懷念,可以達到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的境界。那麼,你知道海南有哪些寺廟嗎?海南著名的寺廟有哪些?本文盤點了海南十大著名寺廟,快來看看在海南拜佛去哪裡最靈吧!


三亞市南山寺

海南十大著名寺廟

1、三亞市南山寺

海南省三亞市南山寺,位於海南省三亞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遊區內的「佛教文化公園」中。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三亞南山寺占地400畝,仿唐風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鐘鼓樓、轉輪藏、法堂、觀音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莊嚴肅穆,清凈幽雅。入其境若入真觀音菩薩說法之道場。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選址,經國家宗教局批准,於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

2、海南永慶寺

永慶寺位於海南省澄邁縣,盈濱半島旅遊區。永慶寺始建於北宋時期,為古代「澄邁八景」之一,是海南歷史上有名的禪林聖地。經後歷朝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定規模。寺院有佛殿三座、東西廂房十多間和山門等建築物。殿宇分別擺設如來佛、觀世音佛及多尊菩薩,為瓊北人民禪林聖地。善男信女常臨祈禱,香火縈繞不斷。其時周圍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景色秀麗,環境清幽,為古代澄邁縣著名八景之一。據史料記載,曾有李綱、李光、胡銓、蘇東坡等眾多賢臣雅士慕名遊歷該寺,使之名聞四方,法音宣流於瓊州各地。

3、澄邁縣金山寺

澄邁金山寺,位於海南省西線高速公路金馬大道連接線的澄邁縣城金江鎮,寺院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解放前夕毀於兵亂,1993年重建。規模宏偉,是海南省目前較大的佛教建築物。並於2014年建成並且開光了世界上最高的88米16層(地上13層,地下3層)的萬福長壽藥師佛塔。城郊金江花園,依山而建,可俯視全城。寺廟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迴廊曲折,氣象萬千。該寺院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解放前夕毀於兵亂,1993年重建。規模宏偉,是海南省目前較大的佛教建築物。

4、萬寧市潮音寺

相傳唐代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鑒真法師第五次東渡日本未果,漂流至海南,於是率弟子專程來東山嶺講經弘法,佛音繞樑,三日不絕,隨後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東山嶺的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自唐宋時代已建有廟寺,其華封仙岩,潮音寺,東靈寺,真武殿佛光普照,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香火熾盛。據了解,東山嶺潮音寺的佛像是賴金英女士受其師韓楊元的囑託,於1986年從泰國用專機運來海南贈送給東山嶺潮音寺。

5、海口市仁心寺

仁心寺位於海口市海甸溪西北岸,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宇——仁心寺。這座千年古寺,歷經滄海桑田。儘管遭受過多次浩劫,在信眾的心中,是一座聳立在蓮花寶地上永盛不衰的古剎。廟宇外觀建築風格以傳統漢式仿古為主要建築樣式,採用長方形平面布局,對撐分布。以襯托莊嚴肅穆的氣氛,符合傳統中式美學審美需求。縱向軸線南北朝向,依次為寺廟主殿,左右布置各次要建築。整體構成長方形庭院,三重四合院,主要建築物之間用迴廊連接。

6、海口市湖中寺

湖中寺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海港路。走近海口湖中寺,進了院門,就是唯一的建築「大雄寶殿」。殿門聯語:「湖心靈殿巍峨莊嚴垂萬世,佛光神恩昭赫普施永千秋。」有氣勢,沒特點。和多次遭遇強制拆遷的倒霉住戶一樣,現在的「湖中寺」所處的地方已經很逼仄了。殿內掛有「靈聲顯赫」、「佛光普照」等信徒還願的經幡。寺院還從佛教名山——九華山迎請來樟木雕刻貼金而成的「三寶如來佛」、「十八羅漢」與「地藏菩薩」及「北帝」,一併供奉在殿內。雖然年月不久,可抬頭望去,香火已經燻黑了樓頂,很有滄桑感覺。

7、三亞市南山寺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堂位於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腹心處,是南海一帶佛教叢林之一。每天都會有很多善男信女過來拜佛,三十三觀音堂的清凈滌盪了人們心靈的塵埃,要始終相信心中有佛,佛在我心。以觀世音菩薩曾經「乘龍南海弘揚佛法」的美麗傳說為依託,挖掘和打造「乘龍觀音」文化品牌,並於2009年1月4日,經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員會批准,成為固定宗教活動處所。寺院枕靠南山雙峰,左丘右陵環抱,面向萬頃碧波,為南山龍脈之中心,風水之寶地。

8、陵水縣三昧寺

三昧寺,坐落在海南省陵水縣城南門,擁有廣闊田地,寺產豐厚,歷代香火興盛。有三進九間,前有山門,中有天王殿,後有大雄寶殿。寺內經閣、鐘樓、僧舍、齊堂齊全,橫廊曲徑,古樹參天,整個布局氣勢雄偉,壯嚴肅穆。據《瓊州府志》記載,三昧寺於明朝萬曆年間,由知縣婁應先興建,清朝乾隆三十六年知縣喻寶忠、紳士周陵志重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系禪宗道場。,使這一地區佛教曾非常昌盛,故在海南地區享有「三千世界禪林,百萬人家福地」的聲譽,並有石聯之作,而寺內的三昧晨鐘更列為陵陽八景之首;。

9、定安縣龍鳳山普濟寺

普濟寺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富文鎮坡寨片區龍鳳山,始建於1847年,開山大德為林旺先,當時寺名為「神聖寺」,傳承法係為凈土宗。後來曾經遷往卜文村的和尚嶺,自建寺後興盛了近百年。該信徒歸西後,由於歷史原因,宗教活動便告停止。文革結束後,信教群眾集資,在龍鳳山建寺,將神聖寺改名為「普濟寺」,建有「大雄寶殿」等三座建築。普濟寺現有主要佛教建築是大雄寶殿、天王殿、方丈室、客堂、講經堂等,大部分為1993年新建。普濟寺現任方丈是先慈法師,41歲,原籍遼寧只遼縣人,1982年出家。現任普濟寺領導小組副組長。

10、陵水縣慶善庵

陵水縣位於海南島東南部,全縣人口約30多萬。陵水縣屬熱帶島嶼氣候,乾濕季分明。慶善庵(比丘尼寺院)位於陵水縣城城東,離市區一公里,距離陵水火車站大約七公里,寺院距離海灣約五公里。史料記載大明年間曾氏太祖舍地而建額曰,觀音院。清乾隆四年由曾端瑜集資重建。公元一七九二年由州知縣瞿雲魁擴建。後因年久失修,一九八零年眾緣成熟。釋來西等眾集資重建寶剎,禮請上總下賢法師住錫道場治道宏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mwZo2wBvvf6VcSZpi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