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蘋果是如何享譽全國的?

2019-12-02     豫記

「上帝創造了四個蘋果,一個遺失在伊甸園,一個砸中了牛頓,一個咬一口送給了喬布斯,另一個生長在靈寶」。雖然,這只不過是一個段子,但話語間卻流淌著當地人滿滿的自豪感,也是這一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的有力佐證。



李延宏 | 文

一雙手托舉起中國蘋果前兩大產區


做為豫西乃至全省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靈寶蘋果的光環加身絕非自今日而始。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靈寶蘋果就躋身「靈寶三寶」行列,介於靈寶黃金、靈寶大棗之間,被親切地成為靈寶「二寶」。


靈寶蘋果核心產區寺河山則被讚譽為「亞洲第一高山果園」。


尤其,近年來,隨著黃金淺層資源開採殆盡,金價長期低迷,許多黃金采煉龍頭企業紛紛將經營重心轉移外地。


而靈寶大棗受品相更好、單果更重、甜度更高的新疆棗衝擊,頹勢日益顯現。


與之相對照,靈寶蘋果則歷經多年艱難嬗變,逐步走出了一條傳統特色農產品的重生崛起之路,成為建設「五彩三門峽」戰略版圖中「紅」色產業集群的重要支點。


追溯靈寶蘋果產業振興的源頭,時間需推移到近一個世紀前的中華民國時代。


1886年,靈寶焦村鎮一個沒落地主家庭里,一個男嬰呱呱落地。1912年,這個26歲的大男孩從北平高等籌邊學堂蒙文系畢業後,從事慈善福利事業。



1921年,他輾轉回到故土,倡導新文化、新生活,推行「產業富民」計劃。


從青島、煙台引進了國光、紅星等優質蘋果樹苗200多棵,栽植在祖上6畝田裡,開啟了靈寶蘋果產業的近代史。


他一方面做土壤適配實驗;另一方面,託人購買果樹栽培相關書籍,向北平、鄭州、南京等地園藝場、院校專家教授虛心請教。


因地制宜,逐步探索出一整套蘋果栽培、病蟲害防治和土窯洞儲藏技術和經驗,成為民國年間的特色農業樣板。吸引國民黨要員蔣鼎文、何應欽、衛立煌、劉茂恩等要人,紛紛組團視察觀摩。


為推廣技術,他將相關知識編成順口溜,向趕集的農民們宣傳,讓他們免費品嘗蘋果。


現身說法,演示當時極為罕見的噴霧器,激發人們興趣,帶動了周邊農民競相效仿。


儘管,不久日寇入侵,百姓民不聊生,蘋果產業風雨飄搖。為了維持果園,只好將枯死果樹挖出來,劈柴挑到集市售賣,換來下鍋之米。


但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他也始終沒有停步,依然頑強地在蘋果園耕種不輟。


1942年冬,他積勞成疾、貧病交加,臥床半年後,在果園中溘然仙逝,享年56歲。 他就是被稱為靈寶蘋果之父的李工生。




李工生去世了,他所倡導的靈寶蘋果產業,卻如星火燎原,慢慢發展起來。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靈寶蘋果面積達到200公頃。


與李工生的奮鬥歷程異曲同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陝西洛川人李新安從靈寶果園學藝,購置種苗,返鄉引種推廣。


而在2012年舉行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靈寶蘋果」品牌價值達44.11億元,位居縣市級蘋果類第一位,第二位即為陝西洛川蘋果,大名鼎鼎的山東棲霞蘋果只能退居第三。


從這個角度看,幾乎是李工生一人傾盡畢生心血,雙手托舉起了中國蘋果的前兩大產區。

兼具顏值與內涵

俺「二寶」可勝卻人間無數

為什麼靈寶蘋果美名揚天下?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陽光、空氣、水分與土壤風雲際會,合力打造的紅色瑰寶。


「鍾靈毓秀,物華天寶」八個字,既是靈寶地名的起源,也是靈寶蘋果的自然特徵。


做為世界蘋果的主要產區,受內外因素影響,中國蘋果產業帶呈現兩大鮮明特色。論顏值品相,從東向西遞減,山東棲霞最佳;論味道,從西向東遞減,新疆阿克蘇一帶甜度最高。


而靈寶蘋果產區幾乎正好位居兩大趨勢帶交匯的中心地帶。


一方面,地處河南、陝西交接區域,秦嶺以東,氣候濕潤,靈寶蘋果擁有可以與山東蘋果相媲美的品相。


另一方面,靈寶蘋果栽培區海拔在800米~1300米之間,全年平均晝夜溫差高達18攝氏度,極有利於蘋果中糖分的凝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極高,口感較新疆蘋果毫不遜色。


正是咱家「二寶」秀外慧中,融匯了東西地域優點,所以引得門庭若市,媒婆盈門,金榜題名,捷報頻傳!


1985年10月,胡書記視察靈寶,欣然題詞「發展蘋果和大棗,家家富裕生活好」,要求當地在310國道沿線多種蘋果樹,「有水快流,強力開發」、「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加快蘋果、黃金等特色產業發展步伐。



十一年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品嘗靈寶蘋果後,翹起大拇指連聲叫好,酣然潑墨,題詞「靈寶蘋果甲天下」。


引來一眾大佬點贊之後,金城二妞更加名聲在外,「中華名果」、「中國十大名優蘋果」、首批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首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國家級金獎等各類榮譽紛至沓來。


盛名之下,金城二妞也身價倍增,2012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靈寶蘋果品牌價值高達44.11億元,在縣市級蘋果產業中獨占鰲頭。


吃酵素、做SPA,田園下的果樹香


酵素、食用醋、苦參、SPA,看到這一組名詞,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會聯想到都市「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美女的減肥養生生活。


你也許無法想到的是,這其實也是靈寶蘋果生態養殖的給養食譜。


「蘋果樹發芽前,打一次石硫合劑。開花期套袋前,打一次環保酵素加食用醋,利於坐果、保果,入夏打一次苦參水(中藥材)和煙葉水,預防病菌蟲害侵染。


三伏天,給蘋果樹打一次波爾多石灰水。秋後打一次環保酵素加食用醋。秋後施肥,用餅肥、牛羊糞、酵素」。


這是靈寶市焦村鎮羅家村的王少卿、韓敏峰、王發魚、巴政軍等村民聯合起來,所寫生態種植保證書的基本內容。



隆冬時節,王少卿們則要面臨一場體力勞動的考驗——大清園。


所謂大清園,就是刮掉已經三十多年的樹齡蘋果樹上厚厚的老糙皮,它像一層鎧甲束縛著樹的正常生長,並且這層糙皮里潛伏著上一年冬蟄的各種病菌和害蟲的蟲卵。


這一工序類似於與颳去死皮老繭的修腳,又相近於按摩敲背、松骨展筋、活血化瘀的SPA功效。


老樹堅硬的糙皮像骨頭一樣硬,每天一個人賣力地干,也只能刮除三到四棵樹。幾天下來腰也疼來腿也酸,胳膊腫得端不住碗。


艱難的生態種植收到了明顯成效。夏天的雨後,蘋果樹下蚯蚓一堆一片鑽進鑽出;果樹下,蜜蜂、蝴蝶、螞蚱飛來飛去,好像在舉辦一場盛大演唱會。


草叢裡,三三兩兩散落著鳥蛋,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嘰嘰喳喳捉著蟲子;空氣中瀰漫著酸酸甜甜的淡淡清香。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二寶」,內外兼修,自然也倍受歡迎。



「酒香也怕巷子深」,除了技術的改進,引入富含SOD、富硒等營業成分新品種外,他們還通過遮光等手段,在果面上留下福壽財祿、平安吉祥等祝福語,讓一個個普普通通的蘋果,變成吉祥果、幸運果!


目前,靈寶市蘋果種植面積目前已達90餘萬畝,年產量14億公斤,產值近40億元。

靈寶蘋果的發展壯大,連帶關聯的產業和企業興起,永輝、宏源、陝西海升等一批出口企業主動合作,各類果汁、果醋、果酒、飲料企業茁壯成長,果品經營網點星羅棋布。

做為中外地域性標誌產品,靈寶蘋果品牌價值已經高達183億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李延宏,男,原籍陝縣,生於七十年代,少小喜文,長期從事綜合文秘、財會管理等工作。


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地風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記好物」)

THE END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jrCyW4BMH2_cNUgE_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