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me the tea 可不是「給我茶」,小心

2019-07-19   外研社

不知道當大家讀到《紅樓夢》中鳳姐對黛玉的那句「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的調侃時,內心是不是也有疑問,「吃茶」怎麼跟「做媳婦」扯上關係了?

《紅樓夢》劇照

不僅如此,英語中的「give me the tea」也並不是「把茶給我」的意思,而是「快把你知道的八卦告訴我」。

是不是暈了?

別急~這其實與茶的文化有關。今天,阿研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西方文化中的茶文化。

「茶道」,或許已經不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件事情了,但是說起「茶餘飯後」、「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不思飯不想」這些俗語,我們就不陌生了。這些俗語將茶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瑣碎細節中,足見茶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茶葉的國家,早在幾千年前便有遠古時期「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而到了唐代,陸羽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更是將茶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峰。「茶興於唐」,而後到了宋朝,茶便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在英國,也有「無茶不英國」的說法,英國的下午茶更是舉世聞名。

《唐頓莊園》劇照

其實英語中的茶tea來源於中國閩南語的「茶」的發音。因為英國是島國,氣候常年濕冷陰寒,而茶葉喜溫暖潮濕,所以英國並不產茶,英國的茶多是從中國運輸的舶來品,因此英國並沒有太多關於種植茶葉的習語。但是茶葉在英國很受歡迎,常常需要快船運輸,因此他們把這種船稱為:

tea clipper

運茶的快船

Photo by Joanna Kosinska on Unsplash

但是那時貿易運輸並不發達,即使快船也要花很久才能運到英國,所以當時只有王室與貴族才有機會喝到茶,因此茶被視為奢侈品,所以喝茶也就被視為是顯示家族實力與社會地位的象徵。

因為茶葉的珍貴,女主人會把茶葉像金銀珠寶一樣放在匣子裡,只有當貴賓來時才用鑰匙打開拿出來。據說當時不少僕人偷偷把主人喝剩的茶渣拿出來賣,竟也能換得不少「外快」,足可見當時茶葉的稀有。

因此就有了:

all the tea in China

異常珍貴的東西與巨大的財富

例:

I wouldn』t do your job. 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我才不做你的那份工作。有天大的好處也不幹!

就像特洛伊與希臘因美女海倫爆發了特洛伊之戰一樣,西方人似乎特別喜歡為一些珍貴的東西而決鬥,所以tea的另一個用法是:

go out for one 's tea

去參加可能會喪命的決鬥

引起特洛伊戰爭的絕世美女海倫|《特洛伊(Troy)》劇照

英國人對茶的喜愛,也可以從這個眾所周知的短語中看出:

one's cup of tea

某人的心頭所愛

但是後來隨著貿易的發展,茶葉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這句短語引申出了其他短語:

an unpleasant cup of tea

令人討厭的傢伙

another cup of tea

另一回事

茶剛傳到英國時,英國人認為茶提神醒腦,是可以治療百病的良藥,在他們看來具有魔法的力量。因此,茶葉(tea leaf)就是迷一樣的東西,盛產茶葉的東方諸如中國等(tea leaf nation)是迷一樣的國家,於是會有這樣的表達:

read the tea leaf

預測未來

因為那時英國甚至流傳著中國人可以從茶葉的變化中預測未來的傳說。

《哈利波特》和《老友記》中都有相關的情節。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劇照

《老友記》劇照

因為茶提神醒腦的功效,所以當說話時對方犯困,他們會說:

Did you have your morning tea?

你喝早茶了嗎?

其實就是委婉地問對方是否清醒,言下之意就是:

在中國,喝茶更多地被視為修身養性的方式。中國人更喜歡喝綠茶,而且不加任何調味品,單純去慢慢品味茶葉自身的清香。

而英國人喝茶時更注重口感,他們喜歡喝紅茶(black tea),常常在裡面加上牛奶或糖等調味品。

Photo by 五玄土 ORIENTO on Unsplash


英國的茶文化更強調休閒娛樂及其實用性。比如tea time(喝茶的時間)更是直接被視為午間休息的時間。同時正如上文所說,喝下午茶也是身份與地位的彰顯。比如:

low tea

貴族喝的茶

(因為他們專門是在茶几上喝茶)

《唐頓莊園》中主人喝茶

high tea

指勞動人民與僕人喝的茶

(因為他們是在餐桌上喝茶)

《唐頓莊園》中僕人喝茶


關於下午茶的更多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移步這裡哦《low tea不是低級茶!正宗下午茶了解一下》

因為下午茶時招待賓客的多是女主人,男性賓客或男性主人僅是扮演禮貌參與的角色,所以英國的茶文化也被稱為「淑女茶文化」。雖然被邀請的賓客大多都很紳士,但也會有個別心懷鬼胎的想撩撥女性的,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表達:

tea-hound

花花公子

hound是獵犬的意思,「下午茶中的獵犬」可不就是「花花公子」嗎?

後來隨著茶在英國的普及,下午茶也成了普通的放鬆娛樂聚會,所以give me the tea也就有了「快把八卦告訴我」的意思了。茶會tea party也有輕鬆的事情的含義。

例:

It won』t be a tea party.

這件事並不容易。

然而在美國,tea party卻有別的含義。

tea party

大麻聚會

在美式英語中,tea居然還有大麻的意思!


tea party

茶黨(反對高稅收的黨派)

這個含義起源於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註:Tea Party首字母大寫也可特指波士頓傾茶事件,這時便沒有了前面所說的「大麻聚會」的意思了)。美國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的高稅收,把英國運往美國大陸的茶葉全部傾倒入海中,那些領導了這場政治示威運動的人就是我們熟知的Sons of Liberty(自由之子)。

波士頓傾茶事件


在中國,茶被視作是潔凈清高之物,所以男女婚配必要行「茶禮」,即「三茶六禮」:

三茶——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合房時的「合茶」。

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所以鳳姐才會用「吃茶」來調侃黛玉。

茶禮

而在侗族,未婚青年向姑娘求婚時也會說:「我來向你討碗油茶吃。」

因為茶的高雅風骨與寧靜淡泊,在中國文化中也有無數以茶喻人、以茶會友的佳句:

這句詩通過描寫雙井茶即使被碾成了團、也不改當初的色香味,來讚美德行高尚的君子。

黃庭堅的《雙井茶送子瞻》也表達了對身在遠方的友人蘇軾的情意。

蘇軾與黃庭堅

在中國這個禮儀之邦,關於茶的禮節不可勝數,這裡就介紹一個最出名「端茶送客」。這個禮節本來是指送客人的時候著人端起茶以表示尊敬

然而到了清朝,「端茶送客」在官場上卻產生了另外的含義,「端茶杯」便是官員擺官架子,不願幫忙而發出的逐客令

《官場現形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在英國,茶更多地被視為純粹的娛樂與放鬆。人們工作學習疲累了,就來一杯茶,放鬆一下身心。

值得一說的是,在英國學術界,人們也習慣一邊品茶,一邊進行學術交流。

最為著名的是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有組織兩周一次的學術研討的傳統,後來形成了「午後下午茶談判制」。在這個研討會上,參與者不必顧及身份地位,彼此平等交流,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萌發了無數的靈感與啟發。

截至1989年,在這個實驗室里一共誕生了2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被人戲稱是「喝茶喝出來的學術成就」。這種在喝茶時探討與鑽研學術的精神也被稱為「劍橋精神」或「茶杯與茶壺精神」。

現在的卡文迪許實驗室

說到最後,突然想起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對話:

——「某某某去哪裡了?」

——「被老師/領導請去喝茶了。」

哈哈,其來源已不可考,不過既然被約談了那一定是犯錯了,老師或領導要調查清楚起因後果,「」諧音「」,即調查,那喝茶就是被約談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被……請喝茶」這個表達還有怎樣獨到的理解呢?

參考資料:

圖文:小津 | 編輯:圓月亮

圖文資料整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