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還剩4個月,手持現金的購房者是否買房?看這四大消息再定奪

2019-09-15   探房杜咔咔

2019年,不知不覺已經快結束了。今年一路看過來,年初迎來一波小陽春,以為房地產又將抬頭。沒想到僅僅上半年就出台300多次調控,比去年同期多出31%。並且在7.30號政治大會之後,出台一些列政策,直接把房地產按在地上了,未來「房住不炒」依舊是主旋律。因此,可以看到今年的「金九銀十」並沒有往年火熱,就算開發商降價出售,似乎購房者也不太買單,傳統銷售旺季的狂歡似乎正在成為過去時。那麼樓市這場降溫還會持續多久?2019年剩下的時間,我們還能買房嗎?

那麼2019年剩下的時間到底該不該購房?主要看這4大信號。

一、LPR利率改革,房貸利率上調。

央行宣布從10.8號起,房貸利率將會有所改動,首套房最低不能低於4.85%,而第二套在4.85%的基礎上加60個基點。看起來似乎是有所下降,但我們都知道,下發到商業銀行後,利率肯定會上浮。

而房貸利率又和和樓市行情呈「負向強關聯」:利率上調,成交量下滑,房價下跌;利率下調,成交量上升,房價上漲。也就是說,這次的房貸利率上調,抑制了購房需求。

加上當前各地房貸額度緊張,甚至有些銀行不放款的情況。對於徵信方面查控也非常嚴,批款額度最慢也要1-2個月才能批下來,不像之前7個工作日就差不多可以放款。

二、房地產對於國家經濟的定位有所改變。

過去20年,房地產對國家經濟作出巨大貢獻,是我們的國民支柱。可是近日,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表明:負向效應超過正向效應的臨界房價收入比為9左右。2018年中國房價收入比為9.3,已經超過了臨界點,對經濟凈貢獻出現了由正轉負的拐點。意味著,房價持續上漲的局面對於國家的經濟起到了負面影響。因此,房地產的定位將有所改變。

三、 百城住宅庫存規模已呈現連續8個月同比正增長的態勢。

隨著房地產銷售市場淡季走低,全國住宅的庫存規模正在持續上升。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受監測的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492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0.6%,同比增長6.0%。意味著當前庫存過多,加上後續隨著新增供應的放量,相應庫存壓力會繼續增加。

四、國家建立長效機制管理房地產,使「房地產」平穩健康為主方向

年初的時候,住建部就表示,今年的房地產主要方向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住不炒」依舊是主旋律。房價必須回歸理性,房地產也得走向正規。因此,在政策的導向下,2019年和未來幾年,房價應該不會有較大的變化和波動情況。而限購、限售等政策,很大程度上還是不會鬆動。

基於以上4個信息,2019年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買房呢?

對於未來4個月,咔咔認為,房地產大局基本已經明確。投資最好是不要當前高位上車,因為國家已經明確宣布「不再通過房地產拉動短期經濟」,說明房地產做為國民經濟已是過去式了,未來房價很大程度上不會經歷「暴漲」。從這次的降准,釋放9000個億到實體經濟,不讓貨幣流入房地產,就能看出,國家是下定決心,要扶持實體經濟。因此,目前房地產已經失去支撐點,現在上車,很容易高位被套,畢竟房價不漲就是跌。

而剛需的話,可以趁著當前開發商融資壓力,庫存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必須通過促銷手段降價,以求出貨。而我們購房者就可以抄底上車。反正我們是自住,漲跌對於我們意義也不大。漲了我們也不可能賣,跌了我們也是自己住。當然,房價大跌,很大程度上是不太可能。不過不排除某些三四線城市,房價之前上漲過快,存在大量的泡沫,那麼房價下滑也是很正常的情況。總而言之,該如何選擇,就看你自己了。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