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進行時】創城路上看變化,「小公廁」見證「大文明」

2019-10-18     隴南康縣發布

距全縣脫貧還有77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440

「小公廁」見證「大文明」

「一天跑車怪難受,有時候還得跑到城區以外去方便,想想真的很尷尬,也影響生意,時間長了,身體還會出現問題。現在修了這麼多公廁,空間又大環境又好,很方便,以前那種上個廁所跑遍全城的日子已經翻篇兒了。」說起到處找衛生間,解決燃眉之急,在康縣城區跑出租的楊師傅深有感觸。

如今,走進康縣縣城的幾條街巷,到處都能找到修聳一新的公共廁所。

圖為改造升級後的西城廣場邊公廁

公廁外部給人以清新之美,木質門頭上標有藍白相間的男、女、中英文公共衛生間標誌,醒目又素雅,公共廁所內部設施十分齊全,進門就看到男左女右兩間廁所門頭處貼著兩個男女衛生間標誌,一目了然,走進去都是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和一個乾淨的洗手池,洗手池上還放著三盆綠植,兩邊男女廁各設六個廁位,每個廁位都用隔板隔開,形成一個私密的空間,男廁還專門設立了四個男士小便池,整潔的瓷磚,敞亮的環境,讓人格外舒適放心。地面、牆面不僅乾淨整潔、無異味,基礎設施也一應俱全,考慮到手機等移動設備用電需求大、耗電快,公廁還設計有充電插座,免費供人們使用。

圖為改造升級後的西城廣場邊公廁內部環境

不僅如此,公廁門口還放置了防滑墊,方便來往群眾。「我們在提升公廁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公廁的管理水平,單位為我們每名管理員都配備了橡膠手套、夾子等衛生防護用品。」該公廁的管理員崔茂山介紹,「我們每天都要對廁所牆面、地面、門帘等進行清掃,保持公廁環境乾淨整潔。這座公廁24小時免費開放,就是為了方便晚飯後來散步和跳廣場舞的群眾的同時,也為周圍的住戶提供一個好的如廁環境。」

圖為公廁管理員崔茂山清掃衛生

不僅西城廣場旁邊的公共廁所有所改造,在市區的各個社區街道也有一些老舊公廁完成了大「變身」,還在人口集中的福瑪特廣場底下,新建了一座公共廁所,這座公廁除了以往的男女廁所外,還新加了一個第三類廁所,外面有無障礙通道,裡面有供殘疾人以及兒童使用的馬桶。

圖為福瑪特廣場底下新修建的公廁

「以前我就一點都不愛上街,本來在繁華的街頭逛街逛的好好的,突然想上廁所,康縣城就那麼一兩個公共廁所,不僅收費,衛生條件還那麼差,大人也就罷了,湊合湊合就過了,帶我女兒出來,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現在就好了,公共廁所改造升級後整個就是「高大上」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來自西街社區的王女士對筆者說道。

圖為改造升級後的城關鎮旁公廁內部環境

據悉,康縣今年來全域推進「廁所革命」,新建和改建一批城鄉公共廁所,城區改造、新建公廁16處,全部免費開放;投入資金4436萬元,在村建設公共廁所1109個,37000戶農戶進行改廁或新修衛生間;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新建、改建旅遊廁所36座,69個旅遊示範村全部建有旅遊廁所,並全部免費開放,初步形成了重點區域全覆蓋、關鍵點位有延伸的「半小時如廁圈」。

圖為改造升級後的城關鎮旁公廁

創建文明城市,享受美好生活,它關乎到每個市民的生活點滴。公共廁所是城市文明程度和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試金石,更是體現人文關懷和城市精神的基礎服務設施。康縣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最終目標,從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小事做起,開展系列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文明創建活動。今後,康縣將繼續把公共廁所改造提升工作作為服務群眾的「民心工程」來抓,不斷提高公共廁所的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維護和管理水平,力爭為市民提供更舒適、更整潔、更宜人的生活環境。

文/孫薇

往期薦讀

《縣委書記李廷俊主持召開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縣委書記李廷俊主持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2次會議

《【創城進行時】善滿康城 同心掬得滿庭芳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監製:肖志和 審核:馮麗蓉

責編:任志偉 編輯:楊瑩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q3m0BMH2_cNUg8b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