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安卓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安卓手機也已經存在十多年了。雖然像HTC Hero這樣的硬體對平台的起步很重要,而像Moto DROID這樣的硬體配置則標誌著引領安卓真正進入市場。但在我們看來,有些手機或者平板一樣對安卓有著重大影響,只是並不被人記住,或者說不那麼被人重視。為此,我們盤點了十款在安卓歷史上有著重大影響力的機型,來為大家梳理安卓的發展歷程。
三星Galaxy S2 - 2011
Moto Droid確立了安卓成為iPhone的競爭對手,但三星Galaxy S2是讓安卓成為主流的設備。好的硬體、軟體以及三星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使其將Galaxy品牌推向了全世界,同時也將安卓帶入了主流市場。Galaxy S2搭載了Exynos 4210處理器,配備1GB內存和16GB的存儲空間。它出廠內置的是安卓2.3(Gingerbread),可以升級至安卓4.1(Jelly Bean)。這款手機還配備了一些當時不常見的功能,比如HDMI視頻輸出。
Galaxy S2的性能、相機和硬體配置在當時有著不錯的表現,以致於前五個月的出貨量就達到了1000萬台。雖然它的第一代也很不錯,但Galaxy S2鞏固了三星作為安卓手機主導廠商的地位。
HTC ThunderBolt - 2011
一個產品在技術上進行了創新,並不代表它就是好的。在安卓世界裡,2011年發布的HTC ThunderBolt無疑能證明這一點。ThunderBolt是Verizon第一款支持LTE的手機(三星SCH - r900在技術上是世界第一款LTE設備),但它的續航時間實在太過糟糕。
ThunderBolt配備了786MB的內存,8GB的儲存(預裝32GB的microSD卡),4.3英寸的800x430的SLCD螢幕,以及1400mAh電池。這款手機有很多臃腫的內置應用,而續航能力實在不敢恭維。在頻繁使用4G網絡的情況下,3到4個小時就需要去尋找插座。
然而,ThunderBolt仍然是一款重要的安卓設備,可以說是邁向LTE的第一次飛躍,但除此之外,這款手機表現平庸。
摩托羅拉Xoom - 2011
摩托羅拉Xoom是谷歌第一次(也可以說是最後一次)嘗試與iPad競爭,它是第一款搭載安卓3.0(Honeycomb)的設備。Xoom確實有一些iPad所缺乏的功能,比如更類似於電腦的網頁瀏覽器(在當時安卓還沒有Chrome瀏覽器)和全尺寸的HDMI接口。然而,與499美元起的iPad相比,800美元的起售價實在太貴了,而且發布的時候還沒有Adobe Flash的支持。眾所周知,安卓平板的生態一直不盡人意,現在如此,何況是當初。
不出意料,摩托羅拉Xoom的成功是短暫的,幾個月後,銷量直線下滑,雖然有推出Xoom 2,但難挽頹勢。然而Xoom依然是安卓史上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因為它是谷歌對抗iPad霸主地位的唯一嘗試。雖然後來的Nexus 7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它主要是作為一款低端媒體消費設備進行營銷,類似於今天的亞馬遜Fire平板電腦。
Kindle Fire - 2011
說起平板電腦,Kindle Fire也是過去十年來安卓設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亞馬遜的第一款平板電腦是在2011年發布的,當時售價僅為199美元(同時期iPad售價500美元),震撼的價格讓這款平板賣得很火爆。和現在的Fire平板電腦一樣,當初的Kindle Fire並不是一個配置強大的設備。它配備了德州儀器OMAP雙核處理器,512MB的內存,8GB的儲存空間以及1024x600解析度的LCD螢幕,並且沒有SD卡插槽來擴展空間。但8小時的續航時間和輕巧的設計使之成為iPad的替代品,可用來閱讀書籍和流媒體視頻。
再次和現在的Fire平板電腦一樣,Kindle Fire雖然使用的是安卓系統,但並沒有安卓市場,取而代之的是亞馬遜應用商店。當時亞馬遜應用商店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和今天一樣,亞馬遜商店的應用和遊戲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人。亞馬遜從未披露Kindle Fire的確切銷售數據,只是在2011年說它是亞馬遜網站「最暢銷、最被期望的產品」。據估計,到2013年,其大約有700萬台的銷量。
Kindle Fire是一款非常重要的設備,原因有幾個:它開創了Fire平板電腦,至今仍保持著難以置信的成功;它幫助並鞏固了安卓系統成為經濟型平板電腦的首選作業系統;它所推廣的亞馬遜商店成為Google Play Store在全球範圍內的主要競爭對手。
三星Galaxy Nexus - 2011
安卓4.0在我看來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更新,它是第一個認真與iOS競爭的版本。新的設計語言Holo讓作業系統的外觀和手感明顯要好過安卓2.3。此外,還有很多其他功能的提升,比如NFC的支持、人臉解鎖、可視語音信箱等。既然安卓4.0是如此重要的一個版本,那麼第一款運行安卓4.0的設備 - 三星Galaxy Nexus順理成章的在安卓發展史上留名。
Galaxy Nexus是三星第二次為谷歌生產的手機。它配備了德州儀器OMAP4460處理器、1GB的內存、32GB儲存(不支持SD卡擴展)、4.65英寸的720p的AMOLED螢幕。背面是一顆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前置攝像頭為130萬像素。
這款手機在發布之初就收穫大量好評。但不幸的是,大眾的讚譽並沒有持續下去。Galaxy Nexus出現了低質量的快閃記憶體以及缺乏TRIM的問題,這讓大多數用戶在使用幾個月後,手機變得遲鈍,甚至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徹底歇菜。或許這樣更能刺激消費者購買新手機,所以這樣的問題在智慧型手機中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三星Galaxy Note - 2011
在Galaxy Note之前,很少有手機螢幕大小超過4英寸,因為小尺寸手機更方便攜帶和單手操作。但隨著應用功能的越來越多,人們對更大顯示屏的渴望變得越來越明顯。三星用Galaxy Note滿足了人們對大屏手機的渴望,這款手機有一塊5.3英寸的800x1280的AMOLED螢幕,這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大的,但以今天的標準來說,它還是太小了。
其他規格包括1.5GHz的高通驍龍處理器(或Exynos處理器)、1GB內存、16GB儲存和搭載安卓2.3.6系統。它還包括延續至今的S - Pen,可用來塗鴉、筆記、注釋以及螢幕截圖等。在當時,Galaxy Note是一款非常棒的設備,它有著出色的螢幕,續航能力也非常好。唯一的缺點是軟體,由於早期安卓系統的限制,很多應用並沒有充分利用到大屏的優勢。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Galaxy Note的銷量就突破了100萬部,這證明大屏手機是有市場的。其他廠商也順勢推出了大屏手機與之競爭,而蘋果則在2014年憑藉iPhone 6趕上了大屏手機的潮流。
HTC One M7 - 2013
HTC製造了第一部安卓手機,雖然近年日落西山,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但不可否認的是,其發布的手機中,有一款手機仍對智慧型手機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便是 - HTC One M7。
在之前以塑料和玻璃為主的智慧型手機世界裡,One M7以其華麗的鋁合金機身設計脫穎而出。這款手機還因配備了4.7英寸的1080p螢幕而受到人們的稱讚。此外,One M7還擁有Beats雙前置揚聲器、出色的後置攝像頭、紅外傳感器等。這是一款全能的智能設備,也可能是HTC智慧型手機的巔峰之作。最重要的是,它引領了其他廠商使用鋁合金設計的潮流。
摩托羅拉Moto G - 2013
在人們看來,似乎所有的低價手機都意味著配置簡陋、做工粗糙、系統過時。雖然時至今日,還是有不少低價手機符合這一特徵,但最初的Moto G卻讓人對低價手機的印象有所改觀。
摩托羅拉在2013年底發布了第一款Moto G手機,售價為179美元(國內999元)起,這價格在當時算很低。它主要以塑料材質為主,但驍龍400處理器足以讓人有一個流暢的體驗。2014年,在發布第一代Moto E的同時,一款支持4G LTE的Moto G微調版本也出來了,同年9月發布了第二代機型。
一加1 - 2014
在那個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的時代,一加1憑藉卓越的性能、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橫空出世。它的聚碳酸酯塑料材質設計以及5.5英寸的1080p螢幕,再加上驍龍801處理器和3GB的內存讓其一經發布就受到極客的熱捧。
這款手機在國外使用的是與CyanogenMod合作的安卓定製系統,這是它一個不錯的賣點,畢竟在熱衷於刷機的人看來,CM炙手可熱。但在一加1之後,一加就與CyanogenMod分道揚鑣,一加也是推出了自家的氫、氧OS。
一加1並沒有對智慧型手機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它確實鞏固了一加作為安卓愛好者最喜歡公司的地位。而在2016年谷歌停止了Nexus生產線之後,一加成為大多數安卓愛好者的首選機型。
三星Galaxy Fold - 2019
Galaxy Fold在安卓歷史上的地位並沒有確定,因為這款手機發布的時間並不長。但作為第一款面對消費市場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它仍可在這份名單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星在2019年2月發布了Galaxy Fold,主要的亮點是將設備展開時可以獲得7.3英寸的OLED大螢幕。不過,在第一波評測中翻車了,導致該機的發布時間推遲,所有的預定訂單都被取消。最終,這款手機在2019年9月限量發售。
儘管它的製造問題和製造質量仍然值得懷疑,但它在安卓歷史上仍會占據重要地位,因為它不僅是第一款可摺疊的安卓手機,而且引領了可摺疊設備的潮流,在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這樣形態的設備,而諸如摩托羅拉、TCL、華為、小米、OPPO等都已經發布或正在研發類似設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tbVXIBd4Bm1__Y4T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