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過14套房的實戰派專家:南京房價可能還要橫盤2年

2019-10-08     南京樓市指南

本文作者:李滙豐,樓市實戰派專家。有過近14次置業經驗。從事房地產媒體工作12年,曾任《揚子晚報》房產采編部副主任,三六五網杭州公司副總經理、騰訊房產南京公司總經理。自2010年起舉辦置業大課堂數百場,為萬名以上購房者提供置業諮詢服務。

首先,在閱讀本文前,邀請你先做一個投票:


接下來,向大家推薦這篇文章,正文如下


金融評論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曾說:看到朋友投機致富的時候,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擾亂人的安寧與心智了。

一位受身邊買房朋友們的影響、抱著「買房賺大錢」的期望,希望殺入樓市「大賺一筆」的購房者曾諮詢筆者,如何達到目標?當筆者提及「周期」的時候,這位朋友卻十分茫然,問「周期」是啥?


圖源樂居網南京


不懂周期,就敢投資,這就是膽量。當然,是一種無知的膽量。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資最可怕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無論金融還是房地產,周期其實都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判斷標準和維度。



曾有一個典型的案例,證明周期因素對於房產價值的重要性。一位購房者朋友,在市場好的時候準備賣二手房,結果因為周邊可能要修好一條地鐵而放棄。


「地鐵一好,這裡房價肯定要上漲一大截。」在這樣的想法驅動下,這位朋友把在中介掛出的房源下架。沒想到的是,地鐵修好後,原來的看房人都不見了,房子竟然不好賣了!



什麼原因?周期不同了!


2010年5月南京地鐵二號線建成通車,結果一年之後,南京樓市進入下行周期,新房庫存量超過55000套,隨之出現降價潮。此時,即使受二號線利好的河西板塊,也難免出現了樓盤大幅降價的現象......



由此可見,城建利好與周期階段相比,後者對於市場的影響遠大於前者。

那麼什麼是周期呢?


這裡說的周期主要是指樓市周期,通常是說樓市運行過程中的擴張與收縮不斷交替的周期性波動。一輪完整的周期,一般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


世界知名經濟學家,幾乎沒有不重視周期的。在房地產行業中,成功預測本輪周期的著名房地產專家任澤平,其所著的《房地產周期》,就將周期作為樓市發展的核心來研究。


過去十幾年中,南京房地產市場主要經歷了四輪周期。


第一輪是2004年調控後到2007年市場火熱,再到2008年樓市猛然降溫;第二輪是從2008年下半年救市開始,經歷了2009年反轉,2010年回暖,到2011年再度轉冷;第三輪是從2012年市場回暖、2013年小高潮到2014年下半年市場再度走冷。


過去這三輪周期主要呈現出兩大特點:


首先是時間不長,基本是3-4年一輪周期,只要熬過去,就能走出來。很多深套的地王項目,靠熬字秘訣,最終化險為夷、逢凶化吉,有的甚至還賺得盆滿缽滿。


其次是基本面好。具體表現為市場冷時,降幅有限,市場好時,漲幅卻較大。


每一輪周期即使最冷時候,南京都比其它很多城市要相對更好。市場最差時,10%左右的降幅已是最大。而筆者在同為長三角城市無錫時,曾見識過17000元/平米直接降7000元/平米的瘋狂降價。


而在市場好的時候,在南京買房的收益卻好於很多同體量城市。



「新一線城市」十年房價漲幅


周期時間短,基本面比較好。背後其實是供求關係中,南京新房的供應量長期有限,市場稍有回暖,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總體供應量不大,這也是南京房價特別是主城房價難以大降的原因。過去十幾年來,南京新房庫存基本在2-5萬套之間浮動,最高時不超過6萬套,最低時只有2萬套左右,即使需求萎縮,供過於求也不至於太嚴重。


相比同體量城市杭州、西安等地最高時新房庫存超過10萬套來說,南京每輪周期的健康指數要高很多。



圖源房屋屋

長期供應有限帶來的好處是,房價堅挺,早期買房的市民收益較高,市場差的時候也不至於大幅縮水;帶來的惡果則是,低品質房充斥市場,既然供不應求、什麼房子都好賣,那麼何必做那麼好?


不少全國大品牌開發商來到南京,一番品牌發布和推廣之後,最終交付後往往只剩八個字: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看清楚了過去三輪樓市周期,最後說說這一輪周期,也就是2015年開始、至今仍然沒有結束的周期。


這一輪周期經歷了2015年的復甦、2016-2017年的繁榮與瘋狂,2018-2019年的衰退,未來的2020年,如果政策持續不鬆綁,那麼至少部分區域的蕭條將是必然的。



也許對於周期要持續多久還存在不同看法,但對本輪周期進入下行階段,應該是多數業內人都已的眼明的事實了。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下一輪行情何時才會到來呢?筆者認為,至少還需要2-3年。



首先,從「房住不炒」到「不以房地產作為經濟短期刺激手段」的清晰認識,都決定了本輪調控的長期性、穩定性特徵。


很多業內人士其實也明白,如果房價再像過去幾年中大幅上漲,所積累的泡沫破滅後,大家也許就沒有飯吃了。


其次,在調控手段上,這輪周期與之前幾輪的最大不同點在於:調控政策分化,一城一策。


像以前幾輪因為整體經濟形勢或其它城市衰退導致的「政策放水」現象難以再現。特別是今年以來,每個房價冒頭城市都免不了自我加碼調控,如蘇州、西安等房價漲幅領跑城市。



(圖片來源於365淘房節南京限購3年大數據發布活動PPT)


鑒於南京基本面的優勢,再加上近年來房價上漲後很多購房者的財富代表性示範效果,因此短期內帶頭政策鬆綁的機率很小。

最後,隨著過去幾年南京樓市購買力的一波波釋放,供求關係開始從供不應求走向供求平衡,甚至部分區域短期內供過於求(如近期的江北板塊),這也是下一輪行情難以很快到來的重要因素。



從供應上,南京新房庫存已站穩4萬套大關,甚至突破了42000套,這是一個進入買房市場的信號。需求端,在嚴厲的限購政策下,市場需求是有限的,喪失信心的投資客與不再著急的改善型,都是購買力萎縮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現有調控政策不做大調整的前提下,南京樓市本輪周期的時長或許是前面幾輪周期的2倍。如果本輪周期從2015年樓市回暖開始計算,可能要到2021年左右才會迎來下一波行情。


在此之前,從投資角度分析,短線操作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很快能看到有收益的房子,也只存在於少量限價盤。


如果買不到限價盤,手裡預算有限也買不了主城,想投資南京都市圈或遠郊,那麼筆者建議是「一動,不如一靜」。觀望或許是更好選擇。下行周期內,或許就會有降價便宜可占。


如果是自住為主、兼帶投資目的的客戶,在樓市深度調控對買方有利形勢下,應該尋找區域中的高品質樓盤,長期持有,更多以投資而非投機心態面對市場,如果能拿到5年甚至更長時間,仍然有較大機率或許一個還不錯收益。


對於下一輪行情何時會來,至少有幾個信號購房者不應忽視:南京新房庫存是否持續減少?南京二手房成交量(代表真實需求)是否持續上升?南京是否有更多更快的人口增長?


另外,信心也很重要,雖然市場整體處於下行周期,但從長遠看南京這樣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有發展空間。正如一位業內人比喻,看樓市好壞,要看到底拿望遠鏡看還是顯微鏡看。短期不樂觀,長期不悲觀,才是客觀態度。


2009年時,筆者剛入行3年,身邊一位從業多年的前輩說,這種市場由冷轉熱反轉劇情,今後都不會再有了。但後來事實證明了,周期依舊。

來源:匯買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2mqW0BMH2_cNUgr0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