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是我們雲貴川的靈魂,你憑什麼不愛吃?

總有那麼一些食物,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喜歡的人愛之入骨,討厭的人避之不及。而折耳根定是處於風口浪尖上的那一個。

沒吃過這種奇特食物的北方人,在西南地區迎著當地朋友「不懷好意」的笑容時,總是意識不到即將發生的是什麼。對於第一次嘗試它的人來說,哪怕已經做好一萬次心理準備,都可能會在入口的一剎那瞬間崩潰,然後迅速將它掛上「反人類」的標籤。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學名為「蕺(jí)菜」。主要集中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等地。據傳,連李時珍發現它的時候,都不是很喜歡,才起了這麼個「魚腥草」的名字。在後來的種種醫書中,它還有了豬鼻拱、狗蠅草、臭菜、臭豬巢這些帶著「侮辱性」的稱呼……看來世紀大戰早在幾百年前就開始了。

但在西南人民的心中,它是與辣椒不折不扣的最佳CP,那獨特的味道,有一種魔性誘惑,挑動著他們的味蕾。

貴州丨「折耳根是我們的命」

圖/視覺中國

最常見的吃法是涼拌。將折耳根洗凈,掐斷成兩指寬的長度,入鹽、醋、煳辣椒、花椒麵、姜蒜、芫荽等佐料拌勻。還可以加上新鮮蠶豆、萵筍、水豆腐等等。吃得你神清氣爽,恨不能多扒下兩碗飯。

圖/圖蟲創意

而折耳根的多樣性,才是這種食物的精髓。作為當地各種大菜小吃的萬能配菜,它在餐桌上的出場率無限接近百分之百。一頓飯少了折耳根,就象少了蘸水一樣失去靈魂。

川渝丨折耳根下火鍋,巴適得很


和貴州人不同,川渝地區的人更愛吃折耳根的嫩葉部分。川渝人最擅麻辣口味。辣椒火熱、醬油醋清爽,如此霸道,正適合與折耳根的清涼微苦融合,衍生出無數美味。折耳根烤魚、折耳根炒回鍋肉、折耳根炒臘肉、折耳根拌米豆腐……折耳根的美食數不清。

作為火鍋王國,是不是一捆一捆地往鍋里下折耳根,是分辨當地人與外地人的有效方式。這時候就不能涮葉了,必須是根,脆脆爽爽的口感,絕不亞於毛肚鴨腸帶來的衝擊。

雲南丨來了不吃折耳根?那你還是走吧

每年三月,是折耳根長勢最猛的時候,抖落掉露珠和泥土,洗凈的新鮮折耳根確確實實帶著濃厚的土腥氣兒,但這就是他們從小愛到大的獨特味道。

折耳根在雲南的吃法有千千萬,做法上與西南其他地區沒什麼不同。做「沙拉」涼拌、與炸洋芋和臭豆腐相配、與排骨共燉、與魚共烤、與糯米飯共吃……一日三餐,無時無刻,這種「重口」食物已然融入到雲南人的生命。

在愛不愛折耳根這個問題上,你站哪一派?


文丨醬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SUGvG4BMH2_cNUggg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