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應屆生,我會這樣找工作

2019-07-26   學以致用T1

假如我維持目前的思維和經驗,但給我應屆生的身份和年齡,我會這樣找工作,跟你完全不同。

【能否靠關係介紹工作?】

我知道,剛畢業時,最好的就業渠道是關係介紹。

但,我不會去找父母,也不會托親友,因為我知道,他們之前已經給了我太多。我能依靠的關係,在過去20年也已經心中有數。即使我不主動去找,他們有能力幫我安排工作的,也已經在去年就來找我和我父母了。出生的技術,這個不能強求。

我也不會去找那些學姐和師兄,我知道他們也不容易,他們但凡有能力介紹和內推,那也是給他或她的表弟和堂妹,卻不是我這個學弟。他們也一路迷茫,事業剛剛起步,人艱不拆,我就不去給別人添麻煩了。

巧用「應屆生」的身份】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不會放過應屆生特有的就業機會--校招。因為,應屆生最容易就業的渠道,就是校招。

我也知道,大多數央企國企、事業單位、大型公司,他們是不社招的,很多隻招應屆畢生來補充人員,並且只給應屆生解決戶口問題,往屆就沒這福利了。畢業這一年,我都是「應屆生」,我要好好利用這個身份,來大膽投遞簡歷。包括所有本校的校招,以及自己能參加的其他學校的校招,我都會記錄好自己特別中意的企業名稱和聯繫方式,即使這次沒趕上,或者被刷下來了,但我知道他們有應屆生需求,我以後可以繼續諮詢和投遞他們的崗位。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會爭取在第一學期就簽好三方協議,並且,我會儘量爭取能在校期間就簽《勞動合同》,這是最好的,哪怕工資低一點。此後,在畢業之前,碰到更好的機會我再改簽唄,我知道改簽要麻煩老師,還要再領一份空的「三方協議書」。但麻煩就麻煩,這也是他們的工作啊!這卻是我一輩子事業的開端,我不含糊,我也好意思。

【其他人擔心的,我不擔心】

假如我是應屆生,其他很多同學擔心的問題,我不會去擔心,我省下精力去做我的事。

我不會擔心我的性格適合什麼工作,我也不會去參加任何性格測試,我知道這些在中國根本沒用,不是給自己徒增煩惱,就是給人家貢獻智商稅。中國的社會和職場,關係林立,強調戶口、硬體、學歷和出生,還有房價、社保、公積金、教育機會、醫療和養老,以及各種准入制度的限制,社會不會去適應我的性格,我不強求。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求職時也不會去考慮我的星座,我懂星座,但我不擔心星座,更不認為星座對我的職業發展有啥作用。星座屬於先天性格,對初期就業擇業有阻礙而不是幫助的作用。我也知道,30歲都想而立,40歲的大叔都差不多,更知道50歲的丈母娘訴求是一樣的,而65歲的爺爺、70歲的奶奶們,就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無論他們、她們年輕時啥性格、啥星座、多麼個性。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知道,我肯定不喜歡我大學裡的專業,無論這專業是苦逼的機械設計,還是萬金油的市場營銷,或者被認為根本找不到工作的大自然保護。我也不會去擔心我同學擔心的問題:「我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我不喜歡我的專業」「我是電力行業的,不想駐外長期出差」......

我會用「學歷求職法」,只要我的學歷達標,我就投。我知道,畢業1年後,社會更看重你的學歷學位(簡歷粗選第一步),其次是你的工作經驗(簡歷精選第一步),接著是你的面試情況(能否參與複試的前提),再接著是你上家的工資多少(發不發Offer的前提),最後才看你是啥專業,或者根本不看。我也知道,五年後,我的同學們大多不再從事跟專業相關的崗位了,十年後跟這個專業對口的工作也已接近消失了。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也不會擔心「這工作不是我喜歡的」,因為我知道,工作就是一份謀生的手段,勞動付出報酬,不行就換,哪來那麼多喜歡不喜歡?我喜歡的,是愛好,是我個人的生活追求;工作則是資本家剝削的工具,是商品機器中的一顆螺絲釘。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也不會擔心下一步去哪個城市就業。如果我的家鄉是省會或者一二線城市,我畢業後直接回家就業。要是來自小城市,我直接投遞北上廣深,就是大城市,哪裡工資高去哪裡。我又不準備長待,我就鍛鍊幾年賺取工資的剪刀差,賺到了我再回小城市定居。「賺得多用得多,餘下來的也多」,我很乾脆,也實在,我從不會像其他同學那樣磨磨唧唧。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也不會在意啥職業規劃不規劃的,因為我知道,中國就沒有職業規劃。第一份工作確實重要,但行業和崗位都會不斷變化,企業更是不斷關停並轉,第一份工作遲早要變,何況大多數人畢業第一年就跳槽,所以第一份工作根本沒那麼重要。中國沒有做長期職業規劃的土壤,你也規划不來,我只要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即可,無須做啥所謂的職業規劃。

【全力參加社招】

假如我是應屆生,跟其他同學不一樣,雖然校招我也參加,但我更主要的精力會花在社招上。

應屆畢業生參加社招,最吃虧的就是「工作經驗」,應屆如何來的工作經驗呢?因此,我不會在簡歷里寫啥促銷實習和社會實踐,實習經歷我也不寫,我大學就是在好好學習,不需要畫蛇添足。

我這裡還有秘笈:投遞JD「崗位描述」中要求「1-2年相關工作經驗」的工作。儘管我沒工作經驗,但我不怕,我照樣投遞,海投。1年或者2年的工作年限,相對來說是很初淺的經驗要求,企業沒指望你在別的單位學了一年來了能直接用,理論和實際來說,1-2年工作經驗的要求就是默認「應屆生也可」。

很多公司需求緊張,會註明「相關工作經驗優先,應屆生亦可」,但大多數這類只需要1-2年甚至3年工作經驗的崗位,應屆生是可以投遞並爭取的。每家企業都有現成的流程,每個職位也大多有個「師父」或者老員工,企業要我來不是要做生命創造,而首先是要我來執行流程,這就是工作。應屆生對於1-2年工作經驗要求的崗位,是完全能勝任的,只是這一點,95%以上的應屆生是不知道的。

假如我是應屆生,我會多多下載主流社招APP,上圖只是示例,大量網絡投遞簡歷,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崗位,我會都投遞,我是應屆生,我的目的是進來,我對貴司這幾個崗位都敢興趣,我這不算重複投遞,而是顯示對貴司的忠心。同理,貴司在不同招聘網站上的相同職位,我也會同時投遞,我知道機會在於爭取,多投遞才有更多面試機會。

學歷專業讓你找工作是會影響到你,有的公司會設定門檻,但不全是,真正的是你要自己掌握核心技能,要有競爭力這樣才不會淘汰,像剛畢業的小夥伴也是擔心自己的技能,沒關係的。轉行最好的行業是啥?

就是「新媒體運營」崗位。我自己親身經歷。容易些,門檻低,崗位空缺大,選擇性高,薪資還不錯。就很適合剛畢業比較迷茫的同學和要轉行的。

我自己有整理一份新媒體學習資料,需要的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