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到底有多大?把它放在F/A-18、F-35C和陣風M中比就明白了

2020-04-15   軍迷哨所

殲-15到底有多大?把它放在F/A-18、F-35C和陣風M中比就明白了

前一期題為《山東艦有多大?把它放在尼米茲和伊莉莎白女王級中對比就有答案了》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山東艦國產航母的尺寸,同時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以及伊莉莎白女王級常規動力航母做了對比。

對比後我們發現,山東艦的的實際尺寸其實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相差並不多,山東艦艦長305米,寬70米(參考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長為332.8米,寬度76米。

兩者實際相差不大,但艦載機的數量卻有著巨大的差距,山東艦艦載機攜帶量才有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50%左右,山東艦僅能攜帶各種艦載機40-50架左右,後者卻能夠達到80-100架。作戰效率上相差更遠。

尼米茲級航母有核動力作為動力來源,四部彈射器助力飛機起飛,作戰效率是山東艦的2-4倍。那麼在甲板尺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和尼米茲級航母有著如此大的差距呢?

這其實和空間利用率和艦載機的大小有關,山東艦的設計相較於遼寧艦得到了優化,空間利用率得到了提升,但艦島依舊比尼米茲級航母更大,另外艦首翹起無法停靠艦載機,內部空間尼米茲級航母也更大,導致山東艦的空間利用率不如尼米茲級航母,成為了艦載機搭載數量較少的因數。

當然,這其中還和艦載機的尺寸有關,艦載機的尺寸越大,搭載的數量就更少,那麼殲-15「飛鯊」和F/A-18「超級大黃蜂」以及其它艦載機的尺寸對比,到底誰更大呢?

我們都知道,殲-15「飛鯊」艦載機是在蘇-33原型機以及殲-11為基礎上研製而來,尺寸上和蘇-33基本保持一致。殲-15的機身長度為21.94米,全幅翼展14.7米,最大起飛重量32.5噸。F/A-18「超級大黃蜂」機身長度18.38 米,全幅翼展13.62米,最大起飛重量大約30噸。

所以,我們看上圖中的比例圖後發現,殲-15「飛鯊」的尺寸實際上要大於其它對比的機型,毫無疑問,殲-15「飛鯊」/蘇-33是全球現役艦載機中最大的一款。較大尺寸也是搭載數量較少的原因,不過機型越大,則意味著載彈量更高,航程更遠,作戰半徑更大,在空戰中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