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和蝗災,同時在給糧食作惡。非洲糧食危機,一觸即發

2020-04-04     帶你游遍英國

話說,


最近全國多地驚現「大米搶購潮」,



看到大家搬空貨架的樣子,讓人不由得想起上個月「洗劫」超市的外國群眾,不過這次大家都燃燒了不少卡路里——


大米搬起來還是有夠重的…


於是乎,有車的開車來囤,


有手推車的自信穩步前進,



什麼都沒有的群眾,只能精神上吃一劑菠菜亮出大力胳臂了…



而在人頭攢動的超市裡,米架非常空曠,儘管有的貼上了「一張小票僅限購一袋大米」的緊急貼士。



散裝大米也被稱空,只剩糯米一格能量滿滿。


有的群眾看著大米沒了,急中生智搶購了數桶炒菜油和麵粉。



看起來,疫情遏制後第二波搶購熱潮已經來臨,但已經不愁出不了門的大家,在為什麼囤貨呢?


野生記者採訪了一位看起來心得滿滿的路人阿姨,阿姨在聽到問題後停頓了幾秒,然後鄭重回答——


「不知道啊。

別人都買我也買。」



……


而這位阿姨可能說出了現場大部分群眾的心聲——


「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看到大家都在這樣做於是感到自己也必須這樣做。」


大概就是跟風的現實寫照…


不過各地同時出現大米搶購潮這事背後也是有現實原因的——大約從一周前開始,全世界多個糧食主要出口國開始宣布暫停或者限制糧食出口,


這其中有我們的鄰國泰國、越南、柬埔寨,也有哈薩克、埃及、塞爾維亞這些糧食出口大國。


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這個消息看起來就與我們有很大關係了。


據統計,每年我國糧食進口量超1億噸,相當於每5斤糧食里就有1斤來自進口。


我們依賴進口糧食,別國不再出口糧食,於是「糧食危機」的消息就傳到了很多的眼裡和耳中,再加上各種惡意謠言,也就有了現今正在發生的大米囤貨潮。


而多國突然叫停糧食出口的原因想必大家也猜到了——疫情之下,大家擔心糧食安全會成為新一輪危機。


這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這兩天聯合國、世衛組織和世界糧農組織聯合起來發布了聲明:


「如果全球各國不能控制疫情進一步蔓延的話,這個世界將面臨食物短缺。」



不過,聯合聲明也指出,和人們的直覺不同,食物短缺並非因為疫情會導致糧食減產——


「新冠病毒蔓延打斷了全球食物供應鏈,也給農業造成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

國際貿易減少,食物鏈供應速度大為減慢。

於是很多國家就限制了出口,造成全球市場糧食的短缺。」


加上很多民眾恐慌囤貨,糧食供應鏈就進一步斷掉了。


全球糧食的「命脈」掌握在幾大糧食出口大國手裡,然而現在,其中不少國家,都被擔憂可能成為疫情下一個「爆點」。


印度的確診超過2千例,而這個數字,可能遠遠反映不了印度疫情真實的情況。


首要原因就是印度非常低的檢測率,疫情爆發以來,這個人口大國平均每百萬的人之中僅有32人接受了檢測,排世界倒數。


美國一個疾病研究學中心主任甚至預測最壞情況下,印度13億人至少會有數百萬人感染,印度會成為全球感染數最多的國家。


而就現有的數據,印度的確診增長速度也非常駭人——3月31日,1251感染;4月3日,2467感染。


短短三四天,確診人數就翻倍了,專家預計兩周內可能會破萬。


除此之外,印度社會在疫情折射下問題層出不窮。


雖然已經進入全國封鎖的第二周,但是群聚依舊不斷,有的是和牛尿牛糞派對有關,而有的則是和令世界聞風喪膽的宗教聚集有關。


印度近日新增病例中有近360例和一場宗教集會有關,3月份有9千名教徒不聽官方勸導出席了傳道會,而如今大部分人的去處仍然不明。


這個傳道會成了印度目前最大的感染群。


而同時,印度貧民窟也首次傳來了有確診病例的消息。



那些沒有地方住,失去收入的零工正在想方設法暫時離開城市回到家鄉,甚至用腳走,官方也沒有辦法阻止…


這些都是新冠病毒在印度的巨大加速劑。


在印度的醫院,也在發生著令人無語和氣憤的一幕。


路透社指出,一些印度醫生沒有正式的防護用品,只能用一次性雨衣充當PPE(個人防護裝備),用摩托車頭盔充當口鼻過濾器…


要說的是,印度全國的醫療支出僅占GDP的1.4%,也排全球倒數…


而醫生不僅要冒著巨大的感染風險駐守醫院,有的醫護人員甚至還遭到民眾暴力相對。


印度中央邦的兩名醫護就在前兩天被拍到遭到當地民眾暴力襲擊,原因是醫護人員遵照命令前來居民區篩查病例。而他們還沒有進到居民家裡,就被用拳腳棍棒,甚至石塊給打出來了,離開了小區還被民眾追著繼續打,


最終,警察出動才把他倆救出…


而要問為什麼這些民眾如此反感醫生,那就是他們執迷不悟地相信著——只要不接受檢測,自己就絕對是「健康」的…


所以說,印度疫情大爆發,可能真的只是時間問題…


印度就像一個縮影,和印度類似地,更多第三世界國家都在遭遇新冠病毒的巨大危機。


最近多國專家都開始擔心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南美洲和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疫情局勢。


這些國家有些地區具有高度相似的疫情不利因素,衛生堪憂的生存條件,集聚的生活模式,群眾的迷信和不聽勸,醫療系統的孱弱…




而如今,印度的食品短缺已經在國內上演了——



全國交通陷入停滯後,農場的果蔬牛奶都無法及時被運送到城市,


(草莓運不走只能拿來喂牛)


食品產業里環環相扣的加工、包裝、運輸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糧食生產國,第一大大米出口國,國內的食物鏈供應混亂,很快也會反應到國際上。


疫情導致食物供應鏈中斷,各國出於自我保護目的禁止糧食出口,

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疫情發展其實和世界上很多人都息息相關…


菲律賓,作為糧食最大進口國,已經遭到威脅——



而讓這可能到來的糧食危機更加有可能的,是這幾個月肆虐東非、南亞的蝗蟲災害。


兩個月以前,東非「3600億隻蝗蟲入侵」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而現在警報依舊沒有解除,甚至,在疫情危機下,滅蝗蟲這件全球大事也受到了影響。



據報道,因為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中斷,一些滅蝗所需的化學藥劑也成了市面上斷貨的產品之一。



蝗蟲已經成群,天敵防治難以起作用,現在只能靠人工干預的辦法遏制蝗群進一步爆發。



蝗蟲3個月的生存周期也是種群數量加倍的周期,6個月之後,400倍量的蝗蟲帝國將形成。


而這些蟲子在吃掉這個世界如今顯得尤為珍貴的糧食,危及千萬人的口糧。


這些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即將因此餓死的生命,而他們本來就在岌岌可危的邊緣。



在「非洲之角」索馬利亞的北部地區,孩子們普遍營養不良,


有的孩子2歲大了才重不到5公斤,



就算在醫院住了18天,這個小男孩也沒法改變最終的命運。


醫生們說,這些孩子還是「幸運」的,因為更多的小孩,在來不及到醫院之前就在家裡過世了。



而醫院的治療也非常有限——這些孩子的瘦弱刺痛人的神經,也已經讓他們罹患了各種慢性疾病,比如肺炎。


因為他們的身體已經完全沒有抵抗力了。



醫院病床上很多沒有家屬陪同的孩子睜著大眼睛,眼睛裡卻寫滿了不解和迷茫。




一天只有一頓飯吃。



就算在富裕很多的南非,據統計也有1/3的學生面臨餓肚子的困境。


一所南非大學裡,很多學生正在午餐時間排隊,



他們要取的,正是「愛心午餐」



還有很多學生在每周接受「食品救助包」度日,



「我不能餓著肚子學習。」一位靠救助包生活的大學生表示。


而比他更慘的,是那些不得不在外免費為別人打黑工換食物,甚至通過出賣身體換取食物的學生。


每年這個大學有幾百個學生單純因為填不飽肚子而輟學了

儘管他們很快就能獲得文憑,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東非幾十年不遇的蝗蟲災,正在讓這片大地更加生靈塗炭,



在每日吃不飽飯的陰影籠罩下,這裡的人們沒有心思擔憂還未到來的病毒,儘管如果病毒一旦到來,這個脆弱的群體不堪一擊…



一場又一場對生命無聲的剝奪…


與此同時,疫情下的另一面,歐美囤貨潮後,已經有不少消息表示人們把過度囤積的易腐食物成批丟往家門外垃圾桶了——


麵包,



罐頭,



不明食物,



整齊排開,



或者亂堆亂放,




兩相對比之下,真的太過慘烈。


最後說回我國目前的大米搶購潮,我國的稻米儲量很大,官方明確表示水稻、小麥等主糧數量足夠,只是大豆供給可能面臨威脅,所以大家真的不用驚慌。


大米囤太多了吃不完會長蟲,還是希望大家理性囤貨,不然浪費了可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IU5RXEBrZ4kL1Vi4P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