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2020-03-24     和諧寬城

——寬城區團山街道首山路社區志願者趙惠麗的抗「疫」故事


在寬城區團山街道首山路社區的防疫點位上,一群50、60後的大爺大媽們帶上紅袖標、拎起消毒瓶、排查登記、講防疫……他們以志願者的身份和社區工作者並肩逆行, 用行動詮釋著甘於奉獻的志願服務精神,為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63歲的趙惠麗就是其中的一員,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申請加入到一線的防疫工作中。

防疫初期,趙惠麗和幾名黨員、志願者們負責對轄區一個老舊小區的進出車輛、人員進行測溫登記工作。她說:「我們值守的點位其實就是幾棟散樓的入口,沒有物業、沒有保安、沒有崗亭,甚至連大門都沒有,春節那幾天,早晚氣溫都在零下二十幾度,我們戴著紅袖標,輪流在那裡站崗,累了,就來回走一走,冷了,就跳跳繩緩解一下。條件很艱苦,對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每天在室外(站崗)八、九個小時,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一個人有過退縮和放棄的想法,在崗時,大家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都盡最大努力去完成每天的防疫任務。」

連續幾天的值守工作,讓趙惠麗對本小區的車輛和經常進出的居民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熟面孔」和熟悉的人名信息深深的刻在她的腦海中,她說 「戴上紅袖標的那一刻,我仿佛獲得了莫大的榮譽,和社區工作者、老黨員一起並肩作戰,讓我看到了他們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堅守崗位抗擊疫情的決心,也讓我明白了疫情排查的重要性。」一天,一戶居民大包小裹的來到樓前,經仔細詢問,趙惠麗了解到,該居民剛從大安市返回長春,這是剛剛租下的房子,正在搬家,於是她一邊做好測溫、登記工作,一邊將具體情況告知社區的網格員,做進一步的防控工作。

在對進出人員登記過程中,居民劉某的異常情況,引起了她的注意。一般居民都是先出後進回到家,而劉某兩人則是早上來、晚上走,完全不同於其他的常住居民。她提高警惕,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社區,在和網格員取得聯繫後,更加證實了趙惠麗的猜測。於是一天後,當劉某再次準備進入小區時,被正在登記的趙惠麗攔了下來,她和劉某講了非常時期人員走動、聚集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勸導劉某多居家、減少外出,待疫情過去以後再和親朋相聚。在趙惠麗的耐心勸說下,劉某對當前的防疫要求有了新的認識,並表示願意配合社區工作。

在她的耐心勸說下,一些居民從每天隨意進出改為有計劃的出行、從不戴口罩不願登記,到主動「亮證」積極配合……還有居民被她的真誠服務所打動,提出要向她一樣,也要做一名這樣無私奉獻的志願者。趙惠麗說:「既然我選擇了做一名志願者,那我就要發揮作用,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我的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醫生、護士、警察、社區工作者……各行各業的人都沖向一線和疫情做鬥爭,像我們這樣退休的老年人,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也要發揮餘熱,為守護家園做些什麼。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更能加快我們勝利的腳步。」正是懷著這樣的初心,讓趙惠麗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毅然決然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平日裡,趙惠麗喜歡唱唱歌、跳跳舞,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在家人和朋友眼中,她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是個熱愛生活的人。自春節以來,作為志願者的她一直堅守在社區的防疫點位,一天都沒有休息過。丈夫為了支持她工作,主動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每天一日三餐按時準備,還要照顧85歲的母親,趙惠麗說:「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他們是我堅強的後盾,是他們給我力量,無條件的支持我,讓我做一個樂於奉獻、充滿正能量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0hDHEBrZ4kL1ViLa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