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與健康管理的「新密碼」

2019-09-20     糖尿病同伴

跨入秋季,不必為失去浪漫而悲傷,應該為成熟收穫而自豪。就如我們的高糖班,雖然每個月18號的天氣不同,但我們的糖尿病友們都會如約而至,因為每次都可以收穫新鮮的知識,滿載而歸。

我們今天的內容照樣是最新的知識點,但是在開始以前我要先做一些鋪墊,為的是讓糖尿病友們更好接受。下面開始上課:

HbA1c(糖化血紅蛋白)在臨床上已作為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指標,是反應近2-3個月血糖的平均值。這話是有理論依據的,是《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提出的。

隨著HbA1c升高,併發症風險顯著增加,有研究證實,HbA1c每降低1%,相關終點就會有所變化,比如:糖尿病相關死亡可降低21%,心肌梗死可降低14%,微血管併發症可降低37%,下肢截肢或致命的外周血管疾病會下降43%。

因此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很多患者都會不定時的監測自己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睡前血糖,以及定期複查糖化血紅蛋白,但是也有很多患者,雖然每天都在查血糖,但是對2型糖尿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卻不清楚。下圖為《中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

縱使HbA1c水平的降低與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減少密切相關,但是HbA1c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例如:

(1)HbA1c僅反映既往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無法反映日內和夜間血糖波動的情況 ;

(2)不能反映患者每日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況;

(3)不能及時反映血糖水平的快速變化;

(4)無法準確反映貧血及妊娠期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5)當患者的HbA1c水平升高時,無法提供恰當的調整方案的具體建議。所以在臨床中需要更多的血糖控制指標與HbA1c互為補充,從而更加全面地衡量患者的血糖狀態。就比如,雖然HbA1c控制良好,但血糖波動也照樣增加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發生風險。所以我們要理性認識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標,了解除HbA1c之外的另一個影響因素「血糖波動」。

TIR:是指葡萄糖水平在目標範圍內的時間 ,它是評估血糖波動「時間」維度的關鍵指標。

2019 ATTD國際TIR共識指出:不同類別糖尿病人群的TIR控制目標,如下圖:

在以後管理血糖的過程中,希望糖尿病友們可以這樣來觀察我們的血糖,有中國指南/共識對TIR的具體操作指導,我們管理血糖,從這三步來做:

第一步:看達標時長;

第二步:看血糖波動;

第三步:看低血糖風險。

這樣可以系統和具體化的將血糖控制更好。

因此在未來血糖管理,超越HbA1c需關注多種控制指標的全面達標,如:空腹血糖、餐後血糖、血糖波動、TIR等指標,並且一定要做好記錄哦。就如下表:

課程分享完畢了,大家開心的合上了自己的筆記本,我說,大家都說糖尿病專科醫院很好,那大家知道我們的特色醫療是什麼嗎?糖尿病友們一臉茫然啊,我突然有一些失落,看來我對患者還是不夠細心,盡然沒有把自己的亮點都拿出來,讓糖友更細化的管理自己的糖尿病,所以我必須鄭重的說一下我們的特色也是很細化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圖,根據自己,或親朋好友的需求來諮詢。

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糖尿病及併發症的防治需要綜合考慮點面結合,幫助大家樹立科學的戰勝糖尿病的方法。

本文作者 太原糖尿病專科醫院 馮燕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9moTG0BJleJMoPMyS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