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雲村的原紅光材料廠,經歷了從化工廠到軍工廠到民用機械廠的身份變化。如今,舊址上的老靶場、彈藥庫和老石頭房別有一番韻味,已被黃山市作為工業建築遺存進行保護開發。
黃山市,古稱徽州,地處皖南山區的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境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黃山市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屯溪區,位於安徽省南部,扼橫江、率水與新安江匯合處,地處「兩江交匯」,皖、浙、贛三省結合部。屯溪是新安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享譽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劇、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新安畫派等,屯溪老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上世紀60年代,在三線建設的熱潮下,上海很多軍工企業搬到安徽各區縣的深山老林里。當年,屯溪最出名的是雲村紅光材料廠和屯光紅旗機械廠。
紅光廠所在雲村,四面環山,山丘起伏,周邊是山林、茶園,風光秀美。當時的紅光廠是保密廠,警衛森嚴,外人根本無法靠近廠區。
紅光廠始建於1965年,有職工家屬數千人。該廠先生產化學試劑等,後來轉產生產供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等武器使用的子彈。其軍轉民後,生產民用產品。
該廠除了建有廠房、辦公樓、禮堂、職工宿舍、職工俱樂部、食堂、學校、衛生室、澡堂、籃球場等功能齊全的配套設施外,還建有彈藥庫、檢驗子彈性能的靶場和打靶房等。很多建築是用石頭建成的,別有一番韻味。
1988年,上海在安徽的三線廠全部移交給地方,職工撤回上海。紅光廠變成了屯溪紅光廠,成為當時的屯溪製藥廠的一個分廠。
此後,屯溪製藥廠更名為黃山製藥總廠,1997年改制,2008年被杭州一家公司全資收購。2006年,底位於雲村的這座分廠搬入九龍工業園。
企業搬走後,紅光廠人去房空,變得寂寞荒涼,部分建築成廢墟。石頭蓋成的廠房、車間等建築依然矗立,這些稜角分明、敦厚獨特的石頭建築已成為寶貴的地方特色文化遺存。
那時的上海職工,在廠區種植了數十棵水杉等,現在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成為紅光廠的歷史見證。很多上海老職工來此尋根時,總要在石頭房和水杉樹下合影留念。
2017年12月12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名單,黃山市名列其中。
2018年4月28日,黃山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黃山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方案》。此後,黃山市選取了14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示範案例進行重點打造,作為工業建築遺存紅光廠名列榜單。(照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