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有效合同,企業又的確無辜!」在今年山東省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中,由東港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某銀行支行與日照某食品公司保證合同糾紛案」成功入選,該判決幫助食品公司依法免除了2750萬元的擔保責任,從而有效增強了民營企業對司法的認同感、獲得感。這也是日照政法部門致力營造法治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
營商環境之於民營企業的重要性,猶如空氣、陽光和水之於生命。近年來,全市政法機關先後組織開展了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礦山集中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系列行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保駕護航作用。今年,日照市委政法委又專門下發《關於全市政法機關營創法治營商環境的工作方案》,把解決法治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內容,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台營創法治營商環境49條措施,市人民檢察院制定下發分工方案和推進「五城同創」10條意見,市公安局出台優化營商環境20條措施,市司法局制定法治營商17條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舉措與決心,贏得了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營商環境更加惠企便民
建立健全「企業服務員」制度,提供組團式、靠前式服務
在審批做「減法」的同時,日照還讓法治服務做「加法」,護航企業健康發展。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日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分別增長7.3%和8.8%,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
振奮人心的數字背後,恰是日照優良營商環境的真實反映。近年來,日照堅持落實市級領導和政法單位負責人聯繫民營企業制度,各級政法部門多次到聯繫服務企業開展調研,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與此同時,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落實「一項目一專班」,建立健全了「企業服務員」制度,提供組團式、靠前式服務———
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一次辦好」「零跑腿」為目標,全面推開網上立案工作,實現一審民事、行政、刑事自訴立案手續網上自助辦理;市人民檢察院在市工商聯設立檢察工作站,成立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專班;市公安局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和「受審合一」機制,按照「一看就明白標準」,制定完善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將新開辦企業印章刻制時間壓縮至2小時內,推出「辦證進企業」舉措,今年以來辦理人才落戶65人,為5名「千人計劃」人才及其家屬發放了綠卡,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居住證14481個;市司法局開展「法律幫百企集中月」活動,今年組織律師為民營企業發放法律服務聯繫卡12975份,為民營企業調處經營、經濟合同等方面的問題與糾紛297個,為1000多家民營企業擔任法律顧問,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8000餘萬元。
營造法治營商環境,各區縣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東港區創新開展「法律服務進樓宇」,在樓宇企業密集區設立法律服務處,助力樓宇經濟健康發展;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把政法單位的業務統一整合進駐區政務中心集中辦公,設立8個前台窗口,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服務效率確實提高了,政法部門上門為企業處理問題,集團新上的一個投資3億元的新能源項目,提前3個月就投產啦!」金馬集團負責人感慨地說道。
法治環境更加公平公正
推動形成共同優化法治環境的良好格局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極其重視營商環境的法治化,不斷出台舉措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推動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循著這一思路,圍繞市委、市政府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重大部署,日照充分發揮司法保護智慧財產權主導作用———
市中級人民法院與青、煙、威等6市法院建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協作機制,營造保護創新的濃厚氛圍。對涉案民營企業堅持寬嚴相濟、區別處理,審慎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執行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民營企業發展,全市法院系統2篇案例入選全省法院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市人民檢察院加大對侵犯企業家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刑事犯罪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投資經營者人身和資產安全。開展營造法治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發展專項行動,通過明察暗訪、案卷評查、企業評價等方式,加強對重點領域、行業的行政執法監督,促進行政執法規範、透明。
司法要為民,才能走進群眾心裡。通過一系列革故之舉、鼎新之措機制的建立完善,在日照形成了共同優化法治環境的良好格局,有效助推了民營企業法治環境的改善。
社會環境更加護企安商
組織開展系列專項行動,探索建立「五個統一」一體化辦案機制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今年以來,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在多個場合強調了營造法治營商環境的重要意義。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不斷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安商」「便商」「利商」「促商」「惠商」「樂商」。
近年來,日照深入開展了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部署開展「海霸」「港霸」「鋼霸」「建霸」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掃除影響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共打掉涉黑組織5個、涉惡犯罪集團29個、涉惡團伙36個。東港區成立了由11個部門組成的金陽農貿市場整治指揮部,在張守玉、張守剛等19個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審理期間,對市場秩序進行專門整治。針對當前影響法治營商環境的突出違法犯罪行為和執法司法問題,在全市組織開展「三打」「三治」「三清」專項行動,共受理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案件25人,受理並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2件3人;涉企經濟犯罪立案1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挽回經濟損失1223萬元。
此外,日照還探索建立了「五個統一」一體化辦案機制,摸排虛假訴訟問題案件線索26件、立案17件。開展涉企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專項清理。截至目前,省交辦我市5至10年涉法涉訴信訪積案16件,已化解9件,化解率56%;5年以下涉法涉訴信訪積案46件,已化解38件,化解率82.6%,提前完成省交辦任務。
為了更大力度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推動誠信體系建設,日照還定期向社會公布失信人員名單,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制度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嚴重失信懲戒對象企業名單占比逐步下降,通過組建「律師宣講團」等方式,共深入企業開展法治宣傳1380餘次。
「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建設離不開堅強的政法保障。」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政法系統要深刻認識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對日照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審判、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職能作用,為良好營商環境保駕護航,為建設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海濱城市貢獻堅實的法治力量。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布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周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
融媒體周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周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周刊供稿,周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布。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布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13683180392
聯繫人:康女士,耿女士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本文選自大眾日報。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