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隱藏了多少位大唐詩人?

2019-07-12     電影桃花源



最近大熱的劇《長安十二時辰》剛一播出,就以其精良的製作水準及扣人心懸的故事情節廣受好評


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載(劇中為「天保」)的上元節,各方勢力暗中窺伺的長安城內,危機四伏,靖安司司丞李必聯合「不良帥」張小敬抓狼衛保長安。在這條主線外,最為重要的分支還有太子與右相的權力鬥爭。

男主李必,出場時可謂自帶光環,其原型是歷史上的李泌,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自幼聰敏過人,7歲時就被唐玄宗賞識。《三字經》中有句:「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其中「泌」就是指唐朝的李泌。

李必在自我介紹中提到:「七歲與張九齡稱友」,就是寫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的唐代詩人張九齡。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這首詩詞叫做《長歌行》,是李泌本人在十七歲所作。年紀輕輕就懂得「生生世世追求志向精神才是深遠的謀劃啊」。


李必的老師、靖安司創始人何執正也不是一般人,其原型是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豁達不羈的個性被世人稱為「詩狂」。

何監出場一再念叨著「昭昭有唐,天俾萬國」。這句出自賀知章的《太和·昭昭有唐》。

他在劇中也吟誦了自己的經典詩作《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張小敬在城內捉狼衛時,亂入一名騎馬的書生,名為程參,原型岑參,邊塞派詩人代表,與詩人高適並稱「高岑」。來長安求職的他,一出場就念出了自己的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有網友指出,此處有細微的史實錯誤,這首詩是岑參十年後出塞時所作,在當時的情境下不可能出現。(但本劇人物姓名均作了修改,不必太苛求)




特別要提到,《長安十二時辰》劇里的配樂歌詞幾乎被李白承包了!未見其人,只聞其「聲」,真「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啊!

片尾曲是《清平樂·禁庭春晝》,「……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許鶴子站在高台上唱了一曲《短歌行》:「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另外3首插曲分別是《憶秦娥·蕭聲咽》《長相思》《俠客行》,每一首都貼合劇情,非常出色。








泱泱大唐,巍巍盛世

中華悠久歷史中最輝煌的篇章

經濟繁榮、文化交流達到鼎盛

中國古典詩歌處於極盛時期

一部在清朝初年編修的《全唐詩》

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詩的四個分期和發展階段

唐詩,是不可逾越的巔峰



初唐四傑


《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初唐四傑」。

他們以「山河關塞」等的大格局拓展了「風花雪月」的小詩體,不僅題材擴大了,風格也較清新剛健,對於開創唐詩新氣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滕王閣序》、《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鬥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


《紫騮馬》

【唐】盧照鄰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干。

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從初唐向盛唐過渡


「吳中四士」,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齊名,又都是江浙一帶人(古時這一帶叫吳中),因此稱為「吳中四士」。他們性格狂放,詩作多具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唐詩從初唐到盛唐過渡的特色。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他的詩以絕句見長,且內容多寫景、抒懷,以源於生活最本質的人性為主。他是李白的伯樂之一,李白"謫仙人"稱呼就來自賀知章。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張若虛的代表作,也是他「孤篇竟為大家」之作。他的一生流傳下的詩作也只有兩首,另一首是《代答閨夢還》。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以草書著稱的詩人,有「草聖」的美譽。張旭的詩以七絕見長,現存詩作僅十首,代表作有《春草》、《桃花溪》、《春遊值雨》等。這首《桃花溪》是張旭借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創作的寫景詩。


《送國子張主簿》

【唐】包融

湖岸纜初解,鶯啼別離處。

遙見舟中人,時時一回顧。

坐悲芳歲晚,花落青軒樹。

春夢隨我心,悠揚逐君去。

包融,與於休烈、賀朝、萬齊融為"文詞之友"。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包融之詩,今存八首。


盛唐三大詩人


盛唐時期,詩的發展極為鼎盛,誕生了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眾多優秀詩人,也出現了「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流派。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以「七絕」和「古體詩」稱雄。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共有約1500首詩歌存世,大多集於《杜工部集》。杜甫一生經歷了盛唐、中唐兩個時期,看著唐朝由盛轉衰,心憂天下,只能在詩里抒發感情。


《山居秋暝》

【唐】王 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長於五言,存詩400餘首,題材豐富,邊塞詩、山水詩成就極高。



【盛唐時期其他詩人代表作】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澹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別董大二首》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中唐時期


中唐時期詩人,各有成就。白居易與元稹合稱「元白」,作詩追求老嫗能解;韓愈與柳宗元並稱「韓柳」;韓愈和孟郊並稱「韓孟」,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還有自成一派的「詩鬼」李賀……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唐朝詩人、文學家。字微之,別字威明。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 其一》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字退之。唐朝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一生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理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字東野。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字長吉,是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李賀善於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想像力非常豐富,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


晚唐時期


晚唐時,政局不穩,江河日下,直到杜牧與李商隱的出現,詩歌創作開始有了新面貌,被世人稱之為「小李杜」;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他的七言律《錦瑟》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解釋的作品之一。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在晚唐成就頗高。


《望江南·梳洗罷》

【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




以上提到的幾十位詩人,相比《全唐詩》里2200餘位詩人,可以說是冰山一角,他們留下的詩作也沒有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磨滅,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長安十二時辰》劇中的書生程參說:「沒有我們詩文的記錄,多少英雄義士只能活這一世,只能影響身邊的人,有了我們詩文的記錄,他們就可以在人們心中活千秋萬世,可以讓後世人知道,我們是怎麼活的」!




古往今來,很多時代的流行產物漸漸被人遺忘,但文字承載的寓意讓優秀文化的延續是如此順其自然

這些不朽的詩篇佳作由極度精鍊的文字寫成,載著當年的大唐記憶,流傳至今,在我們後人的心中活了千秋萬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P0CWwBmyVoG_1ZWUi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