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家庭有多少存款,一般都不會向外公之於眾,在避免財富外露的同時,又能免於被繁瑣且較為尷尬的借錢事件所困擾,而存款的作用,在關鍵時刻總能起到意想不到影響。所以,在家庭無重大變故,且有穩定收入的前提,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著存款儲蓄。
再加上目前高收入群體日益漸多,如在一線城市經濟群中,年薪達到10萬以上的人群,不再少數。那麼,在考慮負債面的前提下,存款達到十萬的家庭,在窮富之間屬於什麼水平?
以年初的居民存款為參考物
截止今年年初,國內的居民存款為76萬億左右,將該組數據作為參考方向,即:76萬億÷14億(人口)≈5.4萬左右。已知人均存款為5.4萬,一個家庭以一家三口計算,小孩暫無存款屬性。所以,一個家庭的人均存款在10.8萬左右,依照開頭所講的10萬存款,每個家庭似乎都在這條平均線上。
但上述舉例的數據,是建立在無負債的前提下。出於多數家庭對買房的熱衷,參考近八成家庭處於負債階段考慮,數據君找到這樣一組負債數據。
據悉,目前國內的金融貸款數大約為49萬億,也就是說,在銀行等主流放貸體系中,有著近49萬億的負債面。以14億人口平攤下來,每個人頭上背著3.5萬的債務未還。還是按上述的一家三口為例,去除小孩這個選項,雖然整體有著10.8萬的存款,但將平均的3.5萬元債務考慮進去,一個家庭只有凈存款3.8萬元。(僅為參考數據)
所以,在將居民存款與金融貸款平均之後,一個家庭還能有著10萬元存款,且無負債的前提下,應該能在家庭層面算是中上水平。
當然了,以上的存款數據和銀行放貸數據,並不能真實的體現出居民的存款面以及負債面。76萬億的居民存款,只能單方面作為銀行存款數據,而時下種類繁多的理財產品,也是多數家庭的錢源去向。如生活常用的餘額寶中,就有著幾萬億人民幣的基金池。
再者,在負債方面,以滙豐銀行給出的一組數據作為參考。數據顯示,在90後這個群體中,人均負債面已超過12萬。依照負債數據,一個90後家庭在負債層面就已經達到了24萬元。一個負債7萬,一個負債24萬,雖然數據不同,但也能夠說明國內的家庭負債面很大。
被平均
在考慮存款數額與負債之後,平均一詞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少部分人掌握大量的財富資源,多數人手上的財富卻少的可憐,如將一個100億與一個1萬放在一起,兩方平均下來就是50億零五千。所以,切合實際考慮到平均問題之後,在實際層面上許多家庭的存款並不高,況且背負房貸、車貸的家庭早已屢見不鮮。如一個家庭存款十萬,且不負債,只能說該家庭已經屬於一個不錯的水平了。
當然,能達到該水平的家庭,是窮是富還得以區域性質來區分。如在一線城市經濟群中,能達到該水平的家庭較多,就算尚未負債也與富裕沾不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