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這樣一步步衰老的,8個症狀早就提醒過你

2019-08-25     阿旺說牙

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老的?也許是眼角出現第一條細紋,也許是起夜多跑了兩次廁所,也許是搬不起重物……衰老雖然悄然而至,但也能留下蛛絲馬跡。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總結不經意出現的衰老信號,並教你撥慢歲月的時鐘。




1

視力模糊、眼睛長期乾澀

一般來說,人到40歲後,眼組織就會衰老,玻璃體混濁、白內障、黃斑變性等問題會導致視力變得越來越模糊。

如今,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現代人眼部衰老加速,很多人三十多歲就出現乾眼綜合徵等不適。

如發現自己長期出現視力模糊、淚水減少、眼乾,甚至花眼等症狀,都可能是衰老的徵兆,應及時就醫,切忌亂用眼藥水。

  • 為延緩眼睛衰老,各年齡人群都應注意科學用眼,常做眼保健操
  • 用眼1小時後,主動眺望遠方5~10分鐘
  • 飲食上注意補充有益延緩眼睛衰老的食物,比如富含玉米黃素和葉黃素的玉米、豌豆苗等。


2

耳鳴、耳背

聽力從50歲起開始減弱,60歲後會出現耳鳴、耳背等明顯的聽力問題。但隨著耳機的頻繁使用、卡拉OK等高噪音場所的普及,聽力衰老年輕化越來越明顯。

英國研究甚至發現,長期用耳機,可導致耳聾提前30年到來。一旦發現自己的聽力不如以前,就要當心聽力衰退了。




  • 中老年人如果耳背問題嚴重,應及時到正規機構佩戴助聽器,還要定期檢查和矯正助聽器。
  • 年輕人應控制耳機音量不要超過60分貝,且每天使用不要超過3小時,不要過度用耳。


3

指尖感覺遲鈍

過了60歲後,機體敏感性會變得越來越差,感受冷暖、觸摸等外界刺激的能力日漸遲鈍,尤其是手指、腳趾尖等處於末梢循環的部位。

某些疾病還會加重這一問題,比如糖尿病、腦中風等,臨床中曾有糖尿病患者腳踩圖釘卻沒發覺的病例。

  • 建議中老年在醫生指導下,科學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病
  • 每天關注天氣預報,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
  • 注意手部和足部護理,選擇合適的鞋子,泡腳前要測試水溫,以手背皮膚能接受為宜,避免燙傷。
  • 對年輕人來說,延緩觸覺遲鈍發生的關鍵在於預防肥胖及其帶來的慢性病,應減少高鹽、高糖、高熱量飲食,並增加運動


4

一運動就喘

「日常活動沒事,可一運動就上氣不接下氣」,有人覺得這是長期不鍛鍊的結果,但這也有可能是衰老的信號。

一般情況下,50歲後心肺功能開始衰退,隨著心臟病、哮喘、老慢支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年輕化,這些問題更早地出現在中青年人群中。


  • 老年人應理性看待心肺功能的衰老,做到「服老」,運動時切勿和年輕時比較,應適量進行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等舒緩的有氧運動;以鍛鍊後身體微微出汗、渾身舒暢為宜。
  • 對年輕人來說,堅持運動是延緩心肺功能過早衰老的良招。


5

經常便秘

研究發現,胃腸等消化器官一般從50歲開始衰老,和30歲相比,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25%。胃腸蠕動能力的下降,讓中老年人更易受到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困擾。

當代社會,年輕人便秘問題也愈發普遍,這是腸道提前衰老的表現,這與膳食過於精細,蔬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攝入不夠有很大關係。

  • 中老年朋友應注意控制食量,不要吃太多;
  • 如出現大便出血或有黏液的情況,最好排查腸癌。
  • 預防便秘應做到:多喝水,滋潤腸道;適量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比如蘋果、白菜、芹菜等;適量運動,增加胃腸活力。


6

憋不住尿

總愛起夜,憋不住尿,有的女性甚至一咳嗽或活動就出現漏尿等尿失禁現象。出現這些症狀時千萬別大意,這可能是泌尿功能衰老的表現,尤其是50歲過後的中老年人。

男性出現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前列腺肥大和增生引起的;女性泌尿問題多由膀胱括約肌鬆弛、老化造成。


  • 建議中老年人不憋尿,以防加劇泌尿功能下降;
  • 男性要避免久坐,以防前列腺長時間充血,加速前列腺肥大;
  • 女性要勤換內褲,注意下體清潔,以防泌尿感染;
  • 睡前一小時內減少流質食物攝入,保證睡眠質量;
  • 養成溫水坐浴的習慣,輔助保養泌尿功能。


7

開始記不住事

研究發現從20歲起,大腦神經細胞就會開始減少;到了40歲後,還會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60歲後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明顯下降。總記不住事很可能是大腦開始老化。

  • 對老年人來說,健身先健腦,做到退而不休,鑽研興趣愛好,多讀書看報;
  • 多進行人際交流,參加老年團體活動;
  • 把一些重要安排記在日曆或本子上,有助於釋放大腦記憶壓力。
  • 對中青年人來說,勤於動腦、保持開朗的心態,可延緩大腦衰老。


8

搬重物關節疼

英國研究發現,關節在35歲時就會出現退行性改變,但一般情況下感覺不明顯。隨著年齡的增大,女性50歲後、男性60歲後,骨質疏鬆的產生會加速關節和骨骼的衰老。

當出現一搬重物膝蓋就疼,甚至脊柱向前彎時,可能是骨骼衰老的標誌。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平時不注意補鈣、不鍛鍊導致骨質疏鬆提前到來。


  • 建議注意補鈣,每天喝杯牛奶或酸奶,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
  • 勤於鍛鍊,減緩四肢衰老;
  • 每天曬15~20分鐘太陽,以便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 從年輕時就要避免不良姿勢對頸椎、肩周、腰椎的影響;
  • 杜絕肥胖,以免關節負擔過重而過早老化。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但每個零件走向衰老的過程卻有先後。專家通過研究總結了人體衰老時間表,快來看看你正處於什麼階段,要如何應對吧!

20歲:肺部

肺功能的減弱是從20歲開始的,當人進入40歲後,有時走路都會變得氣喘吁吁,部分原因是控制呼吸的肌肉和肋骨變得僵硬,使肺的運轉困難,肺的殘氣量亦增加。



應對方法

吸煙是導致肺部衰老的第一大殺手,抽煙的人最好戒煙;其次是多運動鍛鍊,特別是肺活量方面的鍛鍊,如跑步等;第三是多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氧氣充足的樹林中走一走,洗洗肺。此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比如梨可以潤肺,葡萄、蘋果也都有利於肺部保護。

25歲:皮膚

25歲時,身體合成膠原蛋白的速度放緩,皮膚的衰老開始了。當死皮細胞不脫落,生成的新皮細胞又不多時,皺紋就出現了。




應對方法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研究人員發現多吃胡蘿蔔會讓人顯得更年輕,皺紋也會減少。

因此,多吃綠葉蔬菜和黃色、橘色的水果等含有類胡蘿蔔素的食物,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可延緩皮膚的衰老。

30歲:耳部





人到30歲,鼓膜和中耳的3塊聽小骨彈性下降,聽力開始走下坡路。到40-50歲時,高頻聽覺就已明顯減退。

應對方法

1、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一小時左右要休息一會,讓耳朵透透氣。

2、多吃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35歲:骨骼





人的骨細胞一直在不斷損耗與補給中,而到35歲,損耗速度開始加快,最終損耗大於補給。女性步入更年期後,骨骼更日趨「脆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應對方法


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骨頭湯、雜糧、綠葉蔬菜等。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堅持體育鍛鍊,50歲以後儘量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

40歲:心臟




心臟會在40歲左右開始衰老,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降低,血管壁彈性下降,動脈變硬,容易導致脂肪在冠狀動脈堆積。

應對方法


多做運動。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中所述,運動能夠誘導生理性的心臟生長,增強心臟的修復功能,對於保護心臟免收病理性重塑具有一定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t0z02wBJleJMoPMv3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