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吐槽龍騰路改造工程中的這些問題,業主單位回應了

2019-12-20     閩西日報

龍騰路改造項目是今年我市推動的一項惠民生的工程,實施道路「白改黑」的同時,同步提升了道路綠化景觀、增設了自行車道,實施了雨污分流。因該項目在現有的城市主幹道上施工,無法全封閉施工,為確保交通暢通又兼顧施工需求,只能採取邊通車邊施工。但因該工程施工路段長,車流量大,以及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的一些噪音、揚塵等現象,也引來了周邊居民的一些不滿。近來,有市民就龍騰路改造工程中的噪音、揚塵、施工中擺設的路障影響車輛通行、建材堆放影響行人出行等問題在e龍岩上進行反映


18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市城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該項目的負責人沈工。


施工需要影響市民

多措並舉實施整改


沈工告訴記者,對於市民反映的問題,市城投公司十分重視,多次召集施工、監理單位進行研究、整改,同時也進一步增加施工力量,加快施工進度,力爭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儘快完成工程的施工。


「因為這次的道路改造,要在原有路面上,增加12厘米瀝青面層以增加行車舒適性,這就需要對原混凝土路面先進行銑刨(即對路面進行打磨),這項工序會造成較大的揚塵,為儘量控制揚塵,我司要求施工單位採用綠網覆蓋、使用霧炮機噴水等手段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揚塵,並在施工完成後及時調用洒水車及保潔人員進一步減少揚塵。而今項目3個標段銑刨工作均已基本完成,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開挖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對部分仍需開挖而會造成揚塵的地段我司會繼續採取相關手段,儘可能減少施工揚塵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就工程施工中的揚塵問題,沈工這樣向記者解釋。


調用洒水車在施工路面洒水減少揚塵


鋪設綠網以減少揚塵


至於市民反映的施工中擺設路障及路中央行人安全島影響車輛左轉路徑,造成在紅綠燈控處車輛易擁堵的情況,沈工告訴記者:「還是由於路面增高的原因,龍騰路上原來鋪設的井蓋也需要加固提高,井蓋安裝過程需要一定的養護期,為確保邊通車邊施工的工程質量同時減少交通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在井蓋周邊設置了水馬、錐筒等非標準警示裝置。而道路中央設置行人安全島主要是出於對行人通過馬路時的安全考慮,龍騰路路面較寬,一個人行綠燈的時長無法保證所有行人都能通過,路中行人安全島讓未能一次通行的行人可以在此等待二次通行。相信在路面鋪設完成並施畫交通標線後,這種情況能得到一定改善,同時也建議交警部門適當延長左轉綠燈的時間,便於車輛通行。」


此外,就改造工程中,環衛部門將生活垃圾收集桶撤走,造成道路兩側店鋪的生活垃圾無處堆放,隨地傾倒至道路邊,以及對原有店面門口透水磚進行挖除、堆放部分建築材料,造成附近居民及商鋪人員出行不便等問題,沈工表示,市城投公司已全面清理了道路兩側的生活垃圾,並安排人員每天定期清理,道路改造完成後,將重新安置生活垃圾收集桶。「我司也會要求施工單位將建築材料堆放整齊,儘量減少對周邊居民出行的影響,也希望居民能理解因施工需要造成的不便。」至於電力下地的問題,目前該工程基本完成電力工井及管道施工,剩餘電力下地及電桿遷移工程後續將由電力部門予以實施。

整改前

整改後

生活垃圾亂丟現象整改


店鋪前墊層施工


27日前完成瀝青面層鋪設

實現通車試行


那麼,龍騰路改造何時能夠完成呢?


沈工介紹道:「龍騰路改造升級工程是今年9月初開始進場施工的,工程分3個標段同時施工,計劃於春節前完工通車。目前,第一、第二標段已完成左右幅底層瀝青,同時各專業井蓋正在調整,第三標段左幅路面已完成瀝青面層施工,右幅路面由於臨時增設污水回水管,目前正在建設中,我司現已督促施工單位在不影響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加快施工進度,力爭在27日前完成除第三標段右幅以外路面的瀝青面層鋪設工作,鋪設工作完成後,路面即可施畫交通標線,實現通車試行。路面上放置的水馬、錐筒等警示裝置也可撤出,屆時,路面的車流順暢程度定能得到大幅改善。」


龍騰路提升改造第二標段底層瀝青路面鋪設情況


龍騰路提升改造第三標段左幅瀝青路面鋪設完成,施工人員正在施畫交通標線


據介紹,在12月27日完成絕大部分瀝青面層的鋪設工作後,施工單位將集中力量完成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店鋪前墊層的施工,並在第三標段右幅路面污水回水管施工完成後,迅速完成該路段的瀝青面層鋪設,力爭按計劃在春節前完成整個改造工程並實現通車


沈工表示,龍騰路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完工通車後不僅能有效提升火車站周邊片區及新老城區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還能降低行車噪音,提升周邊住戶的居住環境。「工程完成後,將對龍騰路的交通起到很大的改善,對於施工過程中出現一些擾民現象,我司會督促施工單位整改,但也希望周邊的居民能夠給予理解。」


THE END

來源:閩西日報記者 張梓睿 通訊員 鄭咖

圖片由市城投公司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sbEJW8BMH2_cNUgQY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