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18箱滿載著龍岩家鄉人民關愛的生活物資,通過快遞驗收後,第一時間寄往武漢。
這是龍岩市衛健委專門委託龍岩市第一醫院採購的龍岩援鄂抗疫醫療隊急需的生活物資。
上午10:30,記者來到龍岩市第一醫院醫務處時,18個裝的滿滿當當的箱子正等待發貨。箱子上分別寫了龍岩援鄂抗疫醫療隊員的名字。
一大包枸杞和黃芪是為了提高醫療隊員免疫力的。
創口貼是防止隊員們長期戴N95口罩鼻子破皮用的。
保暖內衣是武漢天氣冷,很多醫護人員緊急出征沒戴夠。
還有PE手套、工作服、毛巾、成人紙尿褲、泡麵……30多種生活用品和醫護工作用品,18名醫療隊員每人一份。基本可以緩解駐紮在金銀潭醫院和方倉醫院的龍岩醫療隊的生活需求。
「身在後方的我們很難為前線醫護人員做更多,只希望他們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也能保護好自己。」負責採購的龍岩市第一醫院總務處王晁暉告訴記者,龍岩援鄂醫療隊在武漢的工作任務重、時間緊,加上隔離要求,隊員們根本無法出門購買基本的生活用品。
2月2日,一篇《援鄂一線:全新挑戰!今早,福建援鄂醫療隊抵武漢金銀潭醫院,將接管兩個病區》的報道反饋了福建援鄂醫療隊物資緊缺的問題。我們的醫療隊員曾建華反饋,「因為缺乏靴套,只能用一次性的黃色垃圾袋當靴套。」
「我們的醫療隊員在武漢前線戰「疫」,我們在後方,一定要無條件保證前線醫護人員的物資需求,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3日,龍岩市衛健委發出通知,號召各援鄂醫療單位,盡力保障龍岩醫療隊物資需求。同時,龍岩市衛健委委託龍岩市第一醫院採購隊員急需的生活物資,快遞寄到在武漢的龍岩醫療隊員手中。按照正常的快遞速度估算,兩天後,醫療隊員們就能拿到這批物資。
「最後一瓢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塊布拿去縫軍裝,最後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後一床被蓋在擔架上。」這首解放區曾流傳的歌謠反映了解放戰爭獲勝的主要原因。
而今,龍岩18名勇士在武漢抗疫第一線戰鬥,即使條件艱苦,依舊毫無怨言。我們是勇士的家鄉人民,是大後方,更是前線最堅強的後盾。
前線後方,齊心協力,
一定會攻堅克難,
打贏這場戰役!
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共同期待龍岩援鄂醫療隊勝利凱旋 !
龍岩全媒體新聞中心、閩西日報新媒體中心出品
全媒體記者:劉玉榮 見習記者 曾萍
通訊員:郭麗華
編輯:黃清花
檢查:羅愛萍
審核:蔡添高
監製:林琳
版權歸閩西日報社所有,轉載時請註明「來源:閩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