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重慶作為一座對遊客最友好的城市,處處為遊客著想。封橋、封路,天天發簡訊要求本地市民不要去熱門打卡地和遊客「搶位子」。這些友好的舉措,使得重慶收穫全國最寵遊客城市的稱號,更是上了人民日報的熱搜。
而今,數據又出來了,國慶期間,重慶共接待遊客3859.61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87.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32.8%。也就是說,遊客遊覽人次比整個重慶還多7、800萬人左右,在全國城市排名中遙遙領先。
熱度高自然是好事情,但許多重慶的朋友看著節日期間擁擠的人群,封橋封路,人滿為患,既擔心遊客們的安全,還怕遊客的體驗度不佳。在網絡上紛紛獻計獻策,認為重慶這座城市,其城區的特點可謂獨一無二,極具魅力,既然有這麼好的資源和先天條件,為何不再多做一些工作,把一些細節做得更好,規劃得更好,讓遊客朋友們來得更加舒心,玩得更加開心、吃得更加放心呢?
在重慶頗具人氣的重慶論壇上,就有不少熱心的市民提出了不少建議,許多觀點不僅新穎,而且還非常有道理,真是智慧無窮啊。
有網友說,重慶未來的旅遊業還會越來越發達,但需要全面打通解放碑至朝天門區域,深入挖掘旅遊資源,渝中區逐步形成全域旅遊大區,應該進一步提升城市細節,加快兩江四岸整治工程;修建城市風景眼,超大摩天輪等等;而重慶作為一座工業發達的城市,應該深挖工業文明、抗戰文化,紅岩文化,三峽文化,這些都相當有特點和看點,但目前都還沒有成體系,缺乏高水平的規劃。
還有網友的觀點非常的形象,他認為整個渝中半島就如同一個大盆景。這個盆景中間高,兩邊低,盆景沿長江一側是:朝天門、東水門、湖廣會館、儲奇門城牆、望龍門纜車(復建)、白象街、十八梯(卜鳳居)、長江大橋春夏秋冬雕塑、菜園壩等等;
盆景的沿嘉陵江一側:遊輪碼頭、洪崖洞、崖壁公園、嘉陵江索道(戴家巷復建)、曾家岩50號、中山四路等等;
盆景的中線:來福士、長江索道、人民公園、羅漢寺、解放碑、通遠門、文化宮、大禮堂三峽博物館、鵝嶺(禮園)
好好把三條線做優做細,同時緊密聯繫在一起,渝中半島就會變成一個景點眾多的超大型盆景旅遊島,到時候定會吸粉無數。
很多時候,網友的建議和想法真是非常的獨到和新穎,不知道本地市民和外地朋友又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