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局部「補漲」或難改後市下跌趨勢

2020-02-28     雞病專業網

時至今日,受各地物流主幹道逐步恢復常態、中儲糧持續投放政策性糧源以及東北農戶售糧開始增加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市場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其價格已經連續下跌兩周,其中南北港口周內分別下跌80元/噸和50元/噸,較2月7日當周最高位累計下跌130元/噸和70元/噸。雖然上周東北局部地區和北方港口玉米價格出現反彈,但從目前國內玉米市場整體供需格局來看,後市價格下跌趨勢仍難改變。具體分析如下:

市場行情變化

2月下旬以來,無論南北港口還是產銷區,國內玉米價格均出現了大幅度回落,國家政策糧拍賣大量供應市場、交通運輸狀況好轉和鐵路發運量增多、主產區貿易商發貨積極性提升、節後終端需求狀況較為低迷等,共同壓制市場價格繼續上行。具體來看:近一周,東北玉米收購價格恢復,黑龍江、吉林企業玉米掛牌價1630-1740元/噸,周比上漲10-30元/噸;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主流收購價格1950-2020元/噸附近,周比跌幅10-60元/噸不等,個別企業補漲10或70元/噸。南北港口、華北出現超過50元/噸的周比跌幅。目前北方錦州集港1830-1840元/噸,理論平艙1880-1890元/噸,周比回調50元/噸;廣東港口散船和貨櫃玉米分別跌至1980元/噸和2050元/噸,較上周回調70元/噸和20元/噸,較前期高位累計跌幅已達到120元/噸和50元/噸不等,散船報價已迫近春節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深加工企業在收購量提高的情況下,收購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但參考周邊飼料企業掛牌價格下跌30-50元/噸不等可知,當下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格上調不具有「參考價值」,屬於補漲。與此同時,北方港口玉米價格也出現止跌反彈,幅度5-30元/噸之間不等,漲幅較大企業包含補漲部分,為了順應整體上行趨勢、收購上量。伴隨收購價格上行,錦州港汽運集港量有所增加。

影響因素分析

1、農戶賣糧進度有所加快。據了解,截至2020年2月1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5925萬噸,同比減少323萬噸。從具體糧源來看,如果說2月上中旬市場我國流通大多為糧商前期囤糧和政策性玉米,2月中旬開始東北農戶賣糧進度有所加快,北方集港玉米再現「吉林糧」的身影。

2、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開始上量。隨著我國疫情發生病例減少,國家出台措施保障禽畜牧業產銷和改善物流通行,免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開始上量,約1000-3000噸/日,最高5000噸/日。不過,國內酒精價格大跌,澱粉庫存充裕導致深加工整體加工理論不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情況下,深加工企業持續提高玉米收購價的可能性不大。以我國玉米深加工產品報價估算,近一周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61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5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虧損71元。

3、南方港口玉米庫存增加。受物流運輸改善影響,目前南方港口玉米到貨量增加,玉米庫存也開始增加。截止2月21日,廣東港玉米庫存59.9萬噸,比上周增加3.9萬噸,主要原因是進口玉米到港。其中內貿玉米庫存41.2萬噸,比上周減少8.5萬噸;外貿玉米庫存18.7萬噸,比上周一增加12.4萬噸。預計本周到貨18.9萬噸,結轉庫存維持在58萬噸左右。截至2月21日,廣東港口進口高粱大麥庫存15.8萬噸,周環比增加3.3萬噸,同比增加15.5萬噸。其中進口高粱庫存11.6萬噸,進口大麥庫存4.2萬噸。近期進口高粱大麥集中到港,港口庫存觸底反彈,後期進口高粱大麥到貨量較大,預計港口進口高粱大麥庫存逐步增加。

後市形勢展望

展望後市,在前期「疫情」催化下推高的國內玉米價格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一方面,國家政策信號釋放,鼓勵企業復工復產,各鄉村道路逐漸打通,物流也陸續恢復,農戶售糧進度加快,企業上量明顯增加,將牽制部分地區價格回落;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糧陸續投放上市,加之烏克蘭玉米及美國高粱買船消息不斷傳來,下一步中國逐步打開對美商品進口大門只是時間問題(上周已宣布3月2日起可申請排除名單)。此外,春節過後,除了酒精企業之外的深加工企業開工普遍較晚,玉米消耗進度整體較往年拖後一至兩個星期。且深加工下游消費受到疫情衝擊,雖然復產企業不斷增加,但企業開機率預計並不樂觀,消費增長放緩。雖然飼料企業已經復工接近七成,但本次疫情導致餐飲等眾多養殖下游需求端近乎「停擺」,對養殖方面玉米消費的階段性不利影響較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1JjHABgx9BqZZIJ4GR.html







5月6日豬價

2020-05-06



十三天的雞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