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免歹勢,口罩戴起來真好勢,顧囝顧孫是顧全家……」
「打籃球的朋友,你們最好趕快回家,不要在這裡活動了。」
「這個小朋友,你要戴口罩再出來玩,最好也不要出來玩,趕快回家!」
湖裡區這一聲聲「硬核」話語
竟是從天空中飄來
提醒「戴好口罩」
勸退「灌籃高手」
都是它在喊話
這是湖裡區委宣傳部與廈門日報社
聯合推出的「防疫宣傳神器」——
無人機空中廣播小分隊
2020年的元宵節,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祈求平安團圓;2020年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剛毅勇敢、團結一心——暫時的疫情可能會阻斷人們團圓的路,卻無法阻礙溫暖的傳遞。在別樣的節日裡,我們走進特區發祥地湖裡區,捕捉愛心滿溢的動人故事。
空中傳情
無人機「雙語」喊話
宣傳防疫傳遞祝福
這個元宵節沒有人群的熙攘
在湖裡區
無人機廣播「空中傳情」
把一聲聲祝福和健康提醒送進家家戶戶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沒什麼事,千萬別出門,既要躲得了初一,也要躲得了十五,別讓病毒有機會笑話我們……」昨日下午,一架無人機在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火炎的操作下,平穩地飛行在灣悅城上空,360度「無死角」地進行廣播。
廈門日報記者王火炎(右)在灣悅城操控無人機起飛
它藉助無人機速度快、受地形影響小、覆蓋面廣等優勢,向市民「加速度」傳遞最新防疫政策和知識,為居民送上元宵佳節的祝福,既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又提升群防群控、群防群治效率。
「各位居民你們好,現在是疫情特殊時期,請勿長時間停留在室外,儘快回到家中。」「這位穿粉色衣服的阿姨,不要再自拍了,戴上口罩趕緊回家!」不用依靠社區志願者舉著大喇叭一邊走一邊勸,無人機在空中形成「硬核」防疫宣傳隊——飛過商業廣場、創新園區,飛入城中村、居民小區,通過廣播,勸導在外逗留的居民儘快回家。
在城中村
無人機還靈活地切換雙語模式
用接地氣的閩南話喊話
「阿公阿嬤免歹勢,口罩戴起來真好勢,顧囝顧孫是顧全家……」下午時分,在鍾宅社區瀾海宮附近,不少買菜歸家的居民聚集在廣場上閒聊。此時此刻,他們成了無人機喊話的對象。無人機一路「追」著他們,一邊宣導一邊勸阻。
在江頭街道後埔社區,有居民準備脫下口罩在大街上抽煙,立即被無人機勸阻。這位居民欣然接受了無人機的教育,戴上口罩,臨走時還不忘朝無人機鏡頭點了個贊:「還想說哪裡發出來的聲音,原來是無人機,真厲害。」
不僅如此
無人機還當起了空中「哨兵」
適逢元宵節,不少年輕人蠢蠢欲動,外出運動。昨日下午,灣悅城2號門,五名孩子正聚集在一起打籃球。天空中,無人機「看」到了這一幕,立即向他們飛去並降低高度。隨後,無人機上不斷「飄」來這麼一句話:「打籃球的朋友,你們最好趕快回家,不要在這裡活動了。」五名孩子被嚇了一跳,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環顧一圈,終於發現了空中的無人機。隨後,他們二話沒說,散場回家。
「空中+地面」,宣傳防疫再升級——湖裡區委宣傳部的「小喇叭」宣傳車從遠處緩緩駛來,循環播放「廈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7號通告」以及「市公安部門對違法行為的打擊通告」。
空中有聲
地面有人
立體化防疫宣傳實用又貼心
聲入人心
贏得市民稱讚
信中寫愛
小朋友畫畫寫信
送給「戰疫」平民英雄
因為疫情
這個元宵節有點「冷」
因為「戰疫」
我們又總與溫暖不期而遇
讓我們的心變得很「熱」
元宵佳節,最牽掛的是你。「感謝您挺身而出,守護萬家燈火!您的安全,牽動著我們的心,請您務必做好防護、健康歸來;您的家人,我們會想辦法照顧,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請您放心……」昨日,湖裡區委宣傳部向轄區每一位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以及家屬發送簡訊,第一時間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醫護人員以及家屬們也通過簡訊表達感謝——「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國泰民安,春暖花開!」
以信傳情
致敬身邊的「戰疫」英雄!
「因為有你們,我不曾害怕疫情,正是因為有你們這一群參與抗疫一線的工作者,才使得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向你們致敬!」這是張藝嘉小朋友寫給奮戰在一線的叔叔阿姨的信。元宵節來臨之際,半山林海小區黨支部和共建單位廈門市東渡第二小學聯合開展了一場特別有意義的活動——「給奮戰一線人員寫一封信(畫一幅畫)」。這場活動除了東渡二小的學生外,還吸引了轄區幼兒園孩子、中學生參加。
小朋友作畫送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員
「對孩子們來說,這群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員,可能是家人,也可能是鄰居家的叔叔、阿姨,更是他們心中的超級英雄。」湖裡街道半山林海小區黨支部書記鄧光友由衷地說,小區有很多引進人才,如醫生、律師、警察等,在這次防疫工作中,他們主動響應號召,戰鬥在防疫一線,守護市民健康。「對於這些逆風而行的人,小區里的孩子們藉由筆觸說出心聲、畫出愛,在元宵佳節傳遞給他們溫暖和能量!」鄧光友說。
心中有光
「逆行者」寒風中堅守
群眾送上暖心湯圓
別樣的元宵節
有一群「最美逆行者」
他們在寒風中堅守在防疫第一線
只為大家的平安健康團聚
「吃上一個熱乎乎的湯圓,真是又甜又暖!」在金山街道後坑社區,與寒冷天氣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來自於一口鍋的溫暖。昨日晚上8時,換崗完的「戰友」們專門煮了一鍋宵夜,送給執勤大夜班的20多位志願者。「你們辛苦了,下半夜更冷,快喝些熱湯暖暖身子。」來自「戰友」們的叮嚀和囑託,讓大家心裡都暖暖的。幾乎在同一時間,禾山街道的黨員幹部們也出發了,他們以眾籌的方式為「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上牛奶、麵包等食品,為他們的夜宵再加加料。
元宵佳節,居民為一線「戰疫」堅守者送上祝福和點心
隔離病毒,絕對不隔離愛。湖裡街道東興小區是一個「80後」老舊小區,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大多數是老人。每逢元宵節,小區居民總會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開展「鄰里一家親」等活動。今年的元宵註定非比尋常,小區里的老人依舊忙碌,但他們忙的是疫情宣傳、站崗、巡邏、摸排……就在昨天,這群熱心老人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六大箱華夫餅。「這些老年志願者太辛苦了,華夫餅比較軟,適合老年人,他們餓了可以填填肚子,衷心祝他們節日快樂!」捐贈者楊東方先生動情地說。值得一提的是,有愛的楊先生父母都是東興小區疫情防控的志願者,是小區的「把關鐵將軍」,是當之無愧的小區防疫的第一道防線。
愛心在激盪,愛心在傳遞。江頭街道後埔社區每年元宵節前後都有一系列民俗活動舉行。今年,居民不僅主動要求取消民俗活動,更將原計劃用於舉辦民俗活動的費用拿出來捐贈給後埔社的4個夜間值守點,資金總額達到2萬元,為家園守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當我們深入湖裡
你就會發現
面對疫情
更多的居民用自己的方式
表達祝福、表達愛
一位花店老闆為堅守在金山社區一線的「女戰士們」送上一大捧百合,他說奮戰一線的她們就像花一樣美麗;
台胞熊麒回廈門後,扛著100瓶自己公司經營生產的抗菌噴霧直奔殿前街道興隆社區,捐贈給一線工作者……
隔離病毒
不隔離愛
湖裡區在行動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郭筱淳 陸曉鳳 圖/湖裡區提供 視頻拍攝:王火炎 楊啟翔 視頻編輯:邱斌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編輯:盧婷雯 審核:蔡文演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