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騙你,瓜子磕太多,下巴可能掉

2019-12-25     叮噹快藥

年關將近,炒貨、堅果、甘蔗……都上市了。很多人的一天就在「咔咔咔」中渡過。

這幾天,47歲的王阿姨總覺得下巴難受,吃飯、說話、打哈欠時能聽到「咔咔」的聲音,有時甚至疼痛難忍。

看了醫生才知道,她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原因是平時的咬合動作過多。王阿姨坦陳,她幾乎每天都會嗑瓜子,這一習慣已經保持多年。


什麼是「掉下巴」,就是不「掛鉤」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口腔科楊文文指出,王阿姨得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並不罕見,事實上,近7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無論是一日三餐,還是高談闊論,我們都要用到所謂的「掛鉤」,而這個「掛鉤」正是我們醫學中的顳下頜關節結構,這一結構的正常保證了我們日常的張閉口活動。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俗稱「掉下巴」。掉下巴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覺到「掛鉤」有些古怪,我怎麼一張口時會有響聲?我怎麼咬東西時耳朵前面疼?我怎麼張不開嘴?我怎麼張嘴歪了?等等類似的問題。

好消息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雖然高發,但可以自愈,並且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通過正確、合適的治療,症狀便能夠得到緩解甚至完全消除。


哪些行為可能讓下巴掉下來?

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心理精神壓力大、咬合關係紊亂、咀嚼肌功能紊亂、關節受到外力創傷、關節負荷過重如咬硬物或夜磨牙以及偏側咀嚼等不良口腔習慣。

感覺下巴不舒服時,如何進行預防和保健?

當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症狀較輕時,可以通過自我保健的方式進行治療。自我保健的方法較為簡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儘量保證關節得到充分的休息。如儘量避免張口過大或突咬硬物等。改正不良口腔習慣,如儘量做到雙側咀嚼等。通過物理治療緩解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症狀,如在關節區域使用熱毛巾進行熱敷或使用手指按摩關節區域等。放鬆心情,卸下工作、生活中的壓力,保持精神愉悅。做到生活規律,早睡早起,儘量不要熬夜。

如果掉下巴情況嚴重,應該如何治療?

一旦關節區疼痛較重或長期疼痛、張口困難,通過自我保健的方式無法緩解症狀時,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口腔科醫生的專業性治療。專業性治療一般指通過使用先進的理療技術或手術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進行治療,其治療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依據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發病原因,制定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儘量消除或減弱發病誘因。根據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發病時的主要症狀和患者個人情況,結合不同醫學背景醫生的診療措施,制定適合患者的綜合方案。針對患者制定簡單、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選擇治療方案時,從患者角度出發,首選無創或微創的診療措施,減小治療過程中的痛苦。

文章來源: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口腔科楊文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_bSPW8BMH2_cNUgOp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