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總面積166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9.27千米。總人口56萬。是中國沿海的長壽之鄉,被授予「山東省長壽之鄉」稱號。
一、歷史沿革
1、秦代,屬齊郡腄縣;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縣(治所在今育黎鎮城陰村南),東漢建武五年(29年),育犁縣併入東牟縣。
2、三國時,屬東牟縣。西晉時,屬牟平縣。北魏時,屬觀陽縣。北齊屬文登縣。
3、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屬觀陽縣;唐貞觀元年(627年),改屬文登縣。麟德二年(665年),屬牟平縣。五代、宋、金、元,均屬牟平縣。
4、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縣省入寧海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陽縣,境內大部屬海陽縣,其餘仍歸寧海州。
5、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寧海州改稱牟平縣,境內分屬山東省牟平、海陽兩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縣全境解放,改屬膠東行政區東海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縣更名乳山縣(以境內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隸屬不變,並確定夏村為縣城。
6、1950年屬文登專區。1956年屬萊陽專區。1958年撤銷,地入文登、海陽縣和煙台市。1962年復縣,屬煙台專區。1967年屬煙台地區。1983年屬煙台市,1987年劃歸威海市。1993年撤縣建市,由威海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山東省行政區劃資料彙集》稱:「因乳山口而命名乳山縣。」因境內聳立於乳山口灣南岸渾圓挺拔、頂峰凸起、狀如母乳的大乳山而得名。
三、旅遊景點
1、銀灘旅遊度假區。位於乳山市東南部,距市區15千米,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度假區規劃控制面積6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1.7千米,擁有1.3萬畝的海邊防護林帶,3個大型海水浴場,可供10萬遊人沐浴。
2、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位於乳山市南部海濱,總面積6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23平方千米,海洋面積37平方千米。為國家AAAA級旅遊度假區。大乳山濱海旅遊度假區是中國四大旅遊板塊北部環渤海「金項鍊」無障礙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3、聖水宮道教養生休閒度假區。位於乳山市東北隅的昆嵛山余脈,為國家AAA旅遊景區,占地面積1960畝。聖水宮曾為道教聖地,群山綿亘、林巒深邃,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被譽為「天然的氧吧」。現存景觀有玉虛觀遺址、玉虛觀碑、玉陽洞天和聖水岩。
4、多福山國際養生旅遊度假區。國家AAA旅遊景區、山東省首個「長壽文化研究基地」和「2013好客山東最佳休閒旅遊度假區」等殊榮。景區內的多福山(原名嶞崮山)海拔395.95米,是乳山市濱海新區的第一高峰,素有「小泰山」的美譽。5、岠嵎山風景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乳山市區西南十八千米處,屬於長白山系膠東延續段。景區總面積達1204公頃,主峰海拔599.5米,有各類植物180多種、國家保護樹種70多種、動物170餘種、林地總面積為746公頃。岠嵎山奇石因地貌奇特險峻,怪異嶙峋,為齊魯一絕。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