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龍女鎮的原國營157廠,主要生產坦克和戰機玻璃,因參與完成中央一號任務獲國家「攻關金獎」。1987年,該廠遷往成都。
武勝縣,位於華鎣山西麓,川東門戶,地處川渝兩省結合部,扼川東川南進出之咽喉。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是典型的"三山一水六分田"的淺丘農業大縣。
該縣交通便利,千里嘉陵江縱貫全境,蜿蜒武勝117公里,嘉陵江黃金水道經梯級開發渠化後,千噸級船隊可由重慶朝天門經縣境直達南充。
157廠始建於1965年,國家建材工業部投資興建,原名西南玻璃廠,後改稱國營157廠,是一個生產防彈、防暴、軍用特殊玻璃的「大三線」工業基地。
據《武勝縣誌》1994年版記載:1965年,國家建材工業部投資1800萬元在武勝縣興建西南玻璃廠,1971年投產,1973年改稱國營157廠。
該廠依山傍水,嘉陵江繞廠而過,其建築多為磚混結構,由廠區、生活區和辦公服務區組成,招待所、職工宿舍、電影院、俱樂部、學校、醫院、商店、郵局、儲蓄所等建築組成,綿延不絕,成為山中的繁華所在。
當時,157廠附近駐有一個連的兵力,其主要任務就是保護157廠。廠區門口有解放軍戰士持槍站崗。
157廠對外高度保密,附近群眾只知道這裡是一個兵工廠,但具體生產哪些軍品卻一無所知,這也更增加了其神秘感。
《武勝縣誌》1994版記載:157廠在1971年投產的當年,職工便達890人,當年實現產值730萬元。到1985年時,廠區占地已達10.5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28萬平方米,職工1162人,擁有專用設備137台,通用設備843台,汽車20輛,當年實現產值751萬元。
工廠一車間、二車間、三車間生產飛機玻璃,轟五,轟六,殲六,殲七玻璃就是從這裡生產出來的。如今,轟六戰機就陳列在中國航空博物館。
157廠生產的玻璃獲得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務院國防工科辦重大科技成果協作一等獎、國家經委新產品「金龍獎」,因參與中央的「1號任務」、研製毛主席水晶棺獲國家「攻關金獎」。
1987年,157廠遷往成都市青白江區,後來改制為成都巨峰玻璃有限公司。
157廠舊址是「大三線」建設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群,基本保存完好。
目前,地方政府準備藉助157廠工業遺產打造旅遊小鎮。(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