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編織美好生活

2020-05-30     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巧手編織美好生活

圖為恰珠編織廠廠長曲珍 攝影:王淑

中國西藏網訊 剛走進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恰珠編織廠,就聽到藏式傳統紡織機傳來的織布聲,曲珍廠長忙前忙後的身影慢慢進入視線。

1970年出生在白朗縣洛江鎮彭果村的曲珍,從9歲開始學習編織技藝,並熟練地掌握了各類編織技藝。為了能讓古老的編織技藝得到傳承,2003年4月,曲珍創辦了白朗縣恰珠編織廠。

圖為恰珠編織廠員工 攝影:王淑

恰珠編織廠主要從事藏式卡墊、掛毯、線麻、氆氌、沙發坐墊、靠背及旅遊紀念品等民族手工產品的加工製作。為擴大規模、提升效益、惠及群眾,2012年曲珍成立了白朗縣和氣四瑞傳統藏墊農民專業合作社,2018年被評為國家級「示範合作社」。

圖為恰珠編織廠和曲珍所獲得的榮譽 攝影:王淑

在創辦恰珠編織廠之初,曲珍就堅持打造特色手工編織品牌,創立了「朗薩彩虹」品牌。曲珍說:「恰珠是辦好事的意思;朗薩是藏戲中一個傳奇人物,也是一位善於編織的婦女;彩虹的意思是婦女們編出五彩斑斕的圍裙。」

曲珍像朗薩一樣,用自己的雙手,編織出了五彩生活。曲珍說:「朗薩彩虹品牌最大特點就是使用純天然染料,這些染料都是由純天然植物按不同比例調和而成,不會對身體和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圖為恰珠編織廠生產的卡墊等產品 攝影:王淑

天道酬勤,恰珠編織廠生產的「朗薩彩虹」牌手工藝品遠銷國內外。目前,恰珠編織廠加工生產的各類民族手工藝品近10個種類,實現了由傳統家庭手工生產發展到規模化生產,長期用工達45 人,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恰珠編織廠形成「農牧區分散生產+企業統一收購和銷售」的新模式,即與編織人員簽訂製銷合同,實行訂單經銷,既解決了產銷問題,又保證了編織人員的經濟收益,實現了貧困群眾在家就能紡織,不出家門就能脫貧致富。

曲珍說:「這樣主要是為了解決部分編織人員沒有固定時間來上班,如果可以在家裡做的話,更加靈活,也能幫助更多的困難群眾。」

除此之外,恰珠編織廠還充分發揮「西藏農牧民婦女傳統編織就業培訓基地」示範作用,至今已累計培訓手工編織人員3800餘人次、為350名貧困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家庭年收入增加到10000元以上,實現了貧困群眾「就近就便、不離鄉不離土、能幹會幹」的目標。

圖為恰珠編織廠生產的藏裝 攝影:王淑

為了促進農牧民群眾轉移就業,恰珠編織廠積極參與農牧民技能培訓,創辦了專門的技能培訓基地,免費為農牧民群眾開展廚師、駕駛等技能培訓。

白朗縣嘎東鎮村民次央來到技能培訓基地已經一周了,主要學習家常小炒等實用技能,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她說:「我現在已經學會了7個菜品,再過一段時間,要回鎮上開一個飯館,」(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二召)

責 編丨郭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PBcZnIBnkjnB-0zIo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