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應該是自然而且輕鬆的。不要強求任何事情,也不要和市場或者你自己作對。完美的交易是像呼吸一樣的。你吸氣和呼氣,就像進場和出場。一定要冷靜和放鬆。尋找那些可見的機會。一定要集中精神和警覺。把自己從水深火熱的市場中抽離出來。一定要做一個觀察者並且等待機會的降臨。不要交易那些你無法弄懂的市場,也不要以為你必須每個波段都進行交易。總有許多的機會符合你的性格和你解讀市場的能力。把握它們,忽視其他不適合你的機會。別痴心妄想可以做一個在任何市場進行交易的全能交易者。
不要有對抗心理。
交易並不是一場戰爭。市場也沒有在追殺你,它甚至並不意識到你的存在。事實上,它對此完全沒有興趣。交易品種並不知道你買了它們。它們做它們該做的,你只要適應它們。市場是你的老闆。遵循它,然後領取工資,或者你反抗,然後被踢出局。就像你並不和海洋作戰,你只是在其中游泳一樣。如果你發現自己處在某個不正確的潮流內,不要試圖改變潮流方向,而是另外尋找適當的潮流。
不要猜測。不要把個人的情感強加在市場上,也別期望市場在乎你。
市場既不敵對,也不友善。它只是存在,僅此而已。你有選擇參與或者退出的自由。交易是一種最終極的自由。市場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盈利與虧損的機會。而這都取決於你的選擇。市場給你提供機會,你應該敞開胸懷去體會黃金市場的特殊語言。市場只有一種語言,那便是價格、成交量和行情步調組成的語言。你用來解讀行情的任何工具,都是這種語言的衍生品。除了市場與你的對話外,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只會干擾你,讓你看不清楚實際的價格、成交量和行情步調。
暫時忘掉你的錢正在市場的水深火熱中。
在交易戶頭裡的錢只是一種用來賺錢的工具。維護你的賺錢工具,你需要這些工具賺更多的錢,止損可以避免這項工具受到嚴重損傷。黃金市場不存在確定性,一切都是以機率形式呈現。因此,止損是無可避免的,屬於交易的一部分。如果市場顯示你的倉位發生錯誤,必須斷然止損出場。如此一來,這項工具才有機會繼續為你服務。一旦犯錯,立即承認。偶爾市場會把你震盪出局,然後立刻反彈,但不要因此忽略止損。你永遠可以重新建立倉位,然而虧損一旦發生,通常都很難扳回。每筆虧損都代表一個教訓,你必須決定因為這項教訓而支付多少代價。千萬不要支付過高的代價。把交易看作永無止境的整體程序,不要過於強調單筆交易的重要性。任何一筆交易都只不過是整體的一部分。允許自己認賠,然後繼續前進。
不要因為基於報復或者急需用錢而進行交易。
市場並不了解你的情況,它只是所有其他交易者行為聯繫起來的巨大空間。它不會因為你需要回報就給予回報。你才是掌控的人。從市場裡賺取錢或者輸給其他的市場參與者,這些都是取決於你的能力。
當交易者們參與到市場行為中時,就等於是把資金放在一個大鍋里。從他們開始交易的那刻起,這些錢就是無主人的金錢。只要有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掠取。當交易者把錢放進去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失去它的準備。你願意承擔這種風險,就把本金擺上檯面,像所有其他人一樣。那麼在贏得這個大鍋里的錢時,不要感到罪過。
量價關係在A股市場的應用技巧:
多空矛盾衝突與(伴隨著價格漲跌的)成交量大小的關係是:如果彼此雙方相互認同程度小、分歧大,則成交量大;反之,若多空雙方認同程度大、分歧小,則成交量小。這是量價分析一個本質的特性,大致可分為四種情形:
1、 價格上漲、成交量小:代表多頭占上風並得到空頭認同(拋壓小);
2、 價格上漲、成交量大:代表多頭占上風但空頭有分歧(有不同程度拋壓);
3、 價格下跌、成交量小:代表空頭占上風並得到多頭認同(不增加買盤托盤);
4、 價格下跌、成交量大:代表空頭占上風但多頭不認同(有不同程度托盤)。
就是這樣簡單的四個道理,可以常常幫助我們洞察股市天機。
量價關係應用口訣:
1、高位無量就要拿,拿錯也要拿
高位指的是股價處於或接近歷史高位,高位無量橫盤走勢,是典型的上漲中繼形態,此時不宜輕易出局。
2、高位放量就要跑,跑錯也要跑
個股在高位經歷了一段較大漲幅後,股價已經處於高位,但成交量不斷增加,股價卻一直停滯不前,表明此時已經出現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大機率是主力開始出貨。
3、低位無量就要等,等錯也要等
無量是因為主力還未做好拉升準備,一旦放量就是大幅拉升的時候。
4、低位放量就要跟,跟錯也要跟
低位放量是好事,通常是資金介入吸籌,後期上漲機率大。
5、量增價平,轉陰
成交量有效放大,但股價卻不成比上漲,通常就是轉陰的信號。
6、量增價升,買入
這是比較常見的積極買入信號。
7、量平價升,加倉
多空博弈下,一旦量能出現快速放大,則表明博弈中多方勝出,主力開始入場建倉。
8、量平價跌,出局
股價持續下跌,成交量卻並未出現相應降低,大機率是主力已經開始出逃,投資者也應及時出局。
量價關係應用心得:
1、在建倉初期,以低價吸得更多的籌碼為主要意圖,成交量一般會溫和放大,股價呈碎陽或小連陽形態;
2、在做盤中期,加倉推高脫離成本區並培養對手盤是主要意圖,成交量會呈現連續、不規則的放大,股價會連續上台階;
3、在做盤尾期,製造對手盤派發手中籌碼是主要意圖,成交量會連續、規則的持續保持在高位甚至放出巨量,股價則橫盤或下探。
所以,在研究K線級別的量價關係的時候,本著上面紅字所描述的根本,找到主力資金的進出點,就是一個完整的K線級別的量價分析。
「高量柱」形態——捕捉黑馬
在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中,往往用得比較多的是技術指標、K線組合、波浪理論等等,但這些分析方法有個重要的弊端,就是只涉及到了價格,並沒有涉及到成交量。成交量是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從成交量去判斷機構的行為,往往具備「火眼金睛」的功能。
市場上的成交量的判斷,大致可以分為7類:高量柱、低量柱、梯量柱、縮量柱、倍量柱、平量柱和黃金柱。今天為大家介紹這七類成交量之中的高量柱。
「高量柱」就是某一階段最高的那根量柱,這是很容易讓人發現,很容易讓人激動,卻又很容易讓人上當的量柱。
預知高量柱後的未來走勢:
怎樣預知「高量柱」後的走勢呢?這就要從「高量柱」的形成原理入手,探索「高量柱」形成背後的深層原因。
首先,根據「賣在買先的規律」,「高量柱」的形成,一般情況下是有人大量賣出,同時又有人大量買入造成的,大部分時候是大資金的傑作。因為一般散戶或大戶很難在一個交易日裡調動如此大量的資金和股票。
其次,根據「價在量先的規律」,「高量柱」的形成,一方面是有人對其價位產生了慾望,願意賣出;另一方面是有人對這隻股票產生了慾望,願意買進。只有賣方的慾望與買方的慾望達到雙向平衡的高峰,才能產生高量柱。
「高量柱」三種形態
怎樣預判「高量柱」出現之後的漲跌呢?
我們一般將「高量柱」分為三種:「發燒柱」、「啟動柱」和「黃金柱」。以下圖中A-F柱為例為大家講解。
市場案例:
【第一、「發燒柱」】
圖中的A柱,它是連續兩根超級倍量柱遞增的「高量柱」;再看圖中的C柱,也是連續兩根超級倍量柱遞增的高量柱,這樣的高量柱,把買賣雙方的慾望推向了「高潮」,我們應該儘量避之。一般情況下,可以用人體的正常體溫37度來預判發燒柱,即四倍以上的高量柱應該警惕。
市場案例:
【第二、「啟動柱」】
再看圖中的B柱,它是連續兩根溫和梯量柱遞增的「高量柱」;再看圖中的E柱,也是連續兩根「溫和梯量柱」遞增的「高量柱」,這樣的高量柱,「溫和里藏著狂熱」,藏著「不動聲色」,也藏著「遮掩塘塞」,特別是其第二天的走勢價升量縮,這一般暗示著拉升。
根據「賣在買先」的規律,價升了,量卻減了,大概就是價位不能勾起「賣出的慾望」。
市場案例:
【第三、「黃金柱」】
「價升量縮」的「高量柱」,我們稱之為「高量黃金柱」。往往是一種非常隱蔽的量柱。圖中的B、D、E量柱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高量柱後面的量柱在逐步縮小,而高量柱後面的價柱卻逐步升高,形成「價升量縮」的量價背離態勢。如果我們沿著價柱的上升畫一條線,再沿著量柱的下降畫一條線,二者就是一個「喇叭口」。
市場案例:
不論是按照「高量介入」的觀點來做這隻股票的全部高量柱,還是按照「高量撤退」的觀點來做,都是勝敗各半,輸贏持平。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高量柱呢?根據這六根高量柱的未來走向,我認為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是以A柱為代表的「巨量出貨」的「發燒柱」,可以考慮避之;
第二種,是以B柱為代表的「無量漲停」的「啟動柱」,可以考慮擒之;
第三種,是以E柱為代表的「價漲量減」的「黃金柱」,可以考慮察之。
這種高量柱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做短線的人善於打第一板,其實一板坑最多,第一股性沒得到驗證,原來的主力是什麼態度,籌碼是否輕鬆,概念是否純正,這些東西,都有待驗證,不確定因素太多,所以大部分人虧,相信也都是因為打第一板。
一些入道的選手,會發現第二板才是真愛,才是勝率最高、收益最穩的方法。第一板封的非常好,高開高走縮量板
這類型的第二天大幅高開是預期中的,所以接力小心,這類型的如果不是股性特別好,基本都要掛掉。因為1板的大幅高開,已經把一致性演繹到極限,第二天如果快速板,大都是收割的模式。
第一板封的一般,或是個爛板,反覆封撤換手
這類型的,如果第二天開的比較高,並且帶有量,那麼比較安心,如果你是激進選手,直接集合一筆,如果開盤後繼續帶量拉升,快速漲停,並且量能超過第一天,直接掃入。這類型的速度第二板,是短線選手的主要盈利方法。因為這個第二板,帶量拉升,參與活躍,出貨的也大幅盈利,隨便出掉都被市場立即接住,那麼這類型的2板,也許會爛,但是大賺的機率遠遠超越會死的機率。
最近比較好的例子,如8月11日的富煌鋼構(002743)。有一點很重要,第二板的量能要超越第一板。
操控性第二板:
市場也有一些人,用很多席位操控,盤面顯示不出來這種信息。第二天會死很慘。這類型如何破解呢。這點要從2方面判斷,第一,股性是不是妖股,如果是,無所謂的,死在妖股上面也是你的榮幸。第二,如果不是妖股,去看龍虎榜,是不是經常性砸盤席位,如果是,第一次封板,決不碰。如果第一次封板後,砸盤湧出,還能被資金繼續猛吃回來,此時再買入也不遲。最近的例子可看9月11日的西藏礦業(000762)。
接力第二板,選擇股票很重要
必須是第一個同類型題材類的第一個2板票,也就是傳說中的龍1,如果題材範圍內,有領先的股票,出現第二板,多會坑殺,因為龍頭的光芒太兇猛,跟風的也能跟出個兩連扳。但是這類是被動型的,我們短線,要做最新鮮的。
對於妖股來說,一旦啟動,就是連續的漲停板,而頂級遊資,往往在第二個漲停板進場。
第一個漲停板為何不能進場
每天一板的股票那麼多,很難看出來那隻股票是龍頭,到了二板數量相對少很多,比較容易分辨。如果敢上第二板,意味著個股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可能成為龍頭股了。
三板四板進場不可以?三、四板,雖然市場的認可度更高,但波動率也更高,很多資金不願意過度追高,除非是頂級遊資
像歡樂海岸這樣的頂級遊資,只做最高股不是妖股還看不上,因此,第二板是值得高度重視的,很多妖股都是從此起飛。
注意事項:
一是要深刻理解個股上漲背後的邏輯,炒新不炒舊,炒大不炒小。
二是要龍頭。同一主題、同一板塊,要做龍頭個股,跟風個股不宜有過高期待。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局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干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應該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是我不要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我只是已經了解到,現實世界中,花不開月不圓是一種更經常的客觀存在。甚至,我發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簡直就是一種美的境界,那由「天殘地缺」而生的「女媧補天」美麗神話,那文人墨客談心論性的「求缺齋」,那中國古建築史上匠心獨運的「求缺閣」……這使我著迷,更使我了悟。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喜歡「缺」的境界。「求缺」的思考,使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而作為職業炒手,我也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隻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致於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真正的圓滿只存在於理念之中,人世上沒有誰真正看過圓的東西:月亮到底真正圓過嗎?一塊硬幣其實也不夠圓,即使高科技工藝下做出的圓用高度顯微鏡觀測也不可能圓得完美。難怪曾國藩如此說:「……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那麼,讓我們在喜歡完美的同時也開始欣賞殘缺吧,因為我們愛過圓月,讓我們也愛缺月吧--它們原是同一個月啊!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剎又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我曾經沉湎於這些理論和書籍,試圖找到上帝賦予的「金手指」,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我也曾當面請教過某全球知名的國際性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的總裁,得到的也僅僅是顧左右而言它的回答。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布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細微。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做股票三年也沒能盈利?越抄底虧的越多?買股不是問朋友就是看哪個順眼買哪個?怎麼辦?其實你缺少的是一種兵器,一種在股市上馳騁疆場的兵器,而戰法就是這種兵器!每一種戰法適合的人群不同,而征戰股市就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戰法!
為了回饋粉絲朋友,特將多年的實戰經驗總結成篇,其中比較適合大多數小散和適用近期行情的有龍頭股戰法和漲停複製法,更有特別定製的散戶進階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