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曾是乳酸菌飲料界的佼佼者,如今已淡出大眾的視野。
其創始人由賣糧油窮小子,到身價數十億,又到企業易主,被害入獄,家財散盡......
銷聲匿跡的巨頭
在80、90後成長的年代,有一款名叫「太子奶」的乳酸菌飲料也曾風靡過。可如今市場上已很少見,一些人提到太子奶還是會懷念,稱「有小時候的味道」。
太子奶在最頂峰時期,占據國內乳酸菌市場的76%份額,營收超18億元,這還是在上世紀。若是按現在來看,完全不輸伊利、蒙牛。但現在伊利、蒙牛已成乳業巨頭,光明、燕塘等企業也受到市場歡迎,而成立於1996年的太子奶卻聲名漸遠,風光不再。
創始人李途純,由開始的賣糧油窮小子,到身價數十億,又到企業易主,被害入獄,家財散盡。李途純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太子奶就像我的孩子,我對他傾注了太多的感情,親手帶著他走向高峰。太子奶隕落,主要是因為資本的陰謀。而我最大的失誤,就是沒能抵抗住這些資本的誘惑。」
一代國產乳業巨頭究竟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中年辭職創業,難遇契機
李途純1960年出生於湖南臨湘。畢業後被分配到糧油公司工作,一直處於基層。
1990年前後,南下浪潮來臨,李途純深感不該浪費大好年華,應該謀求更廣闊的發展。於是他辭去從事了10年的工作,帶著300塊錢、一袋書坐火車去往深圳。
開始他仍是做回老本行——賣糧油,替老闆在全國跑生意,工資僅一千多,但不久後便辭職。但之後,好運沒有眷顧李途純,他依舊在一些小公司打轉,做著錢少、活苦的工作,甚至在大年三十背水泥。
三年後,正值毛主席百年誕辰,生活困頓的李途純想到製作紀念掛曆,發現商機的他回到湖南,貸10萬元,找人花3天印出10萬套主席誕辰100周年紀念掛曆,運到毛主席故居韶山。
12月26日毛主席銅像揭幕,李途純的掛曆賣出1萬冊,價格從5塊錢漲到25塊錢,因此他終於發了筆財,開始布局其他項目,開書店、酒店、錄像廳等等。但這些項目不單沒讓他賺到錢,反而欠了債。
初入飲料行業,發家致富
3年後李途純再度南下深圳,這次卻迎來了大轉機,從一款叫做「活力寶」的乳酸菌飲料中他喝出商機。隨後立刻聯繫廠家希望代理該產品,但因資金問題沒談攏。
當時,娃哈哈公司正風頭強勁,這讓李途純感覺飲料行業大有可為。他轉換思維,不再拿代理,而是把主意打到「活力寶」配方的技術總監身上。使了些手段後,成功把人挖了過來,只剩資金問題,李途純回到湖南說服銀行再借他一筆資金,讓他翻身還帳不然以前欠的錢會變成爛帳。拿到資金後,李途純在株洲成立日出江南實業集團,開始生產乳酸菌飲料,取名為「日出牌太子奶」。
1997年底,太子奶銷售額達到3000萬,他加大投入生產,並計劃將太子奶推向全國,這時營銷方法就是打廣告,而且還是爭奪央視黃金時段廣告。最終,他以8888萬元的價格奪得央視標王。中標消息迅速傳遍業界,他回到湖南,就有好幾家銀行要給他放款,1988年初他獲得上億訂單,太子奶公司排起取貨的長隊。
緊接著,太子奶公司在北京、湖北、江蘇、四川建立四座新的生產基地,形成東南西北中的全國性布局。為迅速鋪開經銷網絡,推出「零風險經營」的經銷商政策,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可退回換新,經銷商可以隨時解除合作關係等。
在這些措施下,太子奶業績突飛猛進,年營收漲到將近20億元,占據76.2%的市場份額,一時風光無限。
一失足成千古恨
2007年初,太子奶公司計劃「赴美上市」,衝刺「世界500強」,李途純著手引入投資,跟國外投行簽署對賭協議:注資後三年太子奶集團業績增長50%,降低注資方股權,業績增長沒達到30%,李途純則失去控制權。被成功喜悅沖昏頭腦的李途純,在投行不斷鼓吹下,簽了這份協議。在一場極盡排場的十周年慶典後,太子奶陷入財務危機中,裁員、停工、縮減開支、不斷貸款......
2008年,李途純在投行逼債下,被迫交出61.6%的股權。他向市政府求助,市政府讓國資背景的高科奶業緊急託管太子奶,由其老總文迪波接任。但因經營不善,太子奶陷入更糟的困境,營收不斷下降。
同時他想東山再起,帶出原班人馬在北京成立仙山奶業,並說服太子奶經銷商加盟他的新產品。此舉引起文迪波的不滿,李途純被設計鋃鐺入獄,其家人、朋友、下屬都要接受調查,他與家人都受到嚴重的精神摧殘。關押15個月後,李途純被無罪釋放,在他被關押期間一直在找機會反擊文迪波,最後文迪波因為貪污被查辦。
此時,太子奶已回天乏術。
結語
李途純的人生經歷,與太子奶集團興衰故事,表明創業不易,前面需經歷許多的掙扎與艱苦,不放棄信念才能迎來轉機。
但也提醒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必須面臨許多分叉口,但凡一個不正確的決定,足以擊潰之前所有努力。創始人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切勿被一時成功蒙蔽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