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腐敗頑疾為何病入膏肓?

2019-10-15     讀懂本星球

官員貪腐是「政治之癌」,是社會毒瘤,這幾乎是全世界的共識。

經常在本星君的文章中提到的泰國,卻是一個患「腐敗之癌」的重疾國家。泰國官員腐敗起來有多狂妄?又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微笑國度深受腐敗之害呢?

本星君今天從一個案例開始,鑽探泰國的腐敗現象。


(一)污水橫流的曼谷

泰國地處東南亞,雖然河流湖泊眾多,看似不缺水資源,但其實水污染一直困擾著泰國。

時至今日,大約有4300萬泰國人飲用著受污染的水,而泰國總人口還不過7000萬。也就是說61%的泰國人,還達不到咱們這裡貧困戶脫貧時候「有乾淨安全的水喝」這一條標準。

講泰國的腐敗,為何先說泰國嚴重的水污染呢?

治理泰國的水污染,本來並不難。泰國政府的腐敗,才讓治理水污染這件事情辦的十分困難。

其中,柯龍丹污水處理廠腐敗案件,堪稱泰國腐敗的「集大成者」。各種腐敗現象在這一案子中集中表現。

曼谷用占全泰國千分之三的土地,養著全泰國八分之一的人口,本來就是人口、環境、資源矛盾十分尖銳的地方。

加上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突如其來的工業化浪潮,曼谷周圍水系的污染狀況急劇惡化。

湄南河曼谷段的照片,反映出當地污染之重

泰國首都曼谷地處湄南河衝擊平原的入海口,湄南河水系在這裡彙集進入大海,這裡也就成了水中各種污染物的聚集地。

在被污染的湄南河中,當地漁民仍以在此捕魚為生

彼時,近千萬人口的曼谷,在渾濁發臭的密集水系中建起了一個個工廠。地處熱帶的曼谷,十多歲的孩子們仍然常常脫光了衣服就跳入這些河溝裡面游泳,他們還以為曼谷水質和他們父輩年輕時候一樣。然而回到岸上後,身上的惡臭幾個星期消除不了,水中的重金屬也讓不少人慢性中毒。


(二)喂肥了貪官的治污工程

1995年,對泰國水污染實在看不下去的亞洲開發銀行準備給泰國政府的環保部門低息貸款1.5億美元,在曼谷市區近郊建立污水處理廠。

項目最初的選址是在曼谷郊區工業區的東側和西側分別建立兩個獨立的污水處理廠,這樣就能分別就近處理周邊5000家工廠的工業廢水,這本是絕佳的選址。

但到了泰國政府有關官員手中,選址被神不知鬼不覺的變更到了比東側污水處理廠還有往東20公里外的地方。

不僅選址遠離污染區,增加了廢水運輸的成本,泰國官員還將原來的兩個污水處理廠合併為一個。

在這些泰國官員來看,合併為一個集中處理的污水廠,能讓這個工程項目顯得體量更大,能衝刺東南亞最大污水處理廠的記錄,他們臉上有光,也更容易獲得投資。

事情果然如泰國官員所願,項目變更後,亞洲開發銀行追加了0.8億美元的貸款,當時日本海外經濟協力基金也為此投資了0.5億美元的投資。加上泰國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作的投資,這個工程的造價在圖紙的變來變去中就幾乎翻了一番,達到6.8億美元。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看來全天下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大多都有官員干預項目、工程計劃變更等操作。

柯龍丹污水處理廠不光選址變更,連污水廠的功能都作了重大變更。原來立項時候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處理這些功能基本喪失,本應有的環境影響評估也在官員的糊裡糊塗中矇混過關。

這個腐敗工程中最不知廉恥的操作是:新的選址的土地價格遠遠高於市場價。若干年後,人們知道,新選址所用土地中的相當部分,是當地一名高官實際持有的產權。

這名高官和他的同僚一起,將項目選址改到自家地里;又把自己的地,以高價賣給污水廠。納稅人的錢就這樣流入官僚們的口袋中。


(三)造價七億美元的腐敗工程

如果說只是默默的貪錢,也就算了。又壞又傻的貪官們在變更這個工程計劃時候,只想著怎麼撈錢,以至於工程設計漏洞百出,甚至貽害一方。

其中一大危害就是,因為污水處理廠的重金屬處理部分成了「豆腐渣」工程,導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水,成了當地居民的新的污染源。

這些靠漁業為生,養殖貝類或海魚的當地居民,因此而快丟了飯碗。(誰能在污水中養魚捕魚啊)

如果說腐敗行為不可能根本杜絕,那麼當腐敗現象發生後,就應該有相應的反腐敗機制對這些腐敗現象實施糾正,對具體的腐敗案例進行查處。

可惜的是,這種反腐敗機制幾乎空轉了。

這才是泰國腐敗現象中最可悲的地方。

受到該污水處理廠直接影響的當地漁民多次舉報其中的腐敗,但都沒有引起任何監督檢察機構的調查處理。

無奈的漁民們,甚至趁著亞洲開發銀行2000年在泰國清邁舉行年會期間向該銀行高管舉報,但也都石沉大海。

其實該去舉報的,不只有污水處理廠周邊居民,更應該是全體泰國人,因為這個工程項目用了全體納稅人的錢,卻只喂肥了少數幾個腐敗官員。

柯龍丹污水處理廠案件最終案發,還是2001年泰國政府變更,他信上台擔任總理後。

也許是之前的利益集團有些失勢,也可能是新總理他信迫於民意的巨大呼聲不得不調查此事,2003年2月泰國當局終於開始查處此案,此時距離該工程立項已過去8年。

只不過,調查開始時,涉案的重要貪官已經腳底抹油——溜了。他們順利的逃到了國外,繼續他們奢靡的生活。

那個曾經打算修建成東南亞最大污水處理廠的柯龍丹污水處理廠,既不能用,也沒錢拆,只有遺棄在那裡。近7億美元(約合50億人民幣)造價的工程,就成為搬不走的腐敗證據。


(四)泰國腐敗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

對泰國的腐敗,其實人們一點都不陌生。幾年前,遊客入境泰國,可能被邊檢人員索要小費(雖然東南亞都有這個惡習),小費給多點還有官員幫遊客插隊,節約了遊客的時間;在泰國駕車如果違章了,交警也會問司機要點錢了事。

這是基層「蒼蠅飛」式的基層腐敗。直至最高權力中樞,也都常常爆發大型腐敗案件。前面提到的那位掀開柯龍丹污水處理廠腐敗案件蓋子的總理他信,也因為大米補助腐敗案而被指控,以至於流落外國。

當然,他信一案也有說是純粹的政治鬥爭(軍隊、國王和民選政府之間的鬥爭)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這種最高層的腐敗案件外,柯龍丹污水處理廠這種純純的、與政治鬥爭無關的貪錢大案,以及無處不在「蒼蠅飛」式的腐敗,已經重重地傷害了泰國。

那麼,為何泰國腐敗案件頻發?

從政治體制來講,泰式不徹底(甚至濃濃封建味兒)的所謂「君主立憲制」,就已經醞釀了腐敗滋生的土壤。

泰國號稱君主立憲制,但是國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甚至一些領域超過那些純純的君主專制國。

沒錯,泰國國王至今仍然擁有絕對的權力,王室首先就是政治專權、經濟壟斷的一個集團。

在這個星球上目前仍存在的王室中,最富有的,不是成天打造自己「土豪」人設的杜拜酋長,也不是連美國都要給足面子的沙特王室,而是泰國王室。(全球前5大最富有的王室除了第一名泰國王室自稱是「君主立憲」外,其他王室都是赤裸裸的君主專制國家)

絕對的財富占有,當然源自絕對的權力持有;也必將導致絕對的腐敗盛行。

王室成員和高級將領見到泰國國王趴在地上聆聽國王教誨,這是國王妃子(34歲)在國王(67歲)面前。

在泰國,凡是王室利益集團庇護下的人,在平民面前幾乎擁有無法無天的權力,和他們做生意給回扣、納賄賂是公開進行的。而且泰國當地商人對此似乎表現出心甘情願、理所應該。

從經濟環境上來講,泰國嚴重的貧富差距,讓人們畏懼貧窮,也更願意不擇手段致富(商人主要靠賄賂等違法行為)。

除了泰國王室是全球王室財富排名榜的第一名外,泰國2018年還創造了另外一個全球第一,就是貧富差距全球第一(之前是烏克蘭、哈薩克先後做過全球第一)。

據瑞士瑞信銀行的數據顯示:泰國百分之一的人口控制著全國三分之二的財富,且近年來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面前,貧民對金錢的渴望十分強烈,唯有金錢才能緩解人們對前途的焦慮。因此,即便是民選政府,一朝掌權,很容易就抓緊機會大貪特貪。

腐敗和貧富差距又互為因果:越腐敗就約導致財富的集中,也導致經濟喪失活力,社會裹足不前;越是社會停滯,越讓官員一心鑽入錢眼中,用財富應對將來可能面臨的不穩定、不景氣的前景。這種惡性循環下,泰國腐敗病症病入骨髓。

以至於泰國專門從事反腐工作的官員,也想盡辦法發財、攢錢。2004年,泰國國家反腐委員會自己出台規定,給自己人加薪:反腐委員會委員,每人每月比此前增加4.25萬泰銖(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9000元)的薪水。要知道,2004年,北京北四環新開樓盤的房子,也不過六七千人民幣一平米。

從文化氛圍上來說,微笑國度盛行的佛教信仰並未有益於構建廉潔文化,反而異化出森嚴的等級觀念,阻礙人們的廉潔意識。

去過泰國旅遊的人們都很容易體驗到這裡濃濃的佛教文化氛圍,但這並沒有讓官員變得佛系。反而催生了僧侶作為泰國社會中的一個特權優先階層而存在。

乘坐私人飛機炫富的泰國僧人仁坎被指侵吞寺廟財產並涉性犯罪

泰國當地宗教文化中強烈的等級觀念,也影響了官場、職場。在很多泰國人看來,自己受到上級和官員的庇護,正如神佛庇佑眾生一般。因此對上級官員的腐敗行為十分坦然的接受,咱們常說的「群眾監督」、「同級監督」更不可能在泰國普遍存在了。

泰國一名大學生作畫諷刺泰國官場貪腐:一個官員變身多人把控政務,諷刺官員毫無監督


(五)似見起色的泰國反腐敗事業

如果把泰國的腐敗分為三個層次:最高權利層面的腐敗(國王、政府);重要高官的腐敗(例如:柯龍丹污水處理廠案中的涉案高官,以及因藥品採購醜聞被判15年監禁的前衛生部部長蘇崑塔拉等等);以及路邊收小費的警察、邊檢等等,那麼起碼第二層次的腐敗,已經引起泰國上下的重視,一些反腐敗措施已經開始實施。

例如泰國高級官員的財產申報制度已經相對成熟,一些腐敗官員因財產不正常的多而被納入反腐敗調查範圍。

泰國反腐機構存檔的官員財產申報資料

泰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逸也曾因為媒體曝光戴奢侈品牌手錶而受到反腐機構的詢問,雖然巴逸向反腐機構解釋奢侈手錶是朋友借的,而且反腐機構相信了巴逸,並終止了調查(為什麼沒人借給我奢侈手錶?)。

巴逸用手遮陽光的動作,暴露了自己戴豪表的奢侈行為,因而受到問詢

反腐敗的曙光在泰國已經出現,但願這裡的人們能真正戰勝腐敗這個人類社會的毒瘤,讓這片充滿陽光的土地,也能享受廉潔的陽光。

泰國邊檢雖然立起了「不收小費」的牌子,但是官方標價的快速通道,似乎讓給錢就加快辦理,成了合法的買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iW9G0BMH2_cNUgj7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