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幣圈很魔幻。
這裡有隻拉盤,不做事,一朝砸盤天下知的新興「飛馬」PGS;有我們只拉盤不幹活,出師未捷身先死的「AI大咖」AIMS;還有一看排名猛如虎,解散社群玩拋售的老牌公鏈Aelf。
總之,這些幣火了,雖然操作千奇百怪,但結果卻都是火的人盡皆知。在這裡,我們將細數這三個成名幣的神操作,看看到底是怎樣的項目,才能引起如此熱烈的維權浪潮。
超級馬里奧PGS
2019年9月20日,主打「只拉盤,不做事」的PGS上線了。
是的,時隔一年,在主流幣市場極其慘澹無味的背景下。以割韭菜為核心,以成為「妖幣」為噱頭的PGS,就這樣赤裸裸地打響了進軍幣圈的第一槍,順便引領了空氣幣從「團隊在做事」到「只拉盤,不做事」的轉變。
說出這個豪言壯語的人名叫黃涌濤,也是PGS創始人。此時,這個名校畢業,BAT光環附體,被人們稱之為老黃的操盤手,正預謀著一出財富轉移的大戲。
刺激的劇情往往需要一個激情的開場,PGS也不例外。在喊出「只拉盤」這個口號後,PGS開啟了自己的爆紅之旅:連續霸屏mytoken熱搜榜第一,連續四周霸屏交易所每周明星幣第一,連續22天走勢大陽線45°角暴漲,連續社區活躍度、互動度第一……
就這樣,在一片歡呼聲中,PGS為人們展現了什麼叫久違的牛市,並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當紅炸子雞。
然而,即便人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屬於傳銷幣的狂歡,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老黃的鐮刀竟然來的如此之快(主要是老黃此前的項目ekt收割的很慢)。
數據顯示,從 9 月 21 日開盤開始,PGS 的價格從 0.0014 USDT 一路上漲到 10 月 18 日的 0.0884 USDT,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上漲了 63 倍。然而,僅僅一夜之間,隨著PGS的大幅跳水,PGS打造出來的繁榮景象瞬間成為了人間煉獄。
PGS的超級馬里奧線
正如老黃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在經歷過人生美好的30天後,老黃送給了PGS用戶一份:一夜暴跌60%,徹底崩盤的「PGS巧克力禮包」。
人生如墨。
然而,根據老黃第二天的辯白,其表示此次下跌的根本原因在於目前是熊市,下跌引起了恐慌盤,其已經在極力護盤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眾所周知,此類新上線的幣種之所以可以高呼拉盤的大旗,主要原因在於在初期幣較為集中,項目方有足夠的的資金和能力進行此類操作。
查閱PGS的持幣地址可以發現,目前PGS的持幣地址數為8080,而前10名的持幣占比高達99.76%,其中,排名前三的持幣地址占比分別為76.6%(0xbb開頭)、15.19%(0x02開頭)、7.15%(0x75開頭)。而2、3名的持幣地址都屬交易所。要知道,PGS行情發生如此大的異動,如果說是因為散戶砸盤顯然不現實,而如果是大戶砸盤,拋開交易所正常持幣,其肯定與以0xbb這個地址有著莫大關係。
而除了以上猜測外,通過查詢0xbb的交易記錄記者發現,0xbb最近的交易是在近6天前,即PGS大跌前兩天,在這一段時間內0xbb有著極其頻繁的大額轉出記錄。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據報道,單從此次砸盤,PGS項目方就可以套現5億RMB。外界流傳著60倍的噱頭,內里項目方一出手就是5億,大手一揮,這就是共識。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AIMS
相比於PGS的5億「收益」,AIMS就沒那麼幸運了。
昨日,據報道,一個名為 AIMS 的項目方在社群內大規模傳播即將登陸交易所交易的視頻,並在視頻中表示「這一次梭哈,贏了會所嫩模」「我們只拉盤不幹活」「下一個 10 倍幣」等誘導性內容,即將上線該項目的交易所在即將開盤之時發布公告稱「因涉及虛假宣傳,取消 AIMS 上線」。
不得不說,在喊口號方面,該項目與PGS幾乎是一脈相承。所以,要是因為口號的原因就讓交易所放棄上線AIMS顯然並不具備說服力,而據記者調查發現,同樣為「妖」幣,相比於PGS的行情妖,AIMS的妖卻是發生在上線之前,且有些作死的意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眾籌卻騙交易所說沒有
2、不按流程走,直接向交易所轉入巨量代幣
3、白皮書涉嫌造假
根據交易所之前公布的信息,AIMS向交易所提供的數據為無眾籌,然而,在AIMS的維權群中,有人表示,AIMS的發行總量為200億枚,其中,在5%的市場流通中(10億枚),有2/5的ICO(4億),其中AIMS的私募價格為0.015RMB,場外價格為0.05RMB。
除此之外,更為嚴重的是,在私募情況尚不明確的情況下,AIMS還向交易所轉入了巨量的代幣。有維權者曬出了AIMS向交易所地址的轉入記錄,其表示,有沒有私募不知道,轉交易所倒是不少,提前轉入8億進交易所,一上來就提前準備割韭菜了。
要知道,AIMS的市場初始流通量總共為10億,雖說一般項目方上交易所確實需要向交易所轉幣,但直接轉8億確實是有些說不通,這相當於直接跳過了二級市場,準備直接收割交易所了。
除此之外,還有維權者聲稱AIMS的白皮書是假的。為此,記者瀏覽了AIMS的白皮書發現,該白皮書除通證方面的描述外,其它內容幾乎與AIMS毫無關係。不僅如此,該白皮書異常粗糙且並不完整。
即便如此,按照最低的私募價格來算,AIMS已經到手的利潤已經有600萬RMB,雖說這在動輒上億的幣圈來說並不算多,但顯然,AIMS的操盤大計也並未開始。
Aelf拋盤之旅
相比於前兩個新興幣種,Aelf可以算是幣圈的老牌幣種了。
2017年12月,Aelf宣布上線交易所交易。嚴格來說,無論是其選擇的上線時間,還是其創始人馬昊伯早期數字資產從業者的身份,都意味著Aelf是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項目。
現如今,Aelf在Coinmarketcap上的排名在第87位,屬於不折不扣的前百名幣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幣圈中的老牌項目,現如今正面臨著被傳跑路的質疑。
今日,有多位網友反映,跨鏈項目Aelf疑似正在大規模裁員,社群也已解散。相關截圖顯示,原Aelf社區成員被移出所有相關社群。
對此,Aelf的回應是其解散微信群的原因在於其準備專注於項目開發,其表示,Aelf將專注於開發者社區。團隊將照常運作,並將遵循法規開展Aelf社區。
且不說Aelf此次的操作有些類似於之前的Carblock,實際上,除了解散微信群這種「小事」,Aelf需要面臨的重大質疑在於其代幣分配狀況以及拋盤狀況。
據了解,在Aelf的白皮書中並沒有提到其代幣分配信息,而是在Aelf的官網上才有所展示。
可以看到,在Aelf的代幣分配圖中,基金會占比25%,而團隊占比16%。乍一看,這並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在關於鎖倉機制的描述中,Aelf卻開始玩文字遊戲,有些模稜兩可的意味。
按照幣圈以往的觀念,鎖倉即意味著不可釋放。因為與現如今無私募或者象徵性私募的項目方不同,之前的項目方因為有著ICO紅利,具備充足的啟動資金,所以並不需要動用基金會或團隊代幣。
然而,按照Aelf的說法,在團隊占有的16%代幣分配中,團隊代幣鎖定兩年,每半年按等比例釋放代幣。由此產生的疑問是,這到底是在兩年內將代幣釋放完畢還是在兩年後再逐步釋放代幣。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基金會中,對於基金會的代幣分配,上圖的描述為,基金會占比25%,鎖定三年。那這到底是在這三年中所有的代幣鎖倉不動還是三年期滿是代幣釋放完畢。
此前,據TokenGazer的一份報告,官方人員曾在電報中表示,在主網上線之前不會選擇團隊解鎖。
而據Aelf今年4月的公告,其也聲稱無論是基金會的代幣,還是團隊的代幣,雖然有部分解鎖,但仍在地址中。
然而,承諾往往不可信,解鎖也往往意味著拋盤。
此前,數鏈評級曾發布了Aelf評級報告,其認為Aelf有著極高的砸盤風險。現如今,據調查,今年6月,Aelf團隊拋售了11900萬ELF,拋售量超過代幣總量的10%。
對此,在今年6月份的代幣分配報告中,Aelf給出的解釋是「經董事會討論、審議並通過,決定將持有的團隊token轉至共管帳戶,便於由第三方出具審計報告、質押以及其他用途。」
然而,實際上,經過兜兜轉轉,Aelf口中的公管帳戶最終把幣轉到了交易所地址。
而除了團隊代幣疑似被拋售之外,基金會也開始了類似操作。數據顯示,昨日,Aelf基金會向幣安地址轉了10000100枚ELF。消息人士稱,這疑似為aelf創始人馬昊伯用於砸盤。按照市價計算,其將套現560萬RMB。與此同時,幣安方也表示,會持續關注此事。
不得不說,幣圈真的很魔幻。
這裡有沉默的撈金者,有最犀利的「劊子手」、有叫嚷的維權者、有隻拉盤不做事的團隊、有數不盡的相似卻又異常魔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