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太多,朋友太少。
這句話並非我的原創,是導演馮小剛說的,我認為總結得很到位。
有記者問馮小剛,為什麼會一直選擇和華誼合作?
馮小剛說,王家這倆兄弟是實在人,每次我的電影立項,只要說一個數,他們就立即將錢入帳,如果遇到超出計劃的,他們也會無條件追加投資。
這位記者又問,如果換作其他人呢?
馮小剛說,不差錢的土豪遇見過不少,在桌上拍著胸脯告訴你,兄弟要錢了儘管找我,我一定支持你,但是等到電影真的開拍了,這些土豪多是回個簡訊,不是最近剛做了一個大項目,回款暫時還沒拿回來,就是最近比較忙,然後不了了之..
最後,馮小剛自己總結道:我是熟人太多,朋友太少。
昨天,有位讀者問我一些關於「社交」的問題,他晚上有一個飯局,我們聊了不少,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地方需要講究...
不過,最後我很認真地對他講了一句話:
再厲害的社交技巧,也是靠不住的。
01
很多社交,其實都是虛假繁榮
馮小剛遇到的那些在桌子上稱兄道弟,拍著胸口,大喊我挺你的土豪,其實遍地都是。
普通人的社交場上也是如此!
我曾在文章里講過一個故事:
一哥們因工作的原因,經常和一些公司的老總、部門領導打交道,有時他也代表公司會宴請這些人。
這哥們給人的感覺就是,在他們那個不大不小的城市裡,沒有他不認識的牛人,關係很到位。
混得這麼好,人脈這麼廣,家裡人肯定也知道,於是有什麼問題也會找他幫忙解決,比如給安排工作,侄女上重點學校找找人...
但結果是什麼情況呢?
去找那些人幫忙,對方要麼直接婉拒了,要麼就是滿口應承下來,卻遲遲沒有結果,最後黃了的情況比較多。
實際上,認識的人多,並不代表人脈就廣,這是社交場上的一大真相,也是很多人看不清的一面。
很多看起來不錯的社交關係,什麼人都認識,好像挺厲害的,其實都是虛假繁榮。
等到動真格的時候,往往就會暴露無遺。
現在每個人的微信里都有不少好友,裡面肯定有不少厲害的人,可能這些人的存在會讓你感到很有面兒。
但是,你捫心自問:如果你現在去找他們幫忙的話,他們是否會全力以赴地幫你?又有幾個人能答應幫你?
很現實的講,絕大多數人的大多數社交關係其實都是不太牢靠的,特別是你比較弱的時候,更是如此。
熟人太多,朋友太少。
這真的很精準地描述了當今社交的現狀。
02
關於社交,有三點思考
關於人際交往方面,有三點思考同大家分享。
- 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有人說,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也是經不起考驗的,你不要高估和任何人之間的關係。
大多數時候,你們之間的真實關係都要比你預想的要差一點。
你以為自己是對方最好的朋友,往往並不是的;你以為有問題了,找對方幫忙,人家一定會鼎力相助,往往並不是的。
... ...
真的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之間的關係,有時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對關係的過高評估,往往是你難過的真正原因,而非事情本身。
- 社交的本質,是互相利用
來看兩個假設的小場景:
一個很厲害的人找你幫忙,很大的可能性,你是會盡力幫忙的,因為你想著日後有事可以找他。
但是,如果一個你不是太看得上,比較弱的人來找你幫忙,你也會幫,但很大的可能性,你不會太上心。
這是人之常情。
社交的本質,其實就是互相利用,一個人越指望你,就會對你越上心,越肯幫你。
所以,與其將時間花在一些價值不大的社交上,不如去提高自身的價值。
- 真心的朋友,別放手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有些人,確實難以一直都在,有些關係,確實不可能永遠維繫。
但是,如果你有幸遇到了一個真心的朋友,那麼請你用心對待,別輕易放手了。
雖然說,人生不需要有太多的朋友,兩三知己足矣,但你也得有這兩三知己吧。
別高估一段關係,也別錯過一些人。
這世界很現實,很殘酷,但同時也很溫情,希望你能看淡人生中的一些人和事,又能依然相信。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