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碟,過去和現在也是我的最愛之一,出差的時候是必備的。移動硬碟可以選擇買成品,簡單方便。也可以選擇自己做,自購硬碟+硬碟盒DIY,各有優缺點。不過移動硬碟,一個要注意供電要足量,否則容易燒壞。另外就是要注意防護,防摔、防震等等,畢竟資料很重要,很有價值。所以,最近我入手了一個具有防護功能的戶外移動硬碟盒。
這款硬碟盒是奧睿科的,有藍色和紅色兩種,其實我喜歡藍色多一點,但為了醒目,提醒自己注意,還是選了紅色。
硬碟盒是 USB3.0接口的,支持2.5英寸硬碟,的確,現在很少有人出門帶3.5英寸的移動硬碟了。
打開盒子,移動硬碟就半露臉了,是我選擇的紅色。
說是紅色,是外面的保護矽膠,硬碟盒本身還是黑色的為主,上面有條紋。說明書、保修卡,一個螺絲刀。
看上這個硬碟盒的一個原因,是這款硬碟盒自帶線,就不用擔心出門忘記帶線了。線繞在硬碟盒邊上保護的矽膠中間,有道縫可以卡住,同時也有裝飾作用。有個腰線硬碟盒更漂亮。
這根線幾乎繞了硬碟外圈一周,最終的接頭,就是USB 3.0的,同樣深入一個矽膠套子裡,騏到保護作用。
可以輕鬆的從矽膠套中取出接頭,標準的USB 3.0。
硬碟盒是硬質塑料外殼材質,在背面有六顆螺絲。
普通的十字或者一字螺絲刀不行,使用附送的小螺絲刀,可以將螺絲擰松卸下。
拉動邊上的拉條,就可以將蓋子取下了。會發現,這個蓋子,其實是嵌在裡面的紅色矽膠裡面的。這個矽膠套是整體的,並不是硬碟盒外面腰身繞一圈,而是硬碟盒邊上和整體框架都是一體的矽膠。所以跌落的時候,無論哪個方向著地都會有矽膠起到防震防護的作用。
將移動硬碟摻入接頭,這個可以兼容7mm和9mm高度的2.5英寸硬碟。我用的是240GB的SSD硬碟。
將蓋子蓋上,用螺絲刀擰好。取下自帶的USB 3.0線,接到電腦的USB接口。
這個時候可以注意到,有個藍色的指示燈閃了,最終變成穩定藍色。
來測試下參數,首先用AS SSD測試下。順序讀寫達到了400MB/s以上,符合預期。
換一個軟體測試,結果好像差不多。
實際在電腦里拷貝文件看下。那麼複製到移動硬碟,速度大約是325MB/s的樣子,用的是一個大文件。
而從移動硬碟拷貝到電腦,速度大約是400MB/s,相當於是讀取速度了。
整體的速度還是比較平穩的,沒有什麼問題。文件大約有3.5GB大小。
總的感覺,有了這款硬碟盒,那麼使用的時候就放心多了,不用再提心弔膽。尤其是移動硬碟,存儲資料個人還是喜歡用機械硬碟,感覺數據更有保障些,不用擔心SSD硬碟突然全部數據完蛋的風險。而且這個還可以有防止濺水的功能,感覺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