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客信息採集不應越界

2019-10-18   儀征檢察

來源: 經濟日報

據報道,一些消費者近期反映,某集團旗下有的酒店要求住客使用微信掃碼才能辦理入住,實際上這將會把住客變成酒店的「會員」,住客的身份證、家庭地址、生日、郵箱、帳號、密碼以及銀行帳戶等信息均可能被收集留存。

網際網路時代,客戶數據潛藏著巨大的商機。於是,一些企業絞盡腦汁利用各種技術手段,採集客戶的各種數據,並加以深入挖掘、再利用。掃碼住酒店看似提供了方便,符合網絡時代消費潮流,可住客卻在不經意中「被入會」,個人敏感信息被酒店收集、留存,其後,酒店會挖掘住客的身份背景、經濟能力、消費習慣等,以供精準營銷、定製服務所需。

今年5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在《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強調:當用戶知悉收集使用規則並明確同意後,網絡運營者方可收集個人信息。顯然,掃碼住酒店「被入會」的做法,屬於違規行為,酒店方面應進行糾錯。

過度採集客戶個人信息,雖然會給企業帶來商業利益,但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現實中就存在過度採集客戶敏感信息,數據遭到濫用,以及數據保存不當遭盜竊、泄露等案例,嚴重侵犯了客戶隱私,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也令企業陷入發展困境。

今年網絡安全周期間發布的《2019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37.4%的網民認為網絡個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較多,58.75%的網民表示曾遇到個人信息遭侵犯。如果不把網絡安全特別是個人信息安全問題處理好,網絡行業發展難免會受影響。有必要立法明確企業採集個人信息界限,規定「最小化原則」,只能採集和業務相關的信息數據,避免過度採集;同時,應嚴格明確企業保管、使用客戶信息數據的責任,對違規行為、信息泄露等予以嚴懲。(文/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