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塊錢,我再也不去那個便利店了

2020-04-07   虎嗅薔薇

表姐給我說了件小事兒。


她們小區有個便利店,除了賣日用百貨,還賣蔬菜水果饅頭等必需品。


某次她買了兩塊錢的麵條,回到家發現麵條是酸的,於是猜測這麵條是昨天剩下的。


她隨手給店主發了條微信,說你們今天的麵條酸了,你看下冰櫃里其他的是不是也酸了?她本意並不是想退錢,只是想提醒店主避免再賣給其他顧客。


因為小賣部開在小區內,買的大多是鄰居,都是熟人敗壞了聲譽多不好。


表姐平時想買水果,偶爾會先發微信問下店主有沒有,一般店主都回復很及時。但是那天她說麵條是酸的,店主一直沒回話。


表姐就有點小鬱悶,你的東西有問題,你哪怕說一句「不好意思,我們沒注意」也行啊,不回話是什麼意思?


她之後就不去那家店買東西了。她還問我是不是自己太小氣了?


我說不是你小氣,是老闆不會做生意,才幾塊錢的東西,要是我,就馬上發個紅包退錢,並賠上一個笑臉。


因為有些顧客真的很「記仇」,這種「被坑」的小事兒可能很多年都會念念不忘。


我婆婆從來不在小區門口第一家菜攤買菜,因為買過一次餿豆腐。


婆婆買了之後發現是餿的,就拿回去換。


結果店主說,沒餿,好著呢,我們早上還吃了。


婆婆啥也沒說,把餿豆腐往他們案台上一放,扭頭就走了。


又不是只有你一家賣菜的,兩三塊錢我也不值得和你吵架,大不了以後不在你家買就是。


從此婆婆買東西總會繞開那家,一晃好幾年過去了,依然如此。


大夏天的,豆腐、麵條之類的食物除非放冰箱,否則真的很容易有味兒。店主沒發現,繼續賣,顧客找回來了,痛快退貨,可能啥事兒沒有,以後該來繼續來。發現了還賣,顧客提出來還不認,那是良心上有窟窿,需要修補。


自己質量有問題,還不退換不認錯,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是把一個顧客拒之門外,讓他三過店門而不入。


生活中,為了一點兒蠅頭小利,因小失大甚至砸了自己的飯碗,並不罕見。



一個好友曾經給我講過她買蝦的經歷。


她樓下的鄰居在菜市場賣水產,她時不時會從鄰居那買蝦,因為鄰居每天下班回來,她就讓下班時給她捎回來。


她們小區有個物業群,她好幾次還免費幫鄰居宣傳,說蝦不錯,還可以送貨,因為她的推廣,好幾個朋友開始去她鄰居那裡買蝦。


一次,她想給孩子包點蝦肉餃子,於是讓鄰居給她帶十斤蝦回來。


晚些時候,她和小區一個媽媽一塊兒遛娃,那個媽媽那天剛好也買了蝦,而且也是在好友鄰居那裡買的,她隨口問,你買的多少錢?鄰居告訴她,35塊,正好一斤。


而鄰居給她捎的是40一斤,她很詫異為什麼自己的貴。後來才知道,樓下鄰居賣給她蝦,每斤多收5塊的送貨費,但是鄰居從來沒說過收送貨費的事。


如果住的遠收送貨費她可以理解,關鍵他們就住樓上樓下,最鬱悶的是,那天她買了10斤,鄰居多收了五十塊。


「她有送貨費我認了,但我要了十斤啊,十塊錢的送貨費還不夠嗎,竟然收五十?我那麼信任她,還幫她宣傳,她卻和我玩宰熟。」


她老公說找鄰居理論下,她卻說,費那個事兒幹嘛,以後不買了就是。


後來她就再也不從樓下鄰居那兒買蝦了,因為感覺自己像個冤大頭。


因為她平時經常買蝦,她有段時間沒買,鄰居覺得奇怪,還笑著問她,最近要不要蝦,我幫你帶啊。


她只是淡淡地回答,不要了,最近對蝦過敏。


樓下的鄰居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因為貪圖小利失去了一個長期顧客。


有時候做生意就是這樣的,你某次表現不佳,別人都不會給你改正的機會,直接就把你給否了。



這三件事情,讓我想起了一次買菜時遇到的一件有意思的小事兒。


小區附近有兩個賣菜的攤位,我發現一家顧客少,另一家顧客多,顧客多的那家經常需要排隊,因為我最不喜歡排隊,所以每次買菜,我都去人少的那家。


有次我要買韭菜,常去的那家韭菜不是很新鮮,我就去了另一家,和老闆說稱點兒韭菜。這時只見老闆拿起韭菜,用力拍了拍韭菜根上的土,問我稱多少。


我非常驚訝,隨口說,老闆你這人很實在啊,我在隔壁買那麼多次菜,從沒見他們這麼用力地拍土。


老闆不經意地回了一句:我賣的是韭菜,又不是土。


「賣的是菜不是賣土」這話真是絕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家總是人多了,因為老闆實誠、大方。就衝著老闆這個實在勁兒,我決定以後即使人多也要在他這邊買菜。


做人要講誠信,不實誠、錙銖必較,讓顧客吃虧,其實是斷絕自己的後路,砸自己飯碗。


看過一條關於做生意名言,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做生意唯一的技巧,就是如何賺了錢而又能夠使人滿意。


能做到這一點兒的人,肯定都會發大財。


最怕的是,只想著賺錢,不去考慮顧客是否滿意。


誰也不會比誰傻多少,吃一次暗虧有的人可能就認了,但很少有人會跑過去吃第二次暗虧。


服務至上的年代,很多時候,相比於「價廉」「質優」更重要。品質不過硬,是給自己招黑。不要因為一點兒蠅頭小利砸了自己的飯碗,那樣最得不償失。


等價交換,公平交易,方能來日方長,貪小利忘大義,從來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