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

2019-07-30     行攝視界

一年到頭,時光就這樣不溫不火地走遠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徒增煩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也希望愛人幸福。可能每個人對自己心中的幸福,定義也不同。有爭名奪利,有清心寡欲,有以夢為馬,有對酒當歌……詩酒趁年華,執劍走天涯。

幸福是需求獲得滿足之後的喜悅。快樂是自己的,內心的喜悅,總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比如:快樂喜悅,幸福美滿,平安如意。總感覺,苦難太多,不散。出生要哭,活著要笑,生命無常,怎能不珍惜!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好好活著尚且嫌短,怎能不珍惜每一天,來世太虛渺,也不可信。

長命百歲也好,開心快樂也妙,期盼地久天長,不如內心安詳。也可以這樣說,生命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廣度。謹小慎微也是一生,逍遙快活也是一生,與其用保健健身延長生命的長度,不如用閱讀和閱歷增加生命的廣度,用修行修心完善生命的高度。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寬容來。時間沒有盡頭,生命有其長短。在無限的時光隧道里,計較太多就是對有限的生命的一種褻瀆。因為計較,我們缺失了寬容,從而錯過了幸福。人生都是為幸福而來,卻有太多人含恨而終。修行,於苦難中回味甘甜,於淚光中瞥見最美的笑容。

生活,就似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生活,生生不息,節流不如開源。生活,一張一弛謂心,一陰一陽謂道。無病呻吟了這麼多,自哀自嘆了這麼久,也該明白了。我,有病,心裡的病,早已生根發芽。有病多讀書,讀萬卷書;無病多走路,行萬里路。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三春花事早,為花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思想是痛苦的根源!也就是說,沒有腦子才可以快樂。幸福,鏡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就如我,匆匆忙忙,低頭趕路,一生,如長征。走過來,走過去。我的根據地在哪裡?生活,就像《西遊記》如取經,九九八十一難,我的靈山在哪裡?

做人要能被利用,才是有用之人;物品要能被實用,才是貴重之物。給人利用才有價值。我們不必斤斤計較誰利用誰,因為世間一切事相都是互相緣起,而願與眾人一齊享有互相利用的成果,就能發揮利用的最高價值了。

修行就是修心,修一個平靜的心。我們的心態不安靜的時候,外在的東西,營養、衛生搞得再好,對身體也有傷害。我的心態平靜了,心情好了,身體自然而然就好。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內心裡沒有那麼多邪知邪見,也沒有那麼多妄想執著。

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這話也不對,難道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每一個個體都有意義,也有存在的價值。需要每個人發光發熱,又怎麼可能呢!每個種子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意義,放在合適的地方就會發光。

人有時真會六神無主,甚至生不如死,也就是看不到希望,四周茫茫黑夜,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也就不難理解,傅雷夫婦自殺時的絕望,老舍投湖時的死心。我一直認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苦難深重,慾望膨脹,又找不到出口退路,不能覺醒,人就會絕望瘋狂。

哥白尼伽利略堅持的日心說,不被支持接受。也可以說大多數人缺乏科學技術的無知。要是現在還有人堅持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體都是圍繞地球轉動,我就不能說你無知了。

兒時的無憂無慮、快樂、自在每個人都非常懷念,並且是一生的追求,但是,隨著時間、年歲的增長,這些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是越來越少。為什麼呢?寂天菩薩早已經說出了箇中原因:「愚人慾求樂,反行痛苦因。」愚笨啊,本來尋求的是快樂的果,但所做所行卻都是產生痛苦的因。

我們都是

隨波逐流的植物

也想緊緊地抓住

泥土

也想依靠

溫暖有力的

庇護

可是

心裡的禁錮

何處

安放內心的

虛無

每個人的一生

都是一次

遠行

一葉知秋

世態炎涼

人情冷暖

生老病死

花謝花開

殘荷

等雨來

她也

等你愛

別哭

親愛的

姑娘

會有人愛上你

跟你有關係

一出生就在相互等待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苦樂其實緣於自心。若能認識自心的話,則無論怎樣的外境皆可成為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順緣、助緣。這樣的話,人世間的所有溝溝坎坎,在一個以佛法調伏了內心的人看來,又何嘗不是平坦大道呢?明白了這一點後,而在心中泛起的對自己未來道路的恐懼感便消失殆盡了。

人在迷惑的時候,往往會有許多心結打不開,這通常都是因為自己鑽牛角尖,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當我們遭遇不順、陷入煩惱的時候,無論迷惑、愚痴或邪見,只要不執著,就有辦法化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能夠不斷尋求解決之道,就會有所覺悟,有了覺悟就會有受用,此即「迷中不執著,悟中有受用。」

貴為天子,未必是貴;但是,賤如匹夫,不為賤也。關鍵是看你的一生所做的事,所講的話,怎樣對人對事。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有所貢獻,這便是內心的財富。這個才是真財富,因為金錢的財富,你今天可能漲了,身價高很多,明天掉下去,可能一夜之間,減少一半,這種例子有的是。只有你做些讓世人得益的事,這才是真財富,任何人拿不走。

時光過得很快,過了一天,我們的壽命就會減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魚兒,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佛教講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無論是參禪還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長期纏繞在心頭的妄想之心。調服自心才是修行人首先要做的事情。在佛門中的一則對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由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我們常常被一個「爭」字所紛擾,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遠的塵世,只剩下一顆自私的心了。其實在生活中,可以有無數個不爭的理由:心胸開闊一些;得失看輕一些;為別人多考慮一些,哪怕只是少爭一點,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會一下子變寬,世界會一下子變大。不爭,人生至境!

擁有一副好肚量,則能包容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化解人世間的恩恩怨怨,明辨周圍是是非非,以一個平常心面對周圍發生的人和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何為好修養呢?即好肚量與善寬容。所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待人寬厚、學會包容,不管別人待你好與不好,都能諒解,這才是人生最好的修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有肚量,謀事易成。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最堅強的堅強是什麼都不在乎。人生一輩子,有時想想,還真是除了生死,什麼都是閒事。沒有一樣是你帶來的,也沒有一樣是你能帶走的,來這世上顛一回,一切的擁有只不過是借來的,總有一天必須連本帶利還回去。不如一切隨心,一切隨緣。

淡定看人生,寧靜做自我。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所謂定力,就是對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謹言慎行,不隨波逐流,不放縱慾望,有所為,有所不為。因而常不被情緒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寧靜做自我,從容過生活。淡了,靜了,你的生活才會聽你的安排。

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清凈無雜,以一顆真誠、慈悲、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永遠不跟眾生對立,化解矛盾,這叫佛法。常存一顆愛心,關心一切人,愛護一切物,愛世人,做社會大眾的表率,別人對我們不善忘記掉,不放在心裡,轉變觀念,把不善的事轉成最善的事。

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殘缺。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間黑白,並用一 顆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顆寬容的心,坦然地接納無法改變的不好。修行,就是寬容。容 得下別人的中傷,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我們常聽到人說:「真忙!忙得不可開交。」「一事未了一事又來!」無論怎樣的忙,要緊的是,不要因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說,忙是福氣,忙的日子比較好過。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義,有些人太為自己忙,不知道為別人忙;也有一些人,好為別人忙,卻忘記為自己忙。

我們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就是把自己擁有的看得太輕,把得不到的看得太重。可是,要知道,萬事來去總有因,萬物得失常在緣。因此,學會隨緣,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事物,享受此刻所擁有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活法。何必在無明造作中精神自虐呢?要知道,你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東西,此時此刻,便是最美的時刻。

人生沒有捷徑可走,現實也就只有腳踏實地、勤奮學習、努力創造的人,才是可以走出一條光輝的人生之路。所謂的人生捷徑,就是少走一些彎路,就會少一些失敗。最好的方法:一是借鑑歷史;二是借鑑他人;三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腳印,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eGhQWwB8g2yegNDFU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