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多是"吃"出來的,提醒:頭部一旦出現3種異常,儘早就醫

2019-07-19   醫學每天看

很多人覺得只有胖人才會血脂高,只要體型偏瘦是不會有這種問題的。

其實這是不對的。

導致血脂粘稠的主要"元兇"是膽固醇、甘油三酯等。

如果這些物質長期超標,會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頭部出現3種異常,八成血脂超標,千萬別忽視。

異常1:出現脂質瘤

當血液脂質在身體表面沉積時,會出現黃色的斑塊。

眼瞼處皮膚組織較薄弱,很容易出現這種斑塊,稱為脂質瘤

異常2:視力下降

如果,突然間視力下降,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醫學上稱"陣發性視力模糊"。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是血液粘稠,血流不順暢,引起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所致。

尤其是老年人,這類情況出現較多,切莫忽視。

異常 3:聽力下降

當血脂升高,還有可能引起內耳脂質沉積,過氧化脂質增加,直接導致內耳細胞損傷,進而引起聽力減退。

因此,無緣無故的聽力下降,也要考慮是血脂太高了。

除此之外,還有3種情況也有可能提示你血脂過高,要警惕。

1、嘴唇發紫

一部分高血脂患者,因為紅細胞增多,會出現嘴唇發紫的情況。

這是因為血液粘稠,心臟的供血負擔加重,心肌缺血嚴重,引發口部的氣血不足。

2、胸悶

血液粘稠,脂質易沉澱,一旦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會造成心臟缺血,血液不能及時回流心臟,造成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的情況。

3、早起頭暈

早起時是一天中血脂最粘稠的時候。

經過一整夜的休整,水分流失嚴重,血脂較粘稠。

如果再加上起床過猛,會導致血液不能及時供應到腦部,引起頭暈、頭痛。

高血脂多是"吃"出來的,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引發血脂升高的"禍根"。

食物1:油炸食物

炸雞、漢堡、油條、薯條等,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油脂。

進入人體後,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等含量超標。

而且食用油經過反覆使用,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

食物2:甜點

甜點等高糖食物,長期食用,會導致血液中糖分含量過高,血液粘稠。

而且還會造成糖分代謝異常,易誘發糖尿病、肥胖。

肥胖患者本身代謝緩慢,血液雜質殘留時間過長,又會加劇高血脂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食物3:蛋黃類食物

蛋黃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會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升高,同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誘發高血脂。

雞蛋的攝入,每天最好控制在一個以內最佳。

食物4:沙拉醬

沙拉醬的配料依次是:植物油、蛋黃和水。

取一袋100克的市售蛋黃沙拉醬,把它倒入碗中,放入微波爐中,高火加熱1分30秒後,沙拉醬被打回原形,竟變成了半碗明晃晃的油。

所以,預防改善血脂,沙拉醬一定要少吃,甚至不吃。

預防高血脂,堅持3件事,不出1月,血脂蹭蹭往下降。

第1件:保護血管

血管需要"抗氧化",當人體自由基過多時,會造成血管內皮老化,引起動脈硬化、彈性變差,使得血管內更容易沉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劑,可以捕捉並消滅"自由基",減少其對血管的傷害,維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預防血管疾病嚴重化。

生活中,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玲瓏菊、枸杞子、覆盆子、綠茶葉等。

其中,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不僅抗氧化劑含量最為豐富,且富含鉀和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物質。

泡茶、做粥時放些,有利於減慢血管退行性變,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第2件:遠離煙酒

吸煙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通常比不吸煙者高10%-15%。

吸煙,會損害血管內皮,甚至導致血管鈣化,嚴重損害血管健康。

而喝酒,會導致血管壁受損,血液脂質在受損處沉澱,血管不斷硬化,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

第3件:多運動

1、動腿,多走路

運動,可改善血脂健康,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液粘稠,預防血栓形成。

經常動動腿,走走路,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

散步、快走、墊腳走,皆是不錯的方式。

2、動腳踝

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繃腳,反覆進行。

長此以往,可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