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小心腎損害發生,從夜尿次數可以判斷出來

高血壓最大危害是對心、腦、眼、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但這種損害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特別對腎臟的損害而言。由於腎有著強大的代償功能,其損害過程可能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期間有很多蛛絲馬跡的信號也往往被患者所忽略,夜尿增多就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指標。

高血壓損傷毛細血管尤其是腎小官

尿液是腎臟產生的,簡單地說是由腎臟中的先腎小球過濾血液至腎小管,再經腎小管的重吸收後形成最終的尿液,而高血壓對血管、尤其是毛細血管的損傷較大在腎臟中腎小管的毛細血管會首先受損,從而造成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不僅使尿量增加,而且尿液更為清亮,並非很多人認為的尿里有很多泡沫,這種情況在夜間表現的更為明顯。

因此,當高血壓患者夜尿增多時,一定要小心早期高血壓腎損害的發生,應當及時進一步檢查,並更加嚴格控制血壓以防損害進一步發展。

夜尿增多的標準怎麼判斷?

夜尿是指0:00-8:00排出的尿液,約占全天總尿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約是350毫升左右,正常人一般夜間不起夜晚,至多不超多兩次。如果超過了兩次,且尿量超過了750毫升,或者尿量占到了全天尿量的一半,即為夜尿增多。

如果起夜3-4次,也沒有多喝水甚至晚飯後不敢喝水也會出現這種的結果,且每次小便量都不少,加起來和白天的尿量差不多,那就很有可能是早期的腎損害。這與患者沒有堅持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不穩定密切相關,導致了高血壓雖然只有五、六年,卻已經有腎損害發生的後果。

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重視血壓的平穩控制,同時還要多了解高血壓引起器官損害的早期信號,以便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將高血壓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一對難兄難弟,這一點也許你完全不知道?

說起高血壓和腎臟病,或許你覺得這是兩個獨立的疾病。其實,它們有密切的關係。前面已經提到過,腎臟是高血壓損害的主要器官之一,同時又是血壓調節的重要臟器。腎臟病常伴有高血壓,長期高血壓也可以造成腎臟的損害。

這兩種相互交叉的病症其實醫學專業上也給以了具體的定義,把它稱之為高血壓腎病 。

高血壓腎病系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分為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和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前者是由於良性高血壓(≥140/90毫米汞柱)長期作用於腎臟所致,後者指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為惡性高血壓(舒張壓>130毫米汞柱)後引起的腎臟損害。高血壓和腎損害如果同時存在,會互為因果,互相加重。

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高血壓與尿毒症

高血壓可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但它與慢性腎病之間的關係卻因隱蔽性較高而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腎臟是由許多微小血管組成的一個臟器,高血壓若長期得不到較好的控制,會導致腎小動脈硬化。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腎損害的原因。

這種損害若得不到及時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進一步加劇,發展到最後就會引起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直至發展成尿毒症。

慢性腎病也可引起高血壓

慢性腎病也可引起高血壓,這就是「腎性高血壓」。這種繼發性的高血壓一般多發在青壯年身上,臨床觀察發現,腎功能減退越嚴重,血壓會越高,到了腎功能衰竭後期,有80%以上的患者伴有明顯的高血壓。

如何防治這個複雜的疾病?

無論是高血壓腎病患者還是腎性高血壓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都必須定期評估腎功能的受損程度並考慮血壓控制,做到降壓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腎功能。

具體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般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對已發生高血壓腎損害的患者,建議將血壓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壓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是否夜尿增多,是否有晨起眼瞼、下肢水腫等症狀,如有可能提示腎臟已有損害。

當高血壓變得難以控制時,應考慮是否合併了腎臟病。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腎臟。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年檢查一次,以及早掌握腎臟的健康狀況。

當同時有高血壓和腎臟病時,降壓藥的選擇和使用必須慎重,應遵醫囑,服藥貴在堅持。

治療原則: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及時

高血壓是終身病,對腎臟的損害長期而持續存在,如何及早發現腎損害呢?通常建議高血壓患者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比如每年至少要做1-2次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檢查,常通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來對腎損害做預測。

但很多高血壓患者或者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或是嫌麻煩,或是忘記定期檢測這些指標,由於高血壓腎病在早期甚至發展到一定階段,患者並沒有特殊的症狀表現,從而錯過了早期發現的時機,而高血壓腎病一旦進展到一定時期即是不可逆的,這樣的結果將給患者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